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 澳洲保健品被爆巨大风险, 多人已中毒! 专家紧急警告: 不能这么吃

//前言//
澳洲专家官方警告:
澳人在服用保健品方面,
正存在巨大风险!
不能随便吃,
已有多人中毒…
澳洲专家警告
保健品不能乱吃!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不断增加,澳洲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服用保健品来维持身体健康,但最新研究表明,越来越多人受到价格和社交媒体影响选择保健品,而非正规医疗建议!
专家警告,澳人在服用保健品方面存在巨大风险!
图片来源:heraldsun.com.au
目前,澳洲保健品行业的总值已经超过62亿澳元,越来越多澳人开始服用保健品。
然而,Blackmores委托开展的全国千人调查揭示惊人数据:76%的消费者选购维生素时首要考虑价格,仅16%愿意为健康不计成本。
还有超过60%的人因生活成本上涨、经济压力频繁更换品牌,品牌忠诚度大幅下降。
其中年轻群体成为风险重灾区。73%的澳洲年轻人被不断变化的网络健康趋势带偏节奏,近半数(46%)Z世代直接从社交媒体获取健康建议。
悉尼大学营养学高级讲师Rajshri Roy博士指出:
“
我们的研究显示,TikTok上仅5%的营养内容来自专业营养师,其余多数是推广减肥时尚和饮食文化的无资质影响者。
”
更令人担忧的是,她的团队发现,错误内容的传播力远超科学帖文——“平台算法偏爱病毒式传播而非准确性,这意味着错误信息更有可能传播”。
图片来源:heraldsun.com.au
且随着网络误导现象泛滥,实际健康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塔斯马尼亚皇家全科医学院主席 Toby Gardner医生近期就接诊多例维生素B6中毒患者,病因竟是含高剂量B6的镁补充剂。
“
很多人不检查这些瓶子里实际含有什么,标签上的小字里有隐藏成分,很多人服用的是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有时还摄入了危险的剂量。
”
图片来源:heraldsun.com.au
澳洲治疗商品管理局(TGA)数据也显示,自2020年以来已收到119例B6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报告。
TGA发言人强调:“未在澳大利亚治疗产品登记册上列名或注册的产品,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评估。”
因此敦促消费者从未知网站、社交媒体或其他数字平台购买医药产品时,或依赖这些网站信息做出医疗保健决策时需要“极度谨慎”。
与此同时,调查还发现,尽管三分之二澳洲人偏爱可以随时服用的保健品,但多数人服药时间错误。例如某些需随餐或傍晚服用的保健品,被随意在早晨吞服。
图片来源:heraldsun.com.au
面对这些乱象,监管部门发出明确信号。
TGA重申所有合法药品必须标注“AUST”开头的注册码,才能在澳大利亚合法销售,同时敦促消费者购买任何药品包括维生素和保健品时,都要查看药品标签上的“AUST”编号以确保其在澳大利亚获批,且听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建议。
除此之外,TGA发言人也提醒维生素不能替代均衡饮食,其使用也需像药品一样谨慎。
“
请务必阅读标签并遵循使用说明。某些维生素可能有副作用或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消费者有疑虑,建议寻求健康专业人士的建议。
”
目前,两位专家也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提升专业人员在数字领域的话语权。
Roy博士直言:“如果网红比公共卫生专家更能影响年轻人,这就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最后
在保健品如此盛行的当下,
盲目跟风服用可能适得其反,
唯有遵循专业医嘱、理性选择,
才能真正守护健康。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