澳洲昔日“光环”已退却?!本地人盘点如今困境,直言“未来无望”,50%的年轻人自愿“断后”!
最近,
澳人纷纷在网上抱怨国家的“衰退”,
表示“幸运国度”的美誉正在逐渐消失。
高不可攀的房价、举步维艰的教育系统以及珍贵澳洲品牌的消亡,都是悲观居民提到的问题。
1
澳洲一位50岁人的疑问
Reddit上一篇疯传的帖子引发了人们对国家前景的担忧,该帖子标题为:
“是不是只有我觉得澳洲现在一无是处?”
原帖作者写道:“我50岁出头,环顾四周,觉得这个伟大的国家没有方向,枯燥乏味、四分五裂。“
”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期待和骄傲的了。是因为我变老了,失去了青春,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
”年轻的澳洲用户们,你们是否有同样的感觉?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兴奋?”
2
引发网友同感
该帖子获得了上千点赞,吸引了约900条评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负面评论。以下是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评论。
用户 ProfessionalKnees 表示:
“我对未来并不特别兴奋。”
“主要是因为经济压力和对养老的担忧:我买不起房子,也没有大家庭,所以我担心,除非我把每分每秒都花在工作上,否则我将无法为自己提供一个安全的未来。“
“我还认为,我们正处于文化衰退期。音乐节被取消,电视或电影院里没有太多好的澳大利亚内容,酒店业也正在承受着这种影响。我从小就熟悉的澳大利亚品牌和商店都关门了,而且没有太多高质量的替代品。到处都是这些奇怪、没有灵魂的快闪体验,似乎只是为了让人们拍下自己假装玩得开心的照片,然后再担心如何才能养家糊口。
“我不喜欢这样。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过得更好!”
另一位用户 Isisius 认为,澳大利亚“已不复当年风光”。
“我们曾经为我们世界一流的免费医疗体系感到自豪。在澳大利亚,没有人需要花一分钱去看医生,只要去看就行。医院的急诊室不需要等待 12 个小时以上,护士也不必被迫上三班倒。”
“我们的公立学校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我说它现在处于危急状态,一点也不夸张。教师的工作条件太糟糕了,不是工资,甚至教师也会告诉你工资不是问题,而是他们要完成的大量行政工作,显然还有家长的工作。”
“我们国家曾经是一个全职雇员,收入中等,就可以买得起房子的国家,通常他的贷款额只是他年薪的四到五倍,而不是现在的 15 到 20 倍。事实上,人们真的把这些房子当做住房,而不是可以出租给别人,让他们像封建领主一样发财致富的投资工具。“
“不知何故,家庭收入从一个人的全职工作,另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的模式,变成了两个人都需要全职工作,但购买力并没有真正增加。”
“澳大利亚到底有什么值得骄傲或兴奋的?事实证明,我们是一个目光短浅、贪婪、自私的民族。”
用户 Christopher 认为,澳大利亚“落后”加拿大和英国几年。与许多其他评论者一样,他提出了住房负担能力的问题。
“我们正在慢慢回归到封建社会,富人拥有多处房产,而农奴基本上都是租房者。”
“住房价格过高,吸走了原本可以用来创建创新型企业和其他行业的资本。“
“大规模移民也造成了人口陷阱,我们的经济基本上依赖于移民来增长,但我们的基础设施并没有随之增长,这也导致了生活水平和人均GDP的下降。”
“由于纸面上看,整体 GDP 在增长,但人均 GDP 却没有增长,因此每次我们接近技术性衰退时,政府就会打开移民闸门来增加 GDP。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用户CrashedMyCommodore表示,他们这一代人“除了像契约奴隶一样工作,别无未来”。
“我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甚至买不起一辆新车。“
”我的大部分钱都花在租金和吃饭上。出去做任何事情都要花一大笔钱。”
原始发帖者随后感谢大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评论和想法”。
他们表示:“我认为,这里的反应范围和程度表明,我的感受不仅仅是我这个年龄和人口统计学特征(X 世代)的产物。”
”这让我感到些许安慰,但也为我们的‘幸运国度’沉浸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困境中感到悲哀,年轻人面临如此多的困境。”
“我会尝试改变我的视角,变得乐观一些,但在经历了黄金时代后,这真的很难。”
3
众多年轻人因经济困难
而选择不要孩子
澳洲目前的生育率为1.6,
远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
而RedBridge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18至34岁群体中,
因经济困难而选择不要孩子的受访者超过了一半。
这些数据来自对2000名千禧一代和Z世代澳洲人的调查,在这当中只有35%的人受过大学教育,略少于一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
RedBridge 主管Kos Samaras表示,如今的年轻人正在推迟做出上一代人无需深思能熟虑就做出的人生决定。
Samaras解释说,经济压力是阻碍许多年轻人考虑建立家庭的最大障碍。
“年轻人需要支付的抵押贷款或房租数额巨大,他们还背负着HECS学贷债务,生活往往入不敷出。 ”
他表示,年轻人可能要到30或40岁才能实现经济稳定,在晚年成家的人数可能会激增,因为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生孩子可能会给财务状况带来沉重打击。
30岁的千禧一代Laura Henshaw在她的播客节目《我想要孩子吗?》(Do I want kids?)中经常讨论这个问题。她透露,自己在节目中已经与1000多人交谈,这些人因金钱问题而不愿意成为父母。
另一位29岁的千禧一代Sam说,她对生孩子持开放态度,但她说自己需要先还清10万澳元的HECS债务并拥有自己的房子。
“你知道吗,我甚至买不起磨碎的奶酪,现在一袋要12澳元。”
“这是我现在最不想做的事情。考虑到我妈妈可能在我这个年纪就生了我,这真是讽刺。”
去年年底,33岁的澳洲模特Ellie Gonsalves因为分享了一份她不想生孩子的117条理由清单而走红网络。
她强调说,这份清单是非常“私人”的,但在多年被问及为什么不想做妈妈之后,她决定将这份完整清单发布到网上。
她的理由包括:产后脱发、孩子可能会在你肚子里便便、你的阴道会变得不一样、你的家永远不会整洁、分娩会导致直肠脱垂以及你会错过你喜欢做的事情。
她还指出,直到死前孩子都是父母的责任,他们可能会很粗鲁无礼,可能会欺负人,还可能变成连环杀手。
“我已经收到了数百条批评我的DM,告诉我自己是一个多么可怕和破碎的人。”
“虽然我的清单上有些原因具有讽刺性,但也有很多都是严肃而真实的。在这个话题上,社会舆论的压力着实值得怀疑,我觉得这对持不同观点的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我们很少看到有人公开支持这一立场,因为坦白说,公众的强烈反对声可能会让人难以承受。”
这份清单引起了群情激愤,最后她在《The Project》节目中为自己不生育的权利辩护。
Gonsalves表示,她能理解为什么女性对生育不那么感兴趣,她说现在生孩子和二三十年前已经不一样了。
“从与朋友的交谈中可以看出,许多女性出于各种考虑而选择不生育。”
在澳洲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在考虑要孩子时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如工作不稳定、生活成本高、育儿费用、教育成本、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心理健康挑战、环境问题、缺乏社会支持以及政府政策不足等。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