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充中国警察+伪造外交部公文!悉尼华女落入“全套剧本”骗局,痛失毕生积蓄...

【本文译自News.com.au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作阅读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态度和立场】
去年六月,悉尼华女Amelia(化名)接到一个自称她的信用卡公司的电话,但她并不知道这个号码已被伪造,实际上并未与银行通话。
这位30岁女子起初被告知她的信用卡曾试图在网络上购买毒品,将被转接给警方报案。
“从那之后,整个骗术变得荒诞、可怕。”她告诉news.com.au,“我因此被骗走了32万多澳元的积蓄。”
骗子冒充中国警方,声称Amelia参与了一个大规模洗钱犯罪团伙。
这位悉尼的女子被告知将被逮捕、被遣返并入狱,令她“完全陷入恐惧”。
“他们说有罪犯向警方提供证据,称我卖出了自己的信息来开银行账户,以从赃款中分一杯羹,他们要对我调查。”她说。
为了不进监狱,这名护士被迫接受24小时监控,还被告知不能告诉任何人她的处境。
“他们让我持续两个月处于语音电话和视频直播状态,以确保我不违反监控期间的任何规则。”她透露。
“当时我非常害怕,根本无法理性判断。”
Amelia还被逼签署供词以避免入狱。
更可怕的是,骗子教她如何绕过银行安全系统,把钱汇到海外账户。
“他们告诉我银行的政策、如何绕过安全系统,还给我编了套故事。”她说。
“他们说如果我表现得不冷静,或者转账未成功,就会下狱。他们恐吓、操控我。”
她曾经通过她的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账号完成两笔转账:先转13.4万到她自已的ANZ账户,再转20万到骗子要求的账号,据说这样就能“保住性命”。
到了7月,她又向CBA申请补充6万贷款,用于“房屋装修”,以应对骗子施压。
“那段时间,我的压力激增,根本为了活下去放弃一切挣扎。”她补充道。
骗子甚至伪造了外交部长黄英贤签署的司法协助文件,称中国政府已介入该案。
news.com.au看到的八份文件中,有一份宣称Amelia是“跨国网络传销案的主要嫌犯,已给众多中国公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资金大部分通过新加坡洗到英国、澳大利亚等,构成严重金融犯罪。”文中写道。
外交部长发言人称,对其名字被用于诈骗深感关切,并对受害者表示同情。
“这种针对华裔社区成员的诈骗行为可耻无比。”对方补充道,“我们呼吁澳洲公众对此类诈骗保持警惕,通过直接联系相关澳洲权威部门查证信息,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账户详情或汇款。”
8月,Amelia又从CBA账户转账12万给骗子,他们谎称已有16名受害人被识别,并威胁要遣返她回中国起诉,还强迫她写道歉信。
虽然CBA曾暂时拦截了这笔12万转账,其集团反欺诈部门也致电询问,但最终仍批准交易。CBA分支机构还提醒她即使是诈骗,她也难要回钱。
Amelia批评银行仅接受她“把钱转给堂兄正在搞IT初创项目”的说辞。
骗子教她编故事称,她和堂兄经常通电话,她们上一次见面是在2023年11月,文化里不用合同,钱很快就会退回。
“我被教得太专业了,银行都是问常规问题,骗子把我教得恰到好处。两个银行在我编好那套故事后都批准了。”她说。
这笔12万转账后一周,CBA冻结了她的账户,并要求她提供与堂兄的对话记录、身份文件和相关业务材料。Amelia才向银行坦白自己被骗。
9月,她得知这笔积蓄彻底无法追回。
CBA向她表示该笔交易是她本人授权的,未发现异常,因此不承担赔偿责任。他们发放了最初2000澳元“善意补偿”,后增至4158澳元,但Amelia拒绝接受。
她形容这段经历“糟透了”,生活被颠覆,“被骗者”、认为自己被骗者是警方,陷入极度恐惧。
“我根本无法挣脱,当时我的脑袋被吓傻了。”她说。
“我被孤立,极度脆弱。CBA冻结的是账户里已被取光的钱,骗子把我的一切都拿走了...当时骗子通过视频一直盯着我看,得知我被冻结后,第二天就彻底消失了。”
在无其他选择下,这名护士向ANZ投诉,并接受了他们提供的“善意补偿”,因为她一度急需钱。
ANZ来函指出,虽然Amelia是敲诈和冒充诈骗的受害者,但该行未有疏失。
ANZ称并未收到接受方账户涉诈或欺诈的提示,他们将她引导到Scam Assist团队,向她提出详细问题,她的回答被认为“合理可信”。
“ANZ必须依据客户所述进行判断,我们无法察觉客户是否已被骗子训练一套说辞。”信中说。
今年二月,Amelia在AFCA败诉,CBA不需返还资金。
她还向CBA说明自己陷入极度经济困境:“我失去15年的积蓄,背上25万债务,房贷每月从零猛增到1000多,我甚至没了生存意愿。”
“我必须继续做那份身心俱疲的全职工作。CBA要求我提供银行账单,证明我只有140澳元来度日。”她说。
同时,她向新州警方报案,但警方说因资金已外转无力追查。她还报案香港警方,news.com.au了解到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已介入此案。
Amelia称她深受诈骗阴影困扰,患抑郁症,却要“假装自己很好”,只有news.com.au是少数获知她遭遇的媒体。
“我的家人甚至还不知道。”她说,“我无法相信有人会如此无情地对我下手...这不仅是财产损失,更是精神创伤,非常不必要。”
她认为澳洲银行对被骗者毫无同情心:“他们不明白这些损失对一个合法打拼多年的人意味着什么...他们明知并持续被告知这种诈骗存在,但仍未尽责保护客户。”
“他们对待诈骗案、赔偿方式糟糕透顶,毫无罪疚或同情。”
她说这次积蓄损失“令人心碎,改变了我的人生和未来”。
“他们本该对国际转账提高警觉,对如此大笔金额应多问几句,但他们没有。他们没有为像我这种因恐惧被胁迫的受害者设保护机制。”她说。
消费者行动法律中心首席执行官Stephanie Tonkin表示,针对华裔社群的诈骗往往极其残酷,受害者往往形同瓦解,有些人甚至永远无法恢复。
“这种骗局带来的羞耻、内疚极其深重,会对人生、经济和心理造成长期伤害。”她说。
“很多被骗者永远不敢让人知晓,带着羞耻、穷困、健康恶化继续生活。”Smith补充。
她指出,这类骗术越发复杂、精致,“诈骗分子投入大量时间资源去培养目标,极具威胁性”。
ACCC报告称,今年前四个月诈骗损失同比增长28%至近1.19亿澳元。
CBA发言人表示,Amelia是受“威胁敲诈+冒名欺骗”组合骗术所害,骗子模拟国际机关,以极真威胁迫使她转账。
“我们理解被骗可能对客户造成情感与经济双重压力,并采取措施保护客户。”他们说。
“尽管我们在付款前向她提出警示,但她当时给出的信息显示交易合理。随着她开始详细解释转款原因,我们迅速行动试图追回款项,并将继续协助她。”
ANZ发言人表示不便评论个案:“当我们怀疑客户可能受到骗子操控时,会转至Scam Assist团队,进行详查、提审慎问题并提供防骗教育,确认无误后才授权交易。”
编译:Renee
原文链接:
https://www.news.com.au/finance/money/costs/aussie-loses-320000-to-chilling-threat-and-extortion-scam/news-story/2ff34feab6ef3728c666ef3669d20d0b
编译声明:本文系本站编译和整理自英文来源,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印象用户498532
06-24 05:56
印象用户397548
06-23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