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难了!”新西兰人吐槽:投几百份简历,背几万负债,一切归零!最新数据:超四成中产打算“润澳”!

“我找到工作了,太振奋人心了!”
近日,一篇发表在Reddit上的贴子火了。原因很简单:在新西兰找工作太难了。
“从我被裁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9个月。期间投出了几百份申请,收到了大约35封拒信,更多的是石沉大海。
9个月前,我人生中第一次有了2万存款。而现在,我背负着大约3.5万的债务,预计要花两年时间才能还清,一切归零,再重新开始存钱。但……我有工作了,我再开心不过了。
过去、债务、挣扎、压力,甚至那些可怕和负面的想法,我都不在乎了。两周后我就要领工资,那感觉一定棒极了。
祝大家周末愉快。我准备买一包饼干庆祝一下。Boom!”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就在一个月前,新西兰政府宣布,将对未履行义务的福利领取者实施更多“福利制裁”!
也就是说,现在若领取主要福利,如失业救济金(Jobseeker Support)的人,如没有履行相关义务(如准备或积极寻找工作),将可能面临“资金管理制裁”和“社区服务制裁”!
诚然,上述发帖的网友自然不会遭受惩罚。但我们不禁要思考:如若就业岗位有限,经济发展停滞,产业止步不前,再加上企业挑挑拣拣,
找工难,真的是个人的问题吗?亦或是,真的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解决的问题吗?
权威机构怎么说?
“每个岗位申请量都很大!”
全球性的专业招聘顾问公司Robert Walters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新西兰的就业市场依然充满变数与不可预测性,职位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在不断调整招聘策略。
报告截图
“尽管职位总量仍低,但每个岗位收到的申请数量庞大,显示出专业人士的强烈求职意愿,形成了一个高度动态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报告指出,67%的“打工人”正考虑移居,其中42%希望前往澳大利亚寻找工作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中有70%为中高层管理者,(天维菌注:也就是妥妥的中产!)他们事业稳定、家庭已成,承诺长期发展,这意味着其中很多人可能不会回流。
报告截图
以奥克兰为例,报告指出,一些领域出现了复苏和信心重建迹象,而其他领域仍面临人才短缺、技能需求变化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保持适应力并持续提升技能,将在这个日益多变的环境中占据竞争优势。随着市场信心逐步回升,现在正是提前规划并把握新兴机会的好时机。
新西兰人大吐槽:
“我很快要被裁了!”
在上述新西兰网友发帖的评论区,可谓是炸开了锅。
有网友直言:“恭喜!难得听到有关就业市场的好消息。”
“我看到的都是一片悲观。就我个人而言,好像我很快就会被裁员,所以这消息让我有点希望,至少不会全是坏事。”
也有网友说:“做得好!!!“被人消失”(ghosting)是最糟糕的。我还在等(差不多两个月了)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职位回复,他们之前还一直有更新消息,结果突然……就没下文了。”
原帖作者则给出建议:“我会打电话去问。我不得不一直提醒自己,找工作时这事是最重要的。
“当你在招聘,特别是那个职位不是很急需填补时,回复简历的事情往往被放到待办事项的后面了。我觉得他们当时说的话是为了让我保持动力,但也确实起作用了!祝你找工作顺利。”
还有人直言:“我太为你高兴了!但也为当下发生的事情感到抱歉。找工作太难,找到了几乎就像中了乐透!”
新移民吐苦水
“我们只有难上加难!”
“恭喜!对于新西兰本地人来说,找工作已经非常难了,更别说像我和我妻子这样没有本地经验的外国人了。”
“幸运的是,我们俩在定居新西兰两个月后都找到了工作。我们的联名账户现在存了4.5万纽币。”一位新移民网友如是回复。
发帖人更是表达赞同,称就业市场很艰难,不过情况正在好转。
有新西兰网友直言:“刷工作申请真是既枯燥又累人,有时还让人非常沮丧。
“尤其很多申请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这不是申请人的错,是他们被要求这么做的。很快你就会感觉眼花缭乱。
”拖累HR的时间成本也很高。申请工作同样也是枯燥、累人和令人沮丧的,数量多到让你很快忘记哪个求职信、简历对应哪个职位。
“如果你(招聘方)期望一封精心制作的求职信、一份个性化的简历(可能和申请表上的信息完全一致),至少请给申请者一个回复!”
“达成一个目标,继续向下一个努力吧!”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