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子女抱怨:爸妈把我养废了!华人家庭灵魂拷问:我们对孩子的保护是否过火了?

收藏

子女抱怨:爸妈把我养废了!华人家庭灵魂拷问:我们对孩子的保护是否过火了?

澳洲小学 澳洲小学 4小时前


在育儿这场马拉松中,父母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时间投入,却往往在不自觉间,化身为孩子成长天空中的“直升机”或“割草机”。


这些现代育儿的代名词,不仅揭示了父母过度干预的现象,更触及了关于爱、自由与成长的深刻议题。


1

直升机父母的盘旋:

爱的束缚


想象一下,一架直升机持续在孩子的头顶盘旋,其声浪与阴影笼罩了一切。这便是“直升机父母”的真实写照——他们时刻监控,不容错过孩子成长的任何细节。


当我们一边指责如今的孩子缺乏独立性、太脆弱时,有没有想过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育儿方式出现问题了呢?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们举出了他们认为存在过度养育的例子:


经常纠缠学校,以确保孩子来年进入某个特定的班级


因为孩子一时心血来潮,家长就赶到学校,送去孩子忘带的午餐、作业或校服等物品


  • 父母认为,无论是否努力,他们的孩子都必须得到奖励

  • 为十岁的孩子切食物

  • 为一个16岁的孩子单独带一份食物去派对,因为他很挑食

  • 不让17岁的儿子搭火车上学

从学校的班级安排到午餐盒的遗漏,从奖励的轻易给予到食物切割的精细,每一个举动都透露出对孩子无微不至却也可能过犹不及的关怀。



而许多澳洲华人父母就是典型的直升机父母,他们从孩子出生开始义务反而地担当起儿女的终身保姆和人生规划。


这无疑会让孩子们失去了自由成长空间,不利于其独立性和社会性的培养,步入社会后变得难以适应。


一位华人曾表示,自己的一切都被父母所操控,从买衣服、交朋友到VCE课程选择、大学专业报考等无一不受到他们的干涉。


“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但这真的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


“从大学毕业后,我搬离了父母家,却发现我成为了一个社会上的小白,生活困难重重。”


“即便我结婚后,我的直升机妈妈仍在试图走进我的生活、我妻子和我孩子的生活中并试图‘发号施令’。”


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也走上了直升机育儿的道路。为了避免孩子承受他遇到的痛苦,他在竭力避免这种养育方式……


有不少网友感叹道:“我们需要反思对孩子的保护(控制)是否过火了?”


2

富裕父母控制欲更强


澳大利亚的研究如同一声警钟,揭示了富裕家庭中的直升机父母现象尤为突出。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或许出于对孩子未来的深切期望,更容易陷入控制型养育的漩涡。


  • 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ACU)的研究则发现,富裕父母容易成为直升机父母,他们通过剥夺自主权而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发现,与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家庭的父母相比,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SES)的富有父母更有可能会采取控制型的养育方式。


ACU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研究所的教授Joseph Ciarrochi 说,富裕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会采取合作式养育方式;但随着孩子升入高年级时,他们就会施压变成控制型父母。


“富裕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学生自尊心下降,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并没有出现养育方式上的变化,在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相对一致的。但事实上,即便父母采取了合作式养育方式,但随着孩子逐渐成长,他们也需要做出改变以满足孩子对日益增长的自主权的需求。



Ciarrochi教授说:“如果父母变得强制,或者只想保持稳定的养育方式,那么随着成孩子们也会经历心理健康状况恶化。”


“父母需要和他们的孩子一起成长,支持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年轻人。”


他指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争取更多自由,这是很正常的,父母需要谨慎对待。


“许多终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障碍就开始于青少年时期。强迫或者胁迫等是激励年轻人的一种最糟糕的方式,而且代价是巨大的。相反,拥有一段心理健康的高中时光可以为年轻人的生活打下基础。”


3

合作式养育更佳


那么,如何在爱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答案或许在于合作式养育。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不应该只把自己作为参与者,孩子作为接受者。和孩子产生合作关系,父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学会和孩子相互合作,同时教会孩子如何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当然,爱孩子并不等于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给孩子自由也并非对孩子放任自流,接纳和尊重孩子更并不代表事事都听孩子的。


在此过程,家长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并对违规行为有明确的惩罚后果。制定这些规则时,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定。


作为一个2个孩子父亲的Ciarrochi教授承认合作育儿通常难度更大,也更不容易,但父母们必须给出界限的同时,给予更多自由。


“家长绝不能做出这样的行为-要么我说了算,要么走人。”



Kate Scobie有两个女儿,一个21岁,一个17岁。她说,做十几岁孩子的父母就像坐过山车,时刻要记住“我不全美,他们也不完美”。


“我不得不时刻调整和适应我的育儿方式,我们经常吵架,但我们在晚餐桌上也有最好的谈话。”


“他们只是在学习如何生活。”


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是学步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懂得舒适放手,帮助孩子学习到的各种技能,才是他们未来享用不尽的“财富”。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