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悉尼社交有多 “难懂”?米兰女子被社交信号 “劝退”,澳式冷淡引热议!

收藏

悉尼社交有多 “难懂”?米兰女子被社交信号 “劝退”,澳式冷淡引热议!

Daily Mail Australia Daily Mail Australia 07-08 15:40


【本文译自Daily Mail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作阅读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态度和立场】

 

一名从米兰搬到悉尼的年轻女子坦言,日常交往让她感到十分困惑和沮丧,有时甚至会哭出来。

 

企业微信截图_17519578698912.png

 

在 Reddit 上一篇如今已走红的帖子中,这位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四个月的意大利女子描述道,每次出门办事,她都觉得 “人们对自己很不耐烦”,但又搞不清原因。

 

“我最近从米兰搬到悉尼,发现日常交流特别让人受挫,” 她写道。

 

“我总觉得人们在烦我,却又说不上来为什么。有时候只是出门办点事,回来后就忍不住哭,因为我完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位女子解释说,虽然她游历甚广,也习惯了城市生活,在洛杉矶和纽约都待过,但悉尼的社交信号对她来说完全陌生。

 

“在洛杉矶或纽约,我能轻松读懂人们的表情和意图。就算有人态度直率或冷淡,我也不会往心里去。但在悉尼,我彻底懵了,” 她说。

 

她猜测,或许是自己的意美口音,或是她所谓的 “太米兰风” 的穿搭让人们疏远了她,但始终无法解释这种隔阂。

 

有一种社交习惯尤其让她觉得格格不入:随口一句 “今天好吗?” 的问候。

 

企业微信截图_17519578866282.png

 

“在意大利,我们基本不会这么说,在洛杉矶时感觉这种问候轻松又自然,” 她解释道。

 

“但在这里,我得到的回应往往感觉很不耐烦或生硬。我从来不知道回应时该带多少热情,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她还觉得,澳大利亚人在公共场合似乎有些 “疏离”,很多外籍人士都认同她的感受。

 

“我到处都看到说澳大利亚人很友善的说法。这话没错,我伴侣(不过他来自郊区)、他的家人,还有几乎所有通过他认识的人,都很友善,” 她说。

 

“但他一去上班,我出门办事时,所有人就...就像你们说的,很疏离。”

 

尽管越来越不安,但她提到,大多数人在聊了几分钟后,态度似乎会 “缓和一点”,这对努力融入新家园(她和澳大利亚未婚夫住在一起)的她来说,算是一丝希望。

 

这篇帖子引起了共鸣,尤其是那些外籍人士和在国外生活过再回国的澳大利亚人。

 

“我是澳大利亚人,但在美国待了十多年,回国时也有完全一样的感觉,” 有人回复道。

 

企业微信截图_17519578981769.png

 

“美国人习惯了热情外向。相比之下,澳大利亚人可能显得冷淡,但这真的只是文化差异。”

 

还有人给出了实用建议:“在悉尼,如果你热情地问陌生人‘今天好吗?’,人们可能会觉得你是慈善募捐的,” 一位用户直言。

 

“试试说‘How's it going?’吧。越随意越好,” 另一位建议道。

 

还有人补充说:“澳大利亚人说‘how are you’,其实差不多就是‘hello’的加长版。他们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你生活的全部近况。”

 

澳大利亚人还提醒,在城市里和陌生人随便搭话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悉尼,人们通常会觉得,在公共场合主动搭话的人要么是有所图,要么是有点不正常。这不是针对个人。”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这纯粹是文化问题。

 

“很可能是你的口音。对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来说,美国口音很刺耳,” 有人语出惊人地表示。

 

尽管回应不一,但很多人都认同,这位女子的经历触及了一个更深层的事实:适应澳大利亚的社交规范并非易事,尤其是对那些习惯了更外向表达的文化背景的人来说。

 

正如一位评论者精辟总结的:“澳大利亚人看重尊重和效率。一旦明白大多数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现魅力,而是为了实用,适应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编译:Renee

原文链接: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real-life/article-14881155/I-just-moved-Sydney-Italy-Im-deeply-bothered-behaves-just-me.html

编译声明:本文系本站编译和整理自英文来源,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