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新西兰政府动真格!对这行业下手!网友:“把他们列为恐怖组织”

“标特价,结账收原价”你遇到过吗?
现在,新西兰政府终于不忍了,对几家超市巨头提起刑事诉讼,直指价格误导、虚假促销!
01
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猫腻
我们先看几个案例:
2023年,一位奥克兰市民在Mt Eden的Countdown门店(现Woolworths)购买早餐麦片,发现货架标签写的是“特价$4.50”,但结账时却被收取$5.80。
工作人员只在其提出质疑后才手动修改价格,没有提前说明也无任何告示。
在惠灵顿一家Pak’nSave超市,一款橄榄油被贴上“限时特惠”标签,但价格与过去数周完全相同。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只是把普通包装换成了促销包装,并未进行实际降价,被消费者投诉为“假特价”。
还有一些超市,常见大米、牛奶等基础生活品周一“特价”,周五恢复原价,但标签却保留“降价”字样。
02
把几大超市都告上法庭
新西兰消费者权益组织Consumer NZ收集了超过600起关于超市定价和促销问题的投诉,并将其提交给新西兰商务委员会(Commerce Commission)。
这些投诉成为监管机构对Woolworths NZ和Pak'nSave等超市提起刑事指控的重要依据。
5月6日,商务委员会竞争、公平交易和信贷总经理VanessaHorne表示,“商务委员会已在奥克兰地方法院对Woolworths提起诉讼,指控其定价不准确并提供误导性的特价商品,可能违反《公平交易法》。”
去年年底,商务委员会宣布计划将Woolworths(新西兰)、奥克兰的Pak’nSave Silverdale和汉密尔顿的Pak’nSave Mill Street告上法庭。
后两家Pak’nSave已于3月初被起诉,一度令部分人认为Woolworths可能逃过法律追责。
目前,新西兰政府正在加强对超市行业的审查,力求促进市场竞争。
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于3月30日宣布启动为期六周的“信息征求”(RFI)程序,邀请现有市场参与者和潜在新准入者提交意见。
03
将对整个零售行业一次警钟
Consumer NZ首席执行官Jon Duffy表示:“超市拥有信息优势,而消费者则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价格标签与实际不符,消费者几乎无法当场辨别,更难提出有效维权。”
商务委员会的此次指控,被视为对整个零售行业的一次“警钟”。
若Woolworths被判违规,将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迫使各大超市系统性整改,从后台价格系统到前台标示机制进行全盘审视与更新。
Woolworths方面回应称,他们已经配合调查一段时间,并会认真应对指控。
“我们每周有超过350万笔交易,难免出现错误。我们有退款政策,如果收费高于标价,顾客可获全额退款并保留商品。”
但不少消费者认为,这种“事后补偿”不能代替透明定价和信息公开。
04
网友:把他们列为恐怖组织
针对此事,网友发表意见,都是一片叫好声,并称要罚个够。
根据《公平交易法》,最高罚款为 60万纽币。但超市每天可赚取 100万的超额利润。
给他们的罚款加个0或是两个0吧
他们需要改变,最低罚款是其收入的80%。如果这样做,他们就不敢这样敲诈我们了。
要判处超市董事90天监禁。若再次违规,罚款将加倍……
我希望他们被列为恐怖组织
只要决策者不被判入狱,这对这些公司来说只不过是另一项经营成本而已。
他们不在乎,花了几十亿的钱重塑了cuntdown的品牌形象,只要全系列产品涨价一纽分就赚回来,所有结果都一样
你怎么看?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