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未来入境澳洲必须先做这件事! 每个人天天在用的东西, 竟最危险

收藏

未来入境澳洲必须先做这件事! 每个人天天在用的东西, 竟最危险

澳洲微报 澳洲微报 6小时前

为防止生物危害,澳洲海关的检查十分严格。然而最容易被忽略的这个东西,竟然才是威胁最大的?!


#01:

手机也有生物威胁?!

细菌病毒多得难以想象


澳大利亚的每位从海外旅行归来的人都知道入境的流程。


虽然每位抵达机场的旅客都迫不及待地想离开候机厅,火速回家或者开启旅程,但总有可能会被边境防务人员拦下进行生物安全检查。


你的背包里还有从巴塞罗那带回来的半个吃剩的火腿三明治吗?


从斐济带回来的木雕能顺利通过海关吗?


在秘鲁踩过的羊驼粪便,你有清洁鞋子吗?

引入的外来物种和病原体对澳洲独特的植物、动物和价值900亿澳元的农业产业构成的威胁,对比下来,澳洲海关严格的边境检查只是给旅客带来一点小小的不便而已。


但是,有人会在过关之前先清洁一下自己的手机吗?


其实,手机带来的生物威胁,被很多人忽略了…


Could your mobile phone be carrying Australia’s next biosecurity risk?


去年,邦德大学的研究团队要求20名参加悉尼国际医学会议的人士为科学献出他们的手机进行测试。


这些科研人员想要看看澳大利亚可能会引入哪些病原体,参与测试的手机主人来自全球各地,包括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中东、亚洲和大洋洲。


结果令人非常震惊!


图片来源:News.au


在对手机进行拭子取样后,样品在实验室进行了DNA分析,发现了总共2204种微生物,包括882种细菌、1229种病毒、88种真菌和5种单细胞原生动物。


其中一些是有害的:包括产生耐药细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细菌以在医院引发感染而闻名。


抗生素耐药是医疗保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全球预计2019年与之相关的死亡人数接近500万。


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1000万。


图片来源:News.au


一些手机还携带对植物和动物构成威胁的病原体。


研究团队在一名国际旅客的手机上检测到了斯图尔特假单胞菌。这种病原体影响作物,并且可能导致澳大利亚稀有鹦鹉的败血症。


另一部手机上发现的真菌索兰氏镰刀菌,类似于与被称为多食缺口蚁的真菌有共生关系,这种真菌三年前首次在澳大利亚发现,并在西澳传播。


这些蚁与它们各自的真菌有共生关系,并且能在两年内杀死一棵树,引发对澳大利亚原始森林和农业作物的担忧。


通过将研究结果推广到2022年1月至10月间抵达澳大利亚的680万人次,研究团队估计2022年通过手机向澳大利亚引入了7.492亿微生物。


#02:

未来入境手机要除菌?! 

平时使用别再这样做


他们先前研究显示,每个人日常都会使用的手机非常脏。


普通用户每天触摸手机2617次,因为你还触摸面部、表面和键盘,所以细菌不可避免地会进入手机表面。


在疫情高峰期,几乎一半的手机被检测出携带新冠病毒,这加强了科研团队的理论


即手机加速了新冠的传播。


图片来源:Health Line


这意味着,单单洗手是没有用的,在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手就已经不干净了!即使进行了仔细的手部洗涤,如果没有正确清洁手机,仍然存在风险。


在另一项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在26部手机上检测到了11163种微生物,包括耐药细菌。这构成了重大风险,因为医护人员可能会无意中将这些病原体传播给易感患者。


因此,科研人员认为,考虑到手机可以无视边境传播并且高度污染,有充分理由将手机的除菌作为澳洲入境国际旅客生物安全措施的一部分。


无论你是从海外返回还是其他情况,都可以采取措施清洁手机,以保护自己、家人和国家。


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UV-C光线,通过损害其DNA来杀灭细菌。商业高效的UV-C手机消毒器可以在五到十秒内消毒手机。


苹果公司建议使用70%异丙醇酒精擦拭、75%乙醇酒精擦拭或消毒湿巾。


不要使用含有漂白剂或过氧化氢的产品,避免使任何开口处潮湿,并且不要将手机浸入任何清洁剂中。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科研人员最强烈的的建议则是:停止在厕所或进餐时使用手机!


研究表明,手机上普遍存在来自粪便的大肠杆菌。


最后,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但是手机带来的卫生风险却被很多人忽略。没想到上面竟藏着这么多细菌,看来未来海关很可能也要将手机列入生物安全检查的一部分了,大家平时也要勤做清洁!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