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医生:别拿命去赌!悉尼Westmead医院惊爆丑闻…

Westmead是悉尼最大、最重要的公立医院之一。
然而最近,一则来自该医院的消息,让不少家长和病人都揪起了心...
刚刚,悉尼西区最大公立医院曝出严重医疗丑闻!
据澳媒报道,近日,Westmead公立医院的医生们集体写信给院方管理层,指出医院的内窥镜检查(endoscopy)部门严重超负荷运转,已经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癌症诊断和治疗。
信中提到,至少有21名患者等了将近一年(最长363天)才确诊癌症。
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医生们警告说,数千名患者正在等待超过医学推荐时间的检查,许多癌症病例可能还在“潜伏期”。
举几个真实的例子:
● 一位79岁的老太太等了139天才发现肠道里长了一个肿瘤,占了她三分之一的肠道
● 一位64岁男子在出现吞咽困难和体重急剧下降后,等了252天才确诊为食道癌
● 一位74岁的女士在等了363天后被确诊为结直肠癌晚期(第四期),只能接受化疗控制
医生们在信中表示:“这些延误已经不是偶尔发生,而是变成了常态。对患者来说是毁灭性的,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极度打击士气。”
截至上个月,Westmead医院内镜科的病人等待名单已经超过335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优先级最高、需在30天内完成检查的“一级病例”,但大约2500人甚至连检查日期都没有。
根据数据,那些最后确诊癌症的患者,平均等了178天,最长363天,最短也要47天。
要知道,澳洲国家肠癌筛查计划建议的检查时间是30天内,癌症协会建议最多120天。
退休医生Jeremy Chapman指出,西悉尼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增长和医疗资源之间的严重不匹配”。
自从2006年国家肠癌筛查项目推出以来,检测率大大提高,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做内窥镜的人越来越多,医院却没增加足够的医生、护士和麻醉资源来应对。
更令人担忧的是,约有2.5%的筛查阳性者最终会被确诊为癌症——按照目前等待人数来算,可能有上百名病人已经患癌但还不知道。
早在2019年,Westmead医院的医生就已经向管理层提出这个问题,2021年也提交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包括增加手术安排、麻醉和护理人手。但这些建议至今仍未落实。
就在大家对等待名单问题愈发担忧之际,Westmead医院突然宣布,不再续聘胃肠科负责人Jacob George教授的领导职务,引发了医生群体的不满。
对此,医院各科医生组成的医学人员委员会将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这两个问题——不断恶化的等待名单,以及关键岗位领导被撤的问题。
医生代表Jenny King说:“这是我们对同事和病人应尽的责任。”
新州卫生部长Ryan Park表示,已经注意到Westmead医院的情况,并正展开“紧急审查”。
医院方面则发布道歉声明,并表示会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优先安排等待时间过长的病人做检查。
医院还开设了专线,供患者查询情况(0439 148 391)。
华人医生现身说法:
别拿命赌“免费”...
Westmead医院的等待危机曝光后,迅速在华人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有位华人网友表示,一位在公立医院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资深医生透露,这种情况其实不是Westmead独有,悉尼每个地区的公立医院都存在等候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作为一个工作了20多年的医生,对这种情况即焦虑又无奈。
(截图来源小红书@X&J BBB)
她自己也是一名经常需要将病人转介到公立医院的家庭医生,面对这种情况也感到很无奈:
“澳洲有40%的人都买了私人医疗保险,有了保险,不论是做肠胃镜还是安排手术,速度都快很多。”
她还补充说,其实悉尼现在已经有不少价格相对亲民的肠胃镜中心,
“只要有Medicare,自费大约500到600澳币(约人民币两三千),基本几周内就能安排上检查。”
最让她无奈的,是一些身体已经出现不适的人,却宁愿等免费的检查也不愿意自费,
“有些人觉得,反正公立医院是免费的,不用就亏了,可以慢慢排队。
他们舍得花几百刀去吃饭、花100刀去烫头发,就是不愿意为自己的健康花钱,有时候我也很无语。”
不少华人网友在评论区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心话,其中一位网友称,自己的前同事就是等待期人没了...
还有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在澳洲看病,真正需要花钱的时候千万不要省:
“在我还没有Medicare的时候,看病就已经只找要价高,人脉关系硬的GP。熟了以后,GP一个电话就可以插队马上约到顶级专科医生。其实这样做规避了很多风险,本质上是省钱的。
人要把自己的命和健康当回事,别的都是身外之物带不走的。”
“其实在Medicare系统中,有许多‘付一点费用就能快速检查’的机会,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医生其实应该主动告诉病人这些方案。”
“我妈六年前自费做的肠镜1500澳元,我妈说真的是毫无痛感,按照医生说的去做就好,还顺便切了两个息肉,医生和护士也都很nice,所以我们都觉得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
“我当年从拿到体检报告说不正常,在新冠那么严峻的形势下,也马上安排了病理,没保险,自费一千多刀,查出来癌前病变,两周后手术完成,手术是排的免费的。
当时医生说,私立(等待大约)一周,公立两周,等公立吧。
如果公立慢,那我也会付钱先把手术做了,该省省该花花,不理解为这点钱命搭上是何必?我是其他部位的病变 ,除了不规则出血,其他也是完全没有感觉的。”
“墨尔本也是一样,我胆结石多发加慢性胆囊炎,等待手术超过两年半,一点消息都没有,期间发作频繁,上个月还去了急诊,等了12个小时就给了四次强效止痛药和吊生理盐水,连b超都没做上;
后来我果断约了私立医生,两周后就安排手术了,25号刚做完手术。有条件还是去私立医院吧,现在公立医院看病等太久了。”
还有网友提醒说,如果身上真的有什么不舒服,可以往严重了说,引起医生重视:
“我在公立医院,从见医生到安排肠胃镜,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总结就是,要说的多严重,怎么怎么着,医生只能听你的陈述了解。”
“如果出现吞咽困难了什么的,已经有症状了,推荐直接去急诊,说的具体一点严重一点,很快能排到。”
“和GP有关,我老公胃镜+肠镜一起做的(全麻一起捅),等了不到两周,GP把报告单写的严重些,就会很快。”
“我婆婆就是和上面写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不是恶性肿瘤,她好几年都是吃完饭不消化、打嗝恶心,有时候呕吐,看了7、8个GP都是说上年纪了正常,不给开详细检查单子。
她和我们说了,我把我们的GP推荐给她,能查的都给她开单查,查出来消化道肿瘤,幸好是良性的,安排手术,肿瘤包裹严重无法剥离,切了60厘米肠子。
医生也说,拖这么久才来看,本来小手术就行,现在开膛,幸好不是恶性肿瘤捡了条命。”
也有网友推荐回国治疗:
“在此提醒各位生病不舒服的朋友们,有条件一定赶紧回国治,我家房客一直以为自己是痔疮,拖了半年,去看医生说基本确定肠癌,没保险,做肠镜还得自己掏钱,重点是病理结果要等4周多,当天买了机票回国,回国肠胃镜一起查,加做手术一共两周半(其中包括身体有炎症消炎调理的时间)。”
“国内三甲做一次,400-500人民币,隔天能约上。”
“我就是肠癌,手术后才回的澳洲。我就是在私立医院做,前两年我需要每年做一次肠镜,今年开始两年一次了。”
“求求你们,把我送到别的地方!”
悉尼人宁死也不去这家医院,
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对于突发疾病的老人来说,早抢救一分一秒,可能都关乎生死。
而因为看病排队等待时间过长,悉尼不少老人表示,自己宁死都不去这家医院看病...
据澳媒报道称,来自悉尼西区Rooty Hill的老人George Evans患有慢性心脏和肺部疾病,需要频繁前往急诊室,他的妻子Kaylene已照顾他25年。
George向所有急救人员和医生发出恳求:万一发病,可以将他送往任何医院,只要不是Blacktown Hospital,
“我不会去Blacktown的急诊室,如果其他医院没有位置,那就让我等死吧,在家里或者其他什么地方都可以。”
根据流出的照片显示,该医院的急诊室似乎已经“人满为患”。
其中一张图片拍摄于上个月,照片中的女子于当天早上8点半乘坐救护车到达医院急诊科,之后只能躺在地板上等待就诊,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一名在医院工作的护士表示,由于急诊室“超负荷运转”,这种情况很常见。
与2024年第二季度相比,急诊室就诊人数增加了9.7%,救护车到达次数增加了11.2%;
更多患者在急救人员处滞留超过30分钟,更多患者在急诊部门的等待时间超过四小时。
对于真正需要在急诊就诊的人来说,多等待几分钟可能都关乎生死...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
其中一位网友表示,“我认识的一些人正在等待做髋关节或膝关节手术,他们大多数年纪较大,却被告知要等3年以上,谁能告诉我他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还有其他网友讲述了看急诊的糟心经历,
“我的丈夫经历过一次严重的心脏病发作,放了3个支架,手术4周后,他因为没佩戴口罩感染了新冠病毒,急诊室说必须在4小时内注射药物,我们驱车一个小时到达急诊室,却等了7小时才被接见,期间他因为不适躺在椅子上。
7小时后,医生看了他一眼说,‘哦,他已经心脏病发作了,所以不能注射’,然后让我们带他回家。
当我投诉他病得很重时,我们被告知‘对不起,床位不够,无法接收’。”
“我父亲曾经因脑炎被救护车送到RPA医院,他被要求在座位上等待了6小时,等待病床。他几乎无法说话,不知道自己是谁或在哪里,体温非常高,脑部肿胀...
我们需要更多的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也需要提高。”
Westmead事件暴露的,不仅仅是一个医院的问题,而是整个澳洲医疗系统在资源配置上的结构性矛盾。
面对越来越长的等待时间,希望澳洲政府能够尽快找到应对之策。
此外,在澳洲,有什么都别有病,妈妈们一定要加强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