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看完金融圈实习生炫富事件,终于明白了张雪峰的良苦用心……

收藏

看完金融圈实习生炫富事件,终于明白了张雪峰的良苦用心……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的生活观 2024-07-29 12:18


金融界的翟天临,出现了。


最近,中信建投某实习生炫富,导致公司泄密的瓜相信大家都吃到了。


事情的导火索,是实习生发了一个记录生活的vlog。



在视频里,他的一天是这样的:


早上他戴着劳力士,开着价值百万的京牌帕拉梅拉,十点钟优哉游哉地到达公司。



泡上清晨的第一杯咖啡,到了工位就是对着电脑桌面一通猛拍。


下午五点,准时下班,惬意地打起了高尔夫。



这潇洒的生活,简直让我等社畜感慨万千。


有人上班是上刑,少爷上班是为了好心情。


只是,少爷可能没想到,自己随手的一个炫耀,却暴露了自己的智商。


问题出在他在工位上拍摄的那段素材里。


要知道,金融圈,最要紧的就是信息安全。


有些项目,稍微走漏点风声,就会给客户公司带来天大的麻烦。


而咱们少爷,直接把自己电脑上的项目信息高清无码地拍到了网上。



这些信息,涉及到三个IPO项目。


项目方正处于上市的关键阶段,本应该是只能在内部流传的绝密信息,却因为实习生少爷的高调,给自己的竞争对手送了一个惊喜大礼包。


现在竞争对手都懵了,还有这样的好事?


然而,三家项目方和中信建投这时,都已经是火烧屁股了。


有金融人士分析,中信这次的损失远不是口碑下滑、客户流失这么简单。


在曝光出来的项目资料里,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有个项目很可能涉嫌财务问题或擦边球。


一旦被有心之人查证属实,项目方和中信可能都要面临着巨额赔偿,甚至还要坐牢。


简直是整个行业的笑话。


因此,高层勃然大怒,据说董事长也已经被叫到了总部述职。


很快,公司给出了处理方案。



该实习生属于违规进入公司,目前已被清退。


当时给他办进来的领导,也被一并开除。


而因为这件事,同行现在都在紧急培训实习生,给他们树规矩,搞得人心惶惶,堪称一次行业地震。



而反观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少爷本人呢?


不仅没有反省,态度反而很强硬:“网上的道歉不是我说的,是中信建投正式员工把这些东西给我当学习材料的,而且没有任何人跟我说这些是需要保密的,我一个实习生,人家怎么会把机密给我?”


好家伙,真是罗马人造反,牛马人挨宰。


保密难道不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吗?


就这么把锅轻飘飘地甩到了正式员工的头上了?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闯这么大祸还这么硬气,这少爷应该是大有来头啊。


果然,网友很快扒出了少爷背后的能量不简单。


而王少本人,是某985高校体育系的大一新生。


体育系,还是大一,就能到顶尖投行工作,这简直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


而他的背后,又有多少上不得台面的操作,不言自明。


王少爷真是应了网上流行的那个梗:人生,易如反掌啊。


捅出天大的篓子来,也有人兜着。


可以预见的是,少爷眼里的一粒沙,压到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带教被开,同行遭殃,但王少爷以后还是保时捷照开,高尔夫照打。


只留给了普通打工人们,一堆收拾不完的烂摊子。


辛苦不一定辛苦,但命苦一定是真的。



经历过金融圈的“王少事变”后,张雪峰的一句劝告又在网上火了。


“普通家庭的孩子一定不要去碰金融。”



因为这个行业赚不赚钱,干得好不好跟孩子优不优秀一点关系都没有。


它看得是背景,是资源。


你想进去卷,谁跟你卷?人家拼的都是爹。


曾经,有证券公司就很直白地在招聘要求上写上:应届生自带500万,社招自带2000万资源。


说白了,这就是一份资源型的工作。


家里有资源有手段的,不学无术的,也不影响人家进这个高大上的圈子。


家里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对不起,哪怕你再努力,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


王少爷的翻车,只是把这件事搬到了台面上供大家消遣。


但实际上,这样的操作不已经是成人世界里最隐晦的秘密了吗?


就说说我身边的例子吧。


今年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参加了同学聚会。


惊讶的发现原来班上的刺头学渣,现在已经是银行某支行的主管了。


银行的升迁,跟你指标完成多少有很大的关系,直白地说就是看你能拉来多少客户和存款。


而这位同学家里财大气粗,随随便便就能让家人往里存个千把百万,事业当然蒸蒸日上。


反观我们另一个同样在银行系统当年的学霸同学,每天求爷爷告奶奶动用毕生人脉,才能勉强拉个几万块,奋斗十几年至今还是个小科员。


有些行业,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在别人强悍的家庭背景面前,什么也不是。


金融行业是这样,还有很多的行业也是如此。


前段时间和一个律所朋友聊天。


他说当一个律所招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那些成绩优异的,相反,他们更倾向那些,来自商业家庭、拥有丰富社会资源、能够带来客户关系的。


毕竟,这些背景就意味着,能带来潜在的业务。


我一个朋友,好不容易考进某单位。


他以为未来能平步青云,结果能力越来越强,活越干越多,但每一次升迁都轮不上他。


轮到的是谁?是领导的侄女,是上级的儿子,是某某老板的孩子……


有资源的人,总能轻松获得升迁机会,而兢兢业业的普通人,做到死也一直在基层。


而这种现象,越是在小县城,越是明显。


在资源和关系浓浓包裹的小县城,你会发现,很多那些不学无术的二代们,不是吃上了公家饭,就是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而家境一般的普通人,想要逆天改命,只能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搏一份出路。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自古至今,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从来没有变过。


顶级的资源不是容貌,而是父母手中的人脉。


真正的门槛不是学历,而是家庭能把手够到多高。


还记得某某县城那个想要继承银行的小学生吗?


“我长大要当银行行长,因为我爷爷是行长,我妈妈也是行长。”



扎心且现实,又让人感到深深无力。


有些拼关系拼资源的行业,普通人是挤不进去的。


我们一直在强调公平,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因为这个时代就是存在着职业的高低贵贱。


《黑暗荣耀》里,富二代霸凌者对她欺负的穷人孩子说过一句无比残酷的台词:


“你的人生应该是和穷光蛋结婚,然后生一堆穷光蛋,过穷光蛋的生活”



家世显赫的人,靠背景关系就能在很多行业落地扎根。


而抽不中基因彩票的普通人,除了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挣脱出原来的圈子,更需要一点选择的运气。


富人在狂欢,穷人在内卷。


就像张雪峰总是在家长来咨询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总是问家里条件怎么样。


灌鸡汤、打鸡血,一味地高喊努力,早就不适用于将来的就业和对社会的适应。


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效地规避风险,才是普通人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不是为了让大家愤世嫉俗,更不是让大家对现实绝望,而是想说,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向上跃迁的通道很窄,但它仍然存在。


关键是看我们普通人能不能跟分析好自身的处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选择对了,锦上添花;选择错了,努力白搭。


就像前段时间,各个地区高分考生却选择了二本院校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因为这些学校的专业是带编制,一毕业就可以就业,而很多名牌学校的学生毕业即失业。


有人说他们是向现实妥协的一代。


但我想说,当你面对无法推你一把的家庭,不确定的未来时,选择一种确定性的职业,没有什么好批判的。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都有自己明码标价的门槛。


抱怨、指责,都没有用,最要紧的是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能够只手遮天,拥有顶级资源的少爷小姐们,虽然存在但一定是少数。


这个世界大部分,还是如你我一样,平凡的芸芸众生。


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做好规划,仍旧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就像当年,我在航空公司看到有关系有背景的人都得到升迁,而我没有任何关系背景。


于是,毅然决然辞职,选择靠自己能力吃饭的职业。


没有关系和背景的人,我建议大家在职业选择上,尽量选一些工作结果显性的行业。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做得多少,做到好坏,都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呈现。


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那些塞进来的关系户,挤掉自己的位置。


比如尽量选择一些技术类,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去哪里都有一碗饭的职业,千万不要碰靠资源和关系的职业。


时代一直在变,这个年头,我们似乎已经不再相信逆天改命的叙事。


但每每看到寒门逆袭的事例,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仍然相信努力的力量。


尼采曾说过: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


就算我们知道,自己奋斗一辈子也达不到有些人人生的起点,也不必妄自菲薄,失去生机。


因为人真正的高贵之处,不是和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比,而是能始终优于过去的自己。


我们无法掌控出生的剧本,但能掌控自己人生的方向。


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


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


人生很多时候,不是看到了机会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有机会。


且视他人目光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