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绕了一大圈,澳洲海军的船是在中国造的

澳广ABC披露的一份验证文件显示,荷兰达门(Damen)公司获得的来自澳洲皇家海军的2800万澳元合同之后,让其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生产了一批新的拖船。
去年12月,拥有30年经验,以及最新技术的湖南省常德达门船舶公司生产的首批三艘完工,第一艘在今年较些时候已交付给了位于达尔文的海军基地。
荷兰公司回应,建造工作严重依赖在海外已经建立的供应链,但没有具体说在中国的工作项目细节。
“达门使用了经过验证的系统和过程,让澳洲联邦政府的钱花得物有所值”。
“我们坚定相信,澳洲联邦政府需要有着丰富造船和维护经验的伙伴生产这批船,且这个伙伴愿意分享知识和技术”。
澳媒的报道里还选择展示了一张应该是中国公司在三八妇女节时组织的团建活动场景。
第二艘拖船将会在5月抵达澳洲,第三艘会在今年底前交付。
澳洲国防部确认了这些拖船是在中国生产,抵达澳洲前在越南完成了设备安装和试用。
合同里2800万澳元其中的约47%会花在澳洲,将是长达25年期的维护费。
同时强调,“未来将是民间的船舶公司来操作这些船,船上的人也会是这个公司的"。
“只在罕见的紧急情况下,国防部会保留派人管理这些船的权力,类似的拖船已经在过去10多年为国防部提供了支持"。
反对党听闻此事,今天立刻表示国防部"有太多问题还没解释",包括部长是否知道船是在中国生产的,以及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此外,达门公司去年还有一项设计被澳洲国防部的船队选中,一家澳洲的公司将会在西澳生产8艘船。
说明书中提及:
达门为澳洲生产的紧凑型拖船能在更小的空间内同时实现更大的动力。
拥有很高的干舷,可将甲板上的水位保持在最低的水平,且还具有足够的空间,能更安全得靠近需辅助的船舶。
另一个特点就是拖船的全视野桥楼,能为甲板室提供周围水域以及前后甲板的360度视野。
绞车在甲板室的所处位置,使前后拖曳作业都可以由一台绞车进行,保护绞车免受影响。
经过验证的闭环龙骨冷却系统,将船上海水系统的数量减少到绝对最低限度,降低了与侵蚀相关的维护数量。
船厂还已经将一种新的发电系统集成到了其紧凑拖船系列产品中,能利用船上主机充足的可用功率进行发电,从而减少了燃料消耗和排放。
2.4米直径螺旋桨也进一步提高了拖船效率,其大尺寸能提供更大的推力。
具有专利的“双鳍”,能确保在自由航行和船首对船首作业期间保持出色的航向保持以及可预测的航行行为。
配备的符合IMO Tier II标准的发动机,减排系统内部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可以在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在到达大气之前被减少。该系统可安装在现有的排气消声器中,即使在船舶使用寿命的后期阶段,也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改装。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