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 特朗普认怂了! 大批中国店家对美顾客“加收104%服务费”! 澳总理宣布特大重磅新政,
特朗普突然“认怂”,但伤害已经蔓延:
全球供应链震荡,澳洲企业反成“赢家”?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掀起的这场“关税风暴”,远未平息。就在几天前,他一纸命令,将对华商品的关税总额提升至高达145%,瞬间引爆全球市场。
这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政策,很快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
美国国内压力山大,不少科技企业股价大跌,供应链几乎被撕裂。
面对汹涌的质疑声浪,特朗普政府近日突然宣布:
智能手机、电脑等关键电子产品将被豁免征收高关税。这一“认怂式回调”被广泛解读为华府的政策急刹车,也从侧面证明,全球化产业链并非轻易可断。
拿iPhone“开刀”?
特朗普被自己绊了一跤
最初的计划,是将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固态硬盘、半导体等一系列中国制造品纳入145%征税范围。
然而这条“核弹级”清单一经曝光,美股科技板块应声暴跌,苹果市值蒸发超过6400亿美元!
分析指出,苹果超八成产品生产线设在亚洲,一旦关税落地,iPhone 16 Pro Max的成本将飙升至2300美元甚至3500美元以上。
Wedbush分析师Dan Ives直言:“这不是保护本土制造,而是直接扼杀美国科技未来。”
最终,白宫不得不在4月13日临时调整征税清单,将手机、电脑及关键电子零部件列入“临时豁免”行列。
科技圈长舒一口气,但这也暴露出整个美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尴尬角色——既想“脱钩”,又离不开“亚洲制造”。
澳洲:被风暴波及,还是悄悄收割红利?
表面看,澳洲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无疑站在了风口浪尖的交汇处。但出乎意料的是,澳洲的一些产业,正从这场博弈中“暗中获利”。
牛肉商:订单暴增,笑傲亚洲市场
受中美贸易紧张影响,美国大批牛肉出口商未能续签对华出口许可。澳洲则迅速填补市场空白。
今年第一季度,澳洲对华谷饲牛肉出口激增40%,成为中国市场上唯一高品质雪花牛肉的大宗来源。
煤炭巨头:
特朗普“补贴+减规”,澳洲稳坐钓鱼台
特朗普为了刺激本土煤炭产业,宣布给予补贴、放宽环保限制,并妄图进军亚洲市场。但澳洲专家冷笑回应:
“美国煤炭运费高、港口不便、关税重,根本抢不动亚洲市场。”中国目前对美煤征收近100%关税,几乎是关门谢客。
铁矿业:真正的压舱石
相比牛肉和煤炭,铁矿石才是澳洲对华出口的命脉产品。
中美关税战并未波及此领域。BHP经济顾问Huw McKay指出:
“只要中国基建不停,澳洲铁矿需求就不会停。”澳洲财政部也评估称,中国若继续加码基建投资,将大幅缓解澳洲所受的外部冲击。
澳洲,能否继续“吃红利”?
虽然特朗普的政策来回变脸,但全球产业链的现实摆在眼前。
澳洲不靠高关税,也不靠制造恐慌,而是通过稳定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在中美夹击中走出一条务实之路。
眼下,中美“经贸战”如火如荼,欧洲也正与澳洲重启自贸协定谈判。
如果谈判成功,澳洲对欧出口98%的商品将享受零关税优惠,预计将带来60亿澳元的红利。
与此同时,澳洲与中国维持稳定贸易关系,而与美国的出口占比不到5%。
正如市场分析师Tony Sycamore所言:“澳洲被夹在两大经济体之间,看似风口浪尖,实则坐拥两大市场。”
这场关税大战,有人惊慌失措,有人悄然捡到“泼天富贵”。澳洲,正是后者的代表。
但机遇总是稍纵即逝。对澳洲而言,如何继续巩固与中欧市场的合作、优化出口结构、避免卷入政治漩涡,才是真正的挑战。
全球供应链不是儿戏,而是几代企业家、数十年积淀的成果。政治可以冒险,经济必须理性。
与此同时,中国民间舆论发酵,多家店铺近日贴出「对美国顾客加收104%服务费」相关标语。
此外,新加坡一家餐馆亦被拍到张贴类似标语。
多店称「对美国顾客加收104%服务费」
从网传影片及图片可见,不少店家公示,要对美籍客人加收104%服务费。
武汉张记烧烤牛杂馆写出「本店即日起对美国籍顾客加收104%服务费,如有不解,请咨询美国大使馆」。
其他挂出类似告示的店铺还包括桌球馆、珠宝店、咖啡店等。
网传福建南平一咖啡馆摆出的「美国籍顾客加收104%关税(服务费)」看板。 (取材自微博)
网传福建南平一咖啡馆摆出的「美国籍顾客加收104%关税(服务费)」看板。 (取材自微博)
另据《8视界新闻网》报道,新加坡一家餐馆亦被拍到在店门口张贴了一张「美国人在本店吃饭加收104%附加费」的告示,餐馆事后将告示撤下,同时强调是他人恶作剧。
新加坡中餐馆也放上标语。 Reddit
报导指出,有网友点评称「干得好」,也有网友持不同意见,认为「有美国人消费吗?本来来中国消费的美国人不多。为了蹭流量,你这个店是在干坏事」、「怎么确定是不是美国籍呢,入店出示身份证」、「吸引他们来玩挺好的,这样收人钱,真的好吗」。
新加坡华人廖小姐说:「因为这个是政府与政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事),不能殃及人民吧?我觉得对消费者来说有点不公平。」她也促请民众客观看待此事,避免引起种族纠纷。
另有评论指出,截至11日,美国关税已升至125%,商家却仍以104%为基准,显示只是象征性表态,而非实际应对。
那么,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由关税引爆的“新冷战”,到底将如何落幕。
镜头一转...
此外,现任澳洲总理也在今天带来了好消息!
澳洲总理Anthony Albanese在周日宣布工党的房地产新政,明年起,所有首次置业者仅需支付5%的首付便可进入房市。
此外,工党还承诺投入100亿澳元,专门为首次购房者新建10万套住宅。
《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称,工党的这一竞选承诺将显著提升住房需求。
Albanese表示,他希望帮助年轻澳人实现购房梦。“我们的计划是,让更多澳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这与达顿的做法截然不同,他希望削减数十亿的住房资金。”
《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称,在今年的选战过程中,两党在住房和生活成本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在连续假期到来之前,两党都希望吸引更多选民的注意。
自由党党魁达顿表示,如若联盟党胜选,将为年收入不到14.4万澳元的纳税人提供一次性所得税减免,最高1200澳元。
据估计,联盟党的减税政策将花费100亿澳元,惠及1000多万澳人。
报道指出,工党的5%首付计划可能会遭到经济学家的批评,因为该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推高房价,并增加住房需求。
尽管过去3年利率高企,澳洲房价依然攀升至历史高点。人口快速增长也让住房短缺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自新冠疫情结束以来,租房成本也大幅上涨。
根据CoreLogic的数据,目前悉尼房价中位数为120万澳元,墨尔本为78.1万澳元,布里斯班为90万澳元。
前莫里森政府曾于2020年1月推出了首次置业者保障计划(First Home Guarantee Scheme),允许符合条件的购房者以5%的首付进入市场,联邦政府将提供剩余的15%首付款。
这也意味着,购房者无需支付贷款保险——这一保险对于首次购房者来说平均费用为2.3万澳元。
Housing Australia的数据显示,2023-24财年,约三分之一的首次购房者使用了该担保。
而工党的竞选承诺则取消了12.5万澳元的收入限制,不再仅限于每年3.5万名申请者,并大幅提高可购买房产的价格上限。
根据工党的计划,首次购房者可通过该政策在悉尼购买价值150万澳元的房产,墨尔本为95澳元,布里斯班和堪培拉100万澳元,珀斯85万澳元,阿德莱德90万澳元,霍巴特70万澳元。
如若工党赢得大选,该政策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但实施前政府会和相关行业进行咨询。
《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称,经济学家普遍对此类针对首次购房者的补贴持怀疑态度,因为大量证据显示它们仅仅提高了房价,并未改善可负担性。
为应对该政策可能推高房价的批评,Albanese还将宣布拨款100亿澳元,用于建设多达10万套仅供首次购房者使用的住房。
工党表示,首批项目的建设将于2026-27财年开始。
此前,Albanese便承诺要在2024年至2029年间建造120万套住房。澳洲城市发展研究所今年3月的研究显示,受高昂的建设成本及缓慢的规划系统影响,政府比计划落后了40万套。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