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惊天逆转!武汉大学“性骚扰”事件,那个“受害者”不简单啊…

收藏

惊天逆转!武汉大学“性骚扰”事件,那个“受害者”不简单啊…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的生活观 07-31 12:51


学历能过滤学渣,但不能过滤人渣。


又是一个惊天反转的新闻。


2023年10月,一篇名为《关于我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受到性骚扰这件事》的文章,在网上引爆舆论。



文章作者杨女士自述在武大图书馆遇到性骚扰,有男生对着自己“隔空自慰”。


这个新闻阅读量很快过亿,上万人转发,无数网友为其声援呐喊。


而武大随之也迅速做出了处理:对肖某记过处分,十二个月内不得评奖评优……



可就在事发两年后,这个案件迎来了逆天大反转。


7月25日,武汉法院公开了此案件的审理结果:


法院认定,肖某的行为不构成性骚扰。


吃瓜群众摸不着头脑,当年不是说证据确凿?


男生自己都承认了为什么还无罪?


更有阴谋论者揣测,难道这背后又有想不到的黑幕?


可当我盘完整件事才发现,真相简单又可笑:


我们都被所谓的“受害者”耍了。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23年7月,回到事发现场。


那天杨女士如往常一样在图书馆学习。


偶然一抬头,让她警铃大作。


在她对面,竟然有一个男生的手放在裆部来回摩擦。


她很快就认定对方是“自慰”,是在“性骚扰”自己。


她先是拍下了5段视频作为证据,随后上前发难,当场戳穿了肖某的不雅行为。



而肖某似乎没想到自己的动作被杨女士尽收眼底,顿时红脸语塞,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


这让杨女士更加坐实了肖某的心虚。


她要求肖某写下道歉信。


而老实的肖某一边哀求她不要把事情闹大,一边在威胁下照做写下道歉信。


“对姐姐做了下流的事,让姐姐感到恶心,希望姐姐原谅我.....”。



正是这份被修改的道歉信,成了后来舆论给肖某定罪的关键。


人证物证俱在,随后,杨女士拿着道歉信就找到了学校举报。


她的诉求很简单:要求肖某重新诚恳书面道歉,学校取消其一切评优及保研资格,且本科期间不允许他入党。


当时群情激愤,在舆论的倒逼下,学校没有再去追究更具体的真相,就对肖某作出处分。


这个通报一出,肖某被彻底的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表面上看起来,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


但为什么会反转呢?



别忘了,上面这些都是杨女士这个“受害者”的视角。


而站在肖某这边的视角又完全不一样。


武大处罚结果公布之后,肖某这边立马提出了申诉。


肖某母亲说,孩子有皮肤病,大腿根部会起湿疹,当天儿子的动作并不是猥亵而是在挠痒。


她提供了孩子的病例资料。


还有平时求医问药的聊天记录。



同时,法院组织了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和男科的5名专家,对监控视频中肖某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专家一致认为肖某的行为不构成自慰。


理由是:不是常用手,且时间、节奏、动作特征等,都不符合手淫的特征。


再加上女生离开时,肖某之后也有此类动作。


由此论证,肖某并不是在自慰,而就是在隐私部位挠痒。


除了医学意见,肖母还提供了一张截图。



截图时间是19:28,当时肖某正在看某法考名师的课程并截图做了备忘录。


也就是说,杨女士举报肖某不雅行为的时间,他其实是在看法考视频。


肖某一边看法考视频截图重要内容,一边偷瞄或者幻想女同学,另一只手还要做下流行为,这几乎不可能了。


而法院在后续审判中也支持了这一看法。


他们认为事发场景开放,周围有人员走动,肖某和杨女士事发两小时内无任何交流,这是肖某没有性骚扰的关键证据。


对于这些存疑的细节,杨女士并不是不清楚。


错怪了别人,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及时道歉并改正错误就行。


但学法律的杨女士并没有及时修正错误,反而选择加大舆论攻势,引发对男生一家人的网暴。


她发起了地域攻击,让大家觉得肖某是武汉本地人才被学校庇佑,又将个体问题上升到性别层面,挑起男女对立。


最后她还意有所指,暗示肖某家里是当官的,有权有势,有保护伞,还说要把肖母送进监狱。


在杨女士的舆论引导和不明真相网友的网暴之下,肖某的生活已经被完全摧毁了。


因为被记过,他丧失了保研资格,法考没过,留学受阻。


全家人被开盒、网暴,照片被制造成花圈、遗像,四处传播。



在一片骂声之下,他的外公应激成了植物人。


而爷爷听闻孙子被辱骂的消息后当场晕倒,半年后离世。


而杨女士发动的舆论攻击对肖某本人的打击就更不用说。


他被同学孤立、谩骂,一度出现跳楼、割腕行为。


后来他被精神病院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倾向高达80%。


好好一个人彻底毁了,全家人一天24小时不敢离眼。



在此之前,他是被保送到武大和南开的高材生,前途一片光明。


而现在,他是没有自理能力的疯子,是家庭破碎的源头,好好一个家弄得家破人亡。


而反观始作俑者杨女士,却是前途一片大好。


就在法院公开审判结果第二天,已经证实肖某不是性骚扰了,而一个疑似小杨的账号,却在那里公开阴阳:


说自己已经保研成功,还要美美读博士,而不管肖某要保研还是法考,她都要继续举报,是要彻底毁掉肖某的架势。



人性的恶,怎能狠毒到如此。


一个人轻而易举地将另一个人推入深渊,竟然还没有为此感到愧疚,还要继续作恶下去。


要知道,杨女士读的还是法律专业。


一个本该用法律武器替人维权的法学院毕业生,现在却把法律当作诬告的工具,把舆论当作私刑的武器。


这人要是真到了社会上,进入了法律系统,简直细思极恐啊。



看完整件事,我的内心除了愤怒,还有深深的叹息。


这个时代,一句话一段视频就能杀人于无形之中。


受害者全身而退,而被诬告的人却损失惨重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件事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


第一,这不是什么男女对立,就是纯粹的恶。


我们重视性别话题没有错,但是这份热忱太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


其实一开始,杨女士的反应没有错。


我们必须尊重她在那一刻的感受。


可后面证实她错了,她却没有悔改,反而将事情完全上升到男女对立的层面,恨不得置肖某于死地,才是事件升级的核心。


法律上,她这是诬告;


道德上,她这是故意作恶,跟男女对立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共同敌人,从来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坏人啊。


第二个:千万别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老实”人。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肖某没有做,为什么要当时要承认自己做了呢?


其实看过他的成长轨迹就能明白。


肖母说,对儿子从小“管教严苛”,“与女同学发生纠纷无论对错回家都要罚跪”,“都是家长接送,与社会几乎脱离”,“没有处理事情的能力”.....


被过度规训的孩子,会将“自我需求”等同于“错误”,逐渐丧失自我主张的能力。


这样的一个“乖宝宝”,遇到此类事件,只会本能地逃避矛盾,息事宁人。


哪怕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道歉什么。


我们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文明有礼就是个好孩子。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孩子并不适用于社会的生存法则。


谦逊有礼没有错,但谦逊不能变成懦弱,文明不能变成怕事。


最后,我也想说的是,希望武汉大学撤销对肖某某的处分并道歉。


法院已经证实肖某是无辜的,那么作为顶尖高校代表的武汉大学应该及时减少这个事件对学生的伤害,还孩子一个清白。


站在舆论场的浪潮退去再回望,这场风波留下的不该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应是一面照见社会病灶的镜子。


愿真相不再迟到,愿公道自有归处。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在黑暗中依然愿意点亮火把的人。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