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这一产品太便宜,新西兰巨头急了!官方启动反倾销调查

“中国商品在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
新西兰本地巨头Heinz Wattie’s指出,中国厂商扰乱新西兰市场,引发惨烈价格战。
这次,新西兰政府出手,再次对产自中国的罐装桃子展开调查。
01
中国企业再成焦点
7月14日本周一,新西兰商业、创新与就业部(MBIE)发布一则消息,宣布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桃子的反倾销调查。
通知中表示,调查依据《1988年反倾销与反补贴法案》第10A条,由Heinz Wattie’s(新西兰唯一的罐装桃子本地生产商)递交申请后启动。
MBIE强调,申请方Wattie’s提供了“足以支撑调查的证据”。
MBIE将评估中国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中国罐桃出口价格低于其本国市场价),以及是否已造成新西兰本地产业的“实质性伤害”。
第一阶段调查将历时180天,若倾销成立并对新西兰造成伤害,将推进至下一阶段。
下一阶段将会评估征收关税的合理性,包括对消费者、零售、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及是否符合贸易政策和社会价值。
最终由商务与消费者事务部长决定是否对中国桃子正式征税。
02
多年博弈
这次调查并非新的冲突,而是Wattie’s跟中国罐桃多年博弈的最新篇章。
Wattie’s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厂商以低于其国内的售价甚至成本价出口罐桃,导致其份额、销售、利润饱受压力。
以新西兰的大超市绿超Woolworths为例,一罐Wattie’s的黄桃罐头,410克的售价是3.29纽币。
产品信息上写着,“新西兰以及进口原材料,新西兰制造。”
而Woolworths自有品牌旗下的黄桃罐头,原产地中国,同样410克的售价为1.87纽币,几乎是Wattie’s的一半。
从2006年开始,Wattie’s便发起对中国罐桃的反倾销申请,开始了多年的拉锯战。
经过MBIE调查,新西兰政府连续对中国罐装桃子征收反倾销税11年,直到2017年7月结束。
2017年,MBIE启动日落复审,2018年结论认为未发现倾销伤害,新西兰停止征税。
Wattie’s为此提出司法复审,但直至2019年再审仍确认未能证明中国倾销伤害。
上一次调查,是Wattie’s在2022年重新申诉,指出中国罐桃在新西兰市场的份额由2020年34%升至44%,低于国内售价半价投入市场。
Wattie’s指出,由于通货膨胀和生产成本上升,他们被迫涨价,而同期中国进口的桃子价格却下降了1%。
2023年,MBIE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桃子存在平均倾销价差约4.3%,但未造成显著损害,因此未生效征税措施。
如今,Wattie’s再次提交数据更完备的申诉,期望通过征税重获价格公平与市场保护。
03
新西兰对桃子“层层设防”
Wattie’s是新西兰罐装桃子领域的本地巨头,隶属于Kraft Heinz,在新西兰罐头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新西兰目前有5类产品正面临反倾销(anti-dumping)措施,其中有3类都是桃子。
为了保护价格、市场份额和产业链完整性,Wattie’s不断启动反倾销申请,形成“层层设防”的结构。
不仅是中国的桃子,南非、西班牙、希腊的也在其中。
自2011起,西班牙进口的罐装桃子被征反倾销税,2022年复审后继续维持。
希腊罐装桃子自2021年经完整审核后被征税,征期至2026年。
南非罐装桃子自2020年起被征税,定期审查与延续。
在超市里,产自南非的黄桃罐头在Woolworths的售价为1.87纽币,和中国产品价格相当。
04
可能再次面临关税
自2006年首轮反倾销税起,新西兰已多次开启调查,中国企业也在尽力配合。
2019年,MBIE审查报告提及四家核心中国生产商:康发(Kangfa)、Countree、天乐(Tianle)、Chic Foods,其中两家被认定无倾销,两家虽有倾销但未构成伤害。
其中,Countree Food(山东青岛)作为中国罐装食品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出口十强之一,在2019年参与调查。
他们聘请专业律师团队,配合公司的财务、业务、行政、审计、税务等各个部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历时半年,配合新西兰调查官员的调查和实地调查。
最终被认定未构成倾销,中国企业可以以零税率向新西兰出口黄桃罐头。
此次新一轮的调查,如果结果不利,中国罐桃将再次面临关税。
05
网友质疑:“新西兰太敏感?”
新西兰媒体指出,对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征收任何关税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2016年,新西兰钢铁企业(如Pacific Steel,蓝Scope旗下)向MBIE投诉中国钢材可能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要求调查。
当时中方传出消息“若新西兰调查钢铁倾销,可能引发对乳制品、羊毛与猕猴桃的报复性关税”。
在各大企业施压下,MBIE发布“最终报告”息事宁人,此事得以解决。
而此次新西兰再启动调查,一位网友抛出犀利问题,“新西兰的桃子市场有些东西真的很奇怪?
“新西兰有5种反倾销征税商品,3种都跟桃子有关。
“为什么一个不大规模的小市场新西兰,多个国家的罐桃都被征税?”
他指出,新西兰市场被高度保护,稍有波动就投诉“倾销+伤害”。
“究竟是跨国企业亏本打价格战,还是我们的制度本身‘太敏感’?”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