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传疯了!大批洋妞涌入中国相亲角,举牌求嫁中国男!不收彩礼还会做饭!大龄剩女怒了:滚出中国…

中国相亲角也开始“国际化”了!
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们成群结队,举牌上写着——“不要房,不要车,不收彩礼,会做中国菜”!只求一枚中国老公,安稳过日子!
上海人民广场、杭州公园,全是她们的身影!
有人为了逃离战火与动荡,有人想要稳定的生活,有人笑称:这是“洋妞反向留学式婚姻”!
但一些大龄女青年怒了:“别抢中国男人,滚出中国”
01、外国年轻女孩扎堆中国相亲角,图啥?
最近,中国各地的相亲角里,突然多了一群“金发碧眼”的新面孔!
不是游客,不是拍视频蹭流量的主播——而是来真心找对象的外国女生。
举着牌子写着:“不要彩礼、不要车房、会做中国菜”。
唯一的要求就是:“想嫁个中国男人”。
听起来像是跨国爱情童话现场。
不少大爷大妈和单身小伙当场都愣住了:这年头,洋妞也来内卷相亲市场了?
但背后的原因,其实一点都不玄乎。
首先就是两个字:安全。
26岁的乌克兰女孩塔雅,在战火爆发后,和妈妈辗转多个国家生活。
她说自己亲眼见过被抢空的超市,也经历过防空洞里的恐惧和不安。
但来到中国后,她惊呆了:超市里蔬菜水果整齐摆满,晚上十点遛弯也没人打扰,高铁一小时换个省份、点个外卖就能送上门。
塔雅说:“这哪是生活?这简直是魔法。”
而像她这样的外国女孩,还真不少。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乌克兰籍女性在华居留许可签发量同比暴增240%。
很多人就是因为被中国的“稳定+安全”所吸引,决定留下来生活、甚至安家。
其次是生活的便捷。扫码支付、快递上门、奶茶十分钟到家,这些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生活小事”,在她们眼里简直像未来世界。
再往深里说一点,就是对中国男人的“滤镜”。
在外网上,“中国老公”这个词一直是夸奖用法:
下厨、叠衣服、哄娃、顾家……简直对标“生活合伙人+情绪价值担当”。
比起欧美那种“AA制+谁也不管谁”的独立型伴侣,中国男生的细致入微、稳定踏实,让很多外国女孩觉得:这才是能一起过日子的人。
文化氛围也不一样。她们很多人都说,中国家庭的那种“年味儿”很打动人——全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爷爷奶奶帮带娃,节日变成了一种温馨的社交。
26岁的俄罗斯姑娘伊琳娜,说自己小时候一直是一个人过圣诞,来到中国才第一次感受到“节日的热闹”。
所以别看这些外国女孩举着牌子,说得轻描淡写,其实人家是认真的。
不仅频繁现身杭州相亲大会、上海人民广场的相亲角,有的甚至准备了中文自我介绍,还写上“愿意融入中国文化、不要求对方家庭条件”的话。
比如那位在重庆现身的白俄罗斯姑娘,她2003年出生,中文流利,热爱做饭、会包饺子,手举牌子写着:“不收彩礼,希望找个顾家的中国男孩”。
一位广西的小伙子当场被她打动,直接上去交换了联系方式。
网友调侃:“看别人相亲,我竟然嗅到了一丝命运的味道。”
还有人在广州发现一个乌克兰女生,每个周末都准时出现在珠江边的相亲角,穿着得体,笑容满面,还会给男生送手工小点心。
有网友看完视频后直呼:“彩礼都省了,娃还有人帮你带,这哪里是相亲,这是中彩票!”
而在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出现“男生变稀缺资源”的奇观。
比如杭州相亲大会,300多个女生抢十几个男生;而如今,洋妞们的加入,更让适龄男青年成了“抢手货”。
本来被彩礼、房车压得喘不过气的男生们,忽然“地位翻转”,成了整个市场的香饽饽。
甚至有男网友在网上发帖:“我这辈子头一回觉得自己值钱。”
02、大龄剩女崩溃了!相亲角成了“洋妞收割机”?
外国女生举着“不收彩礼、会做中国菜”的牌子出现在相亲角的消息传开后,最先炸锅的不是男性,而是——大龄剩女们。
在她们看来,这根本不是“跨国爱情”,而是实打实地“抢饭碗”。
本来国内婚恋市场就已经够卷,优质男青年少、择偶门槛高,自己熬过青春期、拼学历、卷职场。
结果等到准备认真谈婚论嫁了,却迎来一批青春靓丽、热情洋溢、还不谈条件的洋妞。
有人在网上怒斥:“我们还没嫁得出去呢,哪来的空间让你们插队!”
有人直接情绪崩溃地喊出:“滚出中国相亲角!”
听着激烈,但背后其实是“深深的危机感”。
这些年,相亲市场早就悄悄变了味。
大龄女生在相亲角混迹三年五年不是稀罕事,越往后走,越发现——不是你学历不够,不是你工作不好,而是你年龄大了。
28岁在这场游戏里都算“尾盘”,30岁以上的女生,就算自己月薪两万、独立买房、会开车、能带娃,也会被嫌弃“年纪太大、生育窗口快关了”。
以前是“女多男少”,现在男生宁愿去找年纪小的、听话的、要得少的。
这时候,一大批不要彩礼、还带着异域风情的外国姑娘进来,把她们原本就不多的择偶机会进一步压缩,怎么可能不着急?
况且,这些洋妞条件说不上“差”——有的年轻、有的漂亮,有的真心实意想安定下来,还特别“通情达理”。
一比较,中国女生那套“稳定工作+家庭背景+未来规划”的自我介绍,瞬间显得太“硬核”了。
有人在评论区发了张截图,说上海人民广场相亲角有男方家长现场表示:“洋媳妇不挑剔,过日子好相处。”
这让很多中国女生心态彻底崩了。
她们开始质疑:是不是中国男人太软?是不是时代变了,连择偶也要“内卷到国际化”?
但其实,愤怒的背后,是一种失控感。
在评论区,很多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长期在国内高强度婚恋环境中摸爬滚打的大龄女性,面对突如其来的“跨国竞争者”,没有准备,也没办法优雅地接受“比不过”。
有人冷嘲热讽:“洋妞也不过是来骗身份的。”也有人发帖:“等你真娶回家就知道,语言不通、文化不合、政策不清,一个个麻烦跟着来。”
的确,跨国婚姻没那么简单。
语言是第一个关卡。哪怕你英文好,她不懂中文,婆婆更听不懂英文,全家吃个饭都像开国际会议,怎么可能没有隔阂?
生活习惯也是大问题。你吃辣,她吃清淡;你过年,她过圣诞;你讲孝顺,她讲自由。吵架的点和解的方式都不一样,小事堆多了,也容易爆炸。
03、小编结语
时代真的变了,以前是中国人憧憬出国嫁洋人,现在倒好,洋妞倒追“中国老公”。看似魔幻,实则背后藏着对安稳、体贴、靠谱的真实渴望。
跨国相亲,不只是文化碰撞,更是价值观的重新排列组合。不管结果如何,这一波“全球找对象”的趋势,也许正说明——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其实早就成了别人眼里的“理想国”。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