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一句话吓跑澳洲人!这名男子转身飞往中国:更安全、更踏实

越来越多澳洲人对赴美旅游失去了兴趣。
原本打算去加州探望朋友的墨尔本居民Anne-Maree Crivelli,最后临时改变了行程。她和一群老朋友原计划在美国重聚,但随着大选临近、边境政策不稳,她们集体决定放弃美国,转而选择其他目的地。原因说来让人无奈——她们担心“会被美国海关翻社交账号,进不去”。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看你朋友圈、推特发了什么,转头就不让你入境?”Crivelli苦笑着说。
不仅是担心被盘查,更现实的是钱包压力。此前,澳元兑美元一度跌至五年来最低,赴美旅行成本直接飙升。住宿、消费、交通价格样样上涨,旅游预算瞬间翻倍。Crivelli坦言,倒不如把这笔钱花在加拿大或亚洲国家,“至少不会因为谁当总统而被当作潜在威胁。”
这并不是个例。澳洲游客“绕开美国”的现象已经开始实实在在地冲击旅游业。
本地连锁旅行社Flight Centre已经下调全年收益预期,理由就是——最赚钱的市场之一,美国游客流断崖式下滑。公司管理层承认,政局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出行信心。
另一个重伤的企业是Corporate Travel Management。这家企业差旅公司在财报中披露,营收减少了整整3000万澳元。首席执行官干脆直接点出问题根源:“在关税问题没落定之前,企业客户不敢安排出差,美国市场没人敢碰。”
而这一切,都和特朗普密切相关。
澳洲媒体直接点名:特朗普对盟友发动的贸易关税大战,正一刀刀割伤全球市场信心。旅游,作为最敏感的消费行为之一,自然首当其冲。
与此同时,有人远离美国,也有人“转头向东”。
昆州远北地区的Rod Edmonds最近就飞往中国和香港。他表示,中国对澳洲游客实行免签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加上当地产生的“文化好感”,让他觉得这是个正确决定。
Edmonds说,在中国他能感受到海关的管理严谨,但流程清晰透明,完全不像美国那种“你不知道哪句话会被当成问题”的紧张氛围。“在美国机场,我更怕他们临时要求我交出手机密码。”
旅行不止是物理上的跨越,更是一种心理体验。如果出发前就要担心“被拒”“被查”“被问”,那这趟旅程自然也谈不上轻松。
这种情绪,正悄悄地改变澳洲人的旅游地图。
数据显示,除墨西哥以外,赴美的国际游客人数下降超过11%。而美国商务部此前还预测,游客人数会增长9%。现实狠狠打脸。
反观澳洲本地,不少旅游公司开始在内部做“路线调整”:
既然澳洲人不去美国,那就鼓励他们多留在本地或探索亚洲市场。
Intrepid Tours 的市场总监指出,如今游客更倾向于选择距离更近、入境更友好、花费更合理的国家。她特别提到,中国、泰国和日本的热度迅速回升。“大家不是不想旅行,而是不想为了旅行去冒险。”
行业整体情绪也更趋于保守。
在最近布里斯班举行的一场旅游交流会上,多位旅游企业负责人坦言,现在要靠“安全感”打动消费者。尤其是在企业客户和中产群体中,不确定性意味着拒绝消费。
Flight Centre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加快澳洲国内游、短途东南亚市场的产品升级,“谁都不愿意在机场被扣手机三个小时,这年头连度假都要先看政治。”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市场只是“暂时性观望”。
随着澳元汇率逐步回升,机票供应恢复,价格回落趋势明显,部分旅行社已经开始推出“反弹优惠套餐”,试图挽回消费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
一位旅游分析师表示,真正决定人们是否出发的,不只是价格,而是“对未来的确定感”。
如果人们觉得美国仍在制造不确定、仍在全球挑起争端、仍然有可能让正常游客被困机场,那么无论打折打得多狠,都没有用。
旅游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民意,也是时代的情绪。澳洲人对美国旅游的冷淡,不仅仅是拒绝一张机票,更是在用脚投票,对“不可控的世界”说不。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