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女从香港转机入境澳洲, 刚落地就被遣返! 背后还有人, 下场更惨

//前言//
一次看似天降好运的免费旅行,竟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跨国骗局。永远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01:
华女顺手帮忙酿大祸
抵澳后被遣返面临起诉
原以为能顺便玩一趟,还不花钱,没想到最后不仅旅游没成,还面临刑事起诉——代价,实在太沉重!
图片来源:CTWANT
来自高雄的台湾华人女子王某是一名50岁的单亲妈妈,她有一位男性好友姓简。
这位51岁的男子男子接到一位自称“麦可”的人蛇集团成员的任务——帮忙在台湾寻找“人头”,协助大陆人假冒身份偷渡澳洲。
成功完成一次任务,就能拿到6万元台币的报酬。
于是简某就想到了自己相识多年的朋友王某。作为单亲妈妈,王某平时经济不宽裕,一听说只要帮点忙,就能免费带女儿去香港、澳门玩,自然就心动了。
于是,在简某的安排下,王某申请了澳洲的电子签证,并由简某帮她订好从台湾飞往香港、再从香港飞往澳洲布里斯班的“两段式”机票。
随后,简某与王某母女俩一同从高雄小港机场出发,飞抵香港。
此时,真正的交易才开始——在香港机场的管制区内,王某悄悄将她飞往澳洲的登机证交给了等待多时的大陆女子陈姓女子。
陈某手上同时攥拿着一份伪造的王某护照,两者配合,试图冒名登上飞往布里斯班的航班。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
陈某抵达澳洲后,被海关查出护照资料与登机信息不符,当场被捕,偷渡行动宣告失败。
图片来源:Brisbane Airport
案件回溯到台湾后,高雄地检署展开调查。
面对检方讯问,简某承认是受“麦可”指示操作,但声称自己并未收到报酬,登机证也早已撕毁丢进香港的垃圾桶。
王某则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听从朋友安排,完全不知道“交换登机证”这回事。
但检方通过出入境记录、航班信息等证据,最终认定两人说法前后矛盾、不足采信,依法将王女与简男以违反《入出国及移民法》提起公诉。
一场免费的港澳游,到头来变成一场法律噩梦。王女原本只是想着带女儿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因一时贪图小便宜,被人蛇集团利用成了“偷渡工具人”,如今面临刑事指控,悔之晚矣。
#02:
留学生也被盯上
成犯罪集团工具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事,凡是牵涉护照、登机证、签证的“帮忙”行为,都极可能暗藏风险!
然而,像这种因为“免费诱惑”而掉入陷阱的人,还真不少。不仅是上了年纪的人,就连年轻人,也会一觉踩进陷阱之中。
此前,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系的中国留学生Zixian Long,也因为一次“旅游”,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
当时Long刚交完期末作业,决定带妈妈到西班牙巴塞罗那旅行。
图片来源:Edinburgh Evening News
旅途中,她们遇到了一名中国男子。对方请求她帮忙带一个行李箱回苏格兰,并承诺将负担她们这次所有的旅游费用。
在诱人的条件面前,Long犹豫了,然而她母亲却立刻答应。
结果就是——当她抵达苏格兰格拉斯哥机场入境时,海关在她的行李箱中查获了10公斤真空包装的大麻,市值约10万英镑(约87万元人民币)!
尽管她一再辩称自己并不知道箱子中藏有毒品,也无法提供行李密码,但陪审团仍认定她有罪。Long因此面临“故意走私和提供受控药物”的指控,等待她的是牢狱生活。
还有一名当时年仅18岁的中国小伙子,因“免费去加拿大旅游”的骗局,在香港国际机场被查获携带30公斤大麻,市值高达600万元人民币。
这位年轻人此前通过Facebook看到一则招募广告,承诺包吃包住免费出国,还能赚10万港币报酬。他天真地以为遇上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抵达加拿大期间,对方用豪华待遇让他放松戒备,临回国前交给他两个箱子,称“只是一点私人物品”。
直到他在香港机场被拦下并当场查获毒品,这场“梦幻旅行”才终于醒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卷入非法移民或跨国犯罪,不但毁了自己的前程,也可能牵连亲人,后果不堪设想,遇到这种事情千万要谨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