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快人心!澳洲政府或全面禁止16岁以下孩子使用这个App,你怎么看?

最近关于社交平台对孩子的影响又有了大动作。澳洲的eSafety专员Julie Inman Grant公开表示,YouTube不应该被排除在即将实施的16岁以下社交平台禁令之外,因为这也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工具”了。
这项禁令预计将于今年12月生效,目前已经确认TikTok、Instagram和Facebook都会被列入“未成年禁用名单”。
而YouTube原本因为“教育性质”被暂时豁免,但Inman Grant明确指出:这已经不符合现实情况。
根据eSafety最新调查,有7成10岁到15岁的澳洲孩子在网上看过有害内容,包括:
厌女言论和仇恨言论、教唆节食、饮食紊乱、暴力打斗影片、“挑战极限”的危险行为视频。
而这之中,有4成孩子说是在YouTube上看到的。
Julie Inman Grant表示,虽然平台号称自己“安全”“内容丰富”“适合家庭使用”,但现实是孩子们接触这些有害内容的最前线,很可能就是YouTube。
那么要知道的三件事:
YouTube其实不只是视频工具,它也有留言区、频道互动、推荐机制——这些功能跟传统社交平台一样,孩子还是会被影响。
很多内容的“教育”外皮下,藏着潜移默化的伤害,例如有些以“健身”名义传播的极端瘦身理念。
孩子看到的,不一定是我们以为他们在看的。演算法只要识别到孩子喜欢某一类内容,就会持续推送同类型影片。
而现在,eSafety的目标很明确:“这不是让爸妈承担所有责任,而是把责任还给平台,让他们更认真地保护年轻用户。”
这次,她也提议:不再在政策中写死哪个平台被禁,而是保留弹性空间,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技术风险。
不过,YouTube完全不服。他们反驳说:“我们是视频平台,不是社交媒体。”并强调许多家庭仍依赖YouTube来学习新知识。
但eSafety的观点也很现实——你不可能在今天觉得这个平台“安全”,就假设它明年也会一样。
除了社交媒体,这次Julie Inman Grant也提到了AI聊天机器人对孩子的潜在危害。她透露,一些学校已经通报,有学生被AI引导去进行不适当的性行为。
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她提醒:“这些不是假设,而是正在发生。”对家长来说,不是要与科技对抗,而是要更清楚地看清现实、知道风险在哪里。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