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了,预售制度要被取消了?
今年上半年,交付规模排名前十的房企总计交付67.59万套,同比去年下降33%。
也就是说,预售房子交楼还挺慢,甚至还不如去年。
“保交楼”还是有很多困难。
买了期房却不能按时住进去,还要每个月还贷款,交付遥遥无期,业主的生活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
也难怪天下苦预售制久矣。
最近出台比较高层次的决定,文中有关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部分提到,要“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这一决定的提出,意味着未来我国商品房销售制度将会面临更重大的转变。
谈到商品房预售制度,得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香港推出的“卖楼花”模式,即动工前先交定金、分期付款售屋,其先“付钱”后“建成交付”的模式类似先开花后结果。
发展到80年代,由于境内商品房较为短缺但需求快速增长,深圳、上海等地陆续引进“卖楼花”模式,开始商品房预售试点,1994年商品房预售制度在法律层面得到正式确认。
在预售制下,开发商能在房源未建成但符合预售条件情况下把房屋销售出去,更快实现房款资金回笼,既缩短了投资回收周期,也可将资金更快投入下一项目建设中,缩短房地产开发周期,丰富了市场商品房供给。
在该模式下,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问题在于,虽然房企开发周期加快、资金压力减轻,但却把现房销售的风险转移给了消费者。
消费者在交了首付并选择买房贷款后,短则一年半载长则几年才可能接收到竣工后可交付的商品房。然而,这几年市场上购房者面临的境地却更为糟糕。
2021年以来,随着诸多房企陷入现金流危机,不少房产开放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商品房交付时间延迟甚至出现烂尾的情况并不少见。
不仅是出现龙头企业恒大被清盘、百万套楼盘烂尾的情况,一些区域性知名房地产商也陷入了破产重整程序,楼盘烂尾、逾期交房也屡见不鲜。
如此一来,受苦受难的却是拿不到房却还要继续还房贷的购房者、难以保障房贷还款的银行乃至整个社会民生的安稳发展。
事实上,或许是为了预防这一问题,早在2005年时,央行发布的《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就提到商品房预售制度带来了许多市场风险与交易问题,可以考虑取消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
所谓现房销售,就是房企在房屋竣工建成后,再将其售卖出去,对购房者来说,“所见即所得”,付款交房即可装修入住。这么一来,购房者面临的房屋交付延期、烂尾等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2010年,南宁成为全国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试点城市,至2016年,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尝试推出要求现房销售的地块,2018年、2019年等,广东、成都等地也在现房销售方面做出一定尝试,但要么后续政策未落地,要么暂停了这一探索。
足以见预售制改革的不容易。
但随着近几年房地产暴雷频发、行业经济不景气并严重损害购房者权益,业外内预售制改革呼声越来愈大。
2023年1月,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加上如今上述决定的颁布,国家层面与地方政府对预售制度的改革决心凸显。
截至目前为止,据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安徽合肥、四川成都、山西晋城、山东、北京、深圳等多个省市均在探索现房销售模式,要么选择省内城市作为试点,要么在土地竞拍时将部分地块改为“竞现房销售面积”等,从多方面支持商品房预售制改革。
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国内房地产推行现售制度可行性还是较高的。
一方面现房销售占比越来越大,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过去3年现房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比重从2021年10.4%上升至2023年18.7%,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26.7%,具备市场发展基础。
另一方面,面对风险更高的期房,更多购房者也更倾向购买现房,一定程度上也倒逼房地产行业销售模式的转变。
不过,预售制毕竟推行了二十多年,具备更强的市场基础,要全面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定然需要一定时间。
加上现售制度下,房企的开发资金、运营模式如何解决与优化,政府、银行等是否要给予更有利的土地优惠或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如何转变资金支持模式助推房企销售转型,还需要更多的尝试。
目前,也有个别地方楼盘或企业推出“先交付后还贷”的模式。如碧桂园推出“准现房销售模式”,购房者仅需支付10%左右楼款锁定房源,完工后再支付剩余尾款,既减缓房企开发压力,也提高购房者市场信心。
未来,在商品房预售与现售模式共存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过渡的模式都值得尝试探索。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