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刚刚,悉尼妈妈为娃讨回公道!受霸凌的儿子获赔$175万澳币

收藏

刚刚,悉尼妈妈为娃讨回公道!受霸凌的儿子获赔$175万澳币

妈妈帮澳洲 妈妈帮澳洲 08-05 18:24

如果你的孩子在放学后受到霸凌,被殴打,还被拍摄放到了网上,那家长能否为孩子讨回公道?


最近,新州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NSW)做出了一项很重要的判决:


即便霸凌事件发生在放学后、校园外,学校也依然有责任保护学生。


这一次,学校因为没能保护一名弱势学生免受霸凌,被认定存在疏忽,要赔偿175万澳元。因为是公立学校,赔偿金由新州政府承担。


事情经过


时间回到2017年。T2,当时14岁,是一名悉尼西南区Fairfield High School高中生。在放学后,他在学校附近的公交车站遭到一群同校学生袭击。


在Fairfield High School校门外,T2在没有老师监管的公交站等车,被一群同学找麻烦堵住了去路。


其中,找事的人群中有一位名叫XY的同学,他刚因为暴力行为被停课回归,T2看到XY一伙人后感到担忧,于是折返回学校寻求帮助。



T2走到学校行政办公室求助,但办公室已关闭,且校门口没有教师值班。


随后给母亲发了短信:“我快被打了”,母亲两次打电话到学校想提醒即将发生的危险,但电话无人接听转到了语音信箱。


T2又回到公交站,公交车到站时,他被包括XY在内的一群学生带到附近的公园,并在那里遭到大约12人的围殴。


袭击大约发生在当天下午3:26到4:00之间,被拍了视频还传到网上。


T2是弱势学生,被诊断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对立违抗性障碍(ODD),之前也曾报告过被霸凌。



而主谋XY有已知的霸凌、恐吓、打人等不良记录,曾被学校停学两次。


在他被“长期停学”期间,学校心理辅导员建议为他安排持续辅导、让他参加学校的“RAGE”项目,并在他复课前完成风险评估。但这些措施都没有落实。XY回到学校4天后,就发生了对T2的袭击。


现在21岁的T2(由母亲代理)起诉了负责学校管理的新州政府(State of New South Wales),称学校的疏忽导致了袭击,并使他的精神状况恶化,原有病情加重。


新州政府承认学校对学生有一般的照顾义务,但辩称这种义务不包括校外和放学后的事件。



正义迟到,但不会缺席


经过几年来的法庭上的“互相拉扯”,最终新州法院驳回了校方委派律师团队的诉求,判决学校应该为这起霸凌事件负责,悉尼妈妈最终赢了!


在经过几年的双方博弈后,法院认定,学校在多个方面违反了照顾义务:

1. 没有监管公交站。如果老师在公交站值班,可以威慑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在发现T2被带走时立即干预。T2也能直接向老师求助。


法院驳回了被告“延伸责任会给公立学校增加负担”的说法,指出让两名老师在公交站值守15分钟或直到学生散去,负担很有限,但社会效益很大。


另外,考虑到学校已知XY有暴力倾向,而T2是易受攻击的弱势学生,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暴力发生的风险是高度可预见的。



2. 行政办公室放学后无人值守。学校放学后没有安排足够人员值班,也没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求助点,导致风险明显增加。法院认为,办公室至少应该开到下午4点或直到学生离开校园。


如果这个制度到位,T2就有安全的地方避开危险。如果电话在4点前有人接听,也能通过及时介入避免风险。


法院还指出,这些措施不仅防霸凌,还能预防学生被车辆撞到、陌生人接近、或学生间发生打闹受伤等风险。


3. 没有对XY做风险评估就让他回校。法院认为,风险评估不一定要是一份单独的文件,可以是多份记录或文件备忘。但学校无法提供任何此类证据,除了面谈XY外,没有其他行动。



法官承认学校有权决定是否允许学生在长期停学后回校,但指出如果学校在XY回校前落实心理辅导员的建议,他要等到完成推荐项目、具备控制愤怒的能力后才会复课,而这很可能避免了对T2的袭击。


此外,学校没有按照规定通知年级主任XY的停学和复课情况,导致年级主任没能加强对XY的行为监管。


法院还指出,对学龄儿童的照顾义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但这不意味着某些风险会减少。像T2遭遇的这种有预谋的群体攻击,在年龄较大的群体中风险反而更高。因此,对某些伤害的防范义务可能会随年龄增加而加重。


法院认为,上述任何一个或多个失误,都与T2遭受的伤害存在因果关系。


最终法院支持了原告,认为学校对以下方面负有延伸的照顾义务:

  • 对弱势学生(包括有身体或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保护

  • 防止学生被其他学生霸凌或攻击

  • 对长期停学的学生复课前进行风险评估

  • 行政办公室放学后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让学生遇到危险时有地方求助

  • 在校园周边(包括公交站)安排监督,保障学生安全回家




校园霸凌从来不会因为霸凌结束而结束,被霸凌人可能未来一辈子都需要不断的自我救赎,才能摆脱霸凌带来的伤害。


霸凌事件影响可大可小,严重的影响有时还会让孩子付出生命的代价,澳洲时而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就是例证。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警惕这方面的问题!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异常,一定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尽早带孩子“逃离”被霸凌的处境!


这里,帮主就给妈妈总结了几点,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以防遇上突发状况不知所措,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 首先是问清楚缘由后,无条件的支持自己的孩子;


  • 一定要反映到学校去,无论事件的大小,因为有些喜欢欺凌同学的孩子,会有这或大或小的各种记录,在学校那里体现出来,就会引起学校的重视;


  • 要从实际解决孩子的恐惧心理,仅仅靠语言上的劝慰还是不够的,如同隔靴搔痒;


  • 应该从实际行动上或者找到解决办法上,让孩子真实的感到自己有能力或者有力量去处理这些问题,情景演练是目前为止感觉比较有效的办法。


无论结果如何,

父母都要清晰向孩子表达

“我们在背后永远支持你并给你撑腰”的态度!


另外,家长一旦察觉孩子有任何情绪、心理上的异样,一定要尽早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大家可以熟记下列机构的联系方式,也许在关键的时刻,就能派上用场:



Beyond Blue

热线电话:1300 224 636

网站:beyondblue.org.au


Lifeline: 

热线电话:13 11 14

网站:lifeline.org.au


Kids Helpline: 

热线电话:1800 55 1800 

网站:kidshelpline.com.au


Headspace: 

热线电话:1800 650 890 

网站:headspace.org.au


Maternal Child Health Nurse:

热线电话:1800 882 436


Australian Breastfeeding Association:

热线电话:1800 686 268


Parenting And Child Health:

热线电话:1300 726 306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