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后镇突发地震!北岛连发5次地震!华人称“震感明显,房子在动”!这份“保命指南”请收好!

昨晚(7月12日),新西兰皇后镇突发地震!
震级为4.2级,时间为8点59分,震中位于皇后镇以西30公里处,震源深度5千米。
Photo: GeoNet
虽然Geonet表示,皇后镇本次地震震感“轻微”,但还是有2300多人报告有震感!
不少华人在社交媒体表示,自己所在地震感明显!
有人称,自己听到“轰的一声响”,就像“一辆大车开过去”。
更有远在瓦纳卡、箭镇的华人表示,这些离皇后镇较远的地方也有震感!
近日,新西兰可谓是“小震”不断!
昨日下午(7月12日),不仅皇后镇,吉斯本托科马鲁湾(Tokomaru Bay)地区也发生多次小型地震。
Photo: GeoNet
据Geonet报告,自周六下午2点40分起,该海滨小镇方圆5公里范围内,至少发生了5次震级超过2级的地震!
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介于14至19公里之间。其中最大的一次为下午4点15分发生的3.9级地震,Geonet形容其为“中等”强度。
此前,7月8日,南岛南部发生6.0级地震(点击阅读);7月10日,蒂阿瑙(Te Anau)5.1级地震;发生7月11日,惠灵顿大区也发生地震,震级为3.6级。(点击阅读)
那么,地震一旦来临,我们该怎么办?下面这份应对指南,请收好!
在新西兰发生地震,该什么办?
收好这份“保命”指南!
地震发生时怎么办?
新西兰民防部门提醒市民,一旦遇到地震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在建筑内的人不要惊慌走动,应立即蹲下寻找遮盖,并保持姿态(drop,cover and hold)。即便是在电梯里遭遇地震,也应该做到这三步。一旦震动停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从最近的楼层逃生。
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远离建筑、树木、街灯和电线杆,然后尽快做到三步自保动作。
如果你是在海滩,在震动停歇之后应尽快向高地转移,以防海啸来袭。
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在开车,请尽快靠边停车,不要解开安全带,直到震动停止。之后,请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开可能出现损坏的桥梁和坡道。
如果地震时你在山区,应留意碎石掉落和滑坡。
上图显示了自2008-2018年新西兰检测到的共计约2万次地震。
地震后怎么办?
· 留意本地电台的最新进展和通报,最好应对余震的准备。
· 检查自己是否受伤,如有需要迅速处理。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协助他人。
· 电力供应可能中断,建筑内的火警和自动喷淋装置可能会打开。检查并扑灭可能发生的小火。
· 如果你是在被损坏的建筑内,尽快离开并到安全、空旷的地方。疏散时不要使用电梯。
· 小心倾倒的电线杆和破损的煤气管道,远离受破坏的地区。
· 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电话,长话短说,保持电话线路畅通。
· 如果闻到煤气的味道或听到嘶嘶声,打开窗户,组织大家尽快离开,有可能的话关闭煤气阀门。如果看到火花、断裂的电线或是电力设施损坏,在安全的前提下关闭总开关。
· 看好你的宠物。
· 如果房子受损,做好记录,最好拍照留存,以待向保险公司索赔。如果是租房,应尽快与房东和保险公司联系。
你的应急包要准备什么?
· 手电筒、收音机和备用电池。
· 防风防水的衣服,太阳帽和户外运动的鞋子。
· 急救包和必要的药物。
· 毯子或者睡袋。
· 宠物所需的用品,如果你有宠物的话。
· 卫生纸,大的垃圾袋。
· 防尘口罩。
· 能应付三天的食物和饮用水。最好是罐头或者风干的食物,这样不易腐坏;如果有幼儿,准备奶粉等专用食品;每人每天至少3升的饮用水;用于洗漱的水;用于煮食的小炉子;罐头起子。
· 每年定期检查储备的食物和饮用水。条件允许的话,储备两周的食物和饮水,以防疾病流行。
· 每三个月检查电池。尽量不要储备蜡烛和煤油灯。
记住:一定要蹲下、掩护、稳住。因为如果你在新西兰遇到地震,这是最正确的行动。它可以防止你被撞倒或被跌落物砸伤,并保护你的头部、颈部和重要器官。
海啸来了该怎么办?
新西兰任何地方都有地震和海啸的风险。
随着夏天的来临,很多在新西兰生活的人也会选择前往海滩消暑度夏。不过最好也提前了解下,假若海啸来袭应当如何应对。
首先,需要了解可供安全撤离的地点。
撤离路线必须避开所有的海啸疏散区域。请尽可能前往地势较高或深入内陆的地点。
在去海滩之前,请查看海啸疏散区域地图,并找到需要前往的地点。然后确保所有与您同去海滩的人员也知晓该地点。
其次,需要确定撤离方式。
在可行的情况下,最好的撤离方式是步行或骑车。发生地震之后,道路可能会受到破坏或阻塞。
此外,需要了解可能引发海啸的各种地震迹象。
如果震动非常强烈以至于无法站立,或震动持续时间超过一分钟,那么必须立即撤离。如果您看到海平面骤然上升或下降,或听到水中传出异常的巨响,必须立即撤离。
不要等待官方发布正式警告,而是立即撤离!
当到达距您最近的高地,远离所有的海啸疏散区域,或尽可能地深入内陆之后,请留在该地点,直到警报解除。
收藏本文,关键时刻能保命!也希望大家永远用不上地震、海啸应对指南!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