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日本开首家捐屎中心!拉一次给5000,点屎成金不是梦?

收藏

日本开首家捐屎中心!拉一次给5000,点屎成金不是梦?

英国那些事儿 英国那些事儿 06-21 13:06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喜欢吃什么,不光是由我们大脑和舌头决定的,也是由肠道菌群决定的。


人体肠道内居住着约40万亿个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多样性和组成与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呃,大便移植。


说高大上一点,叫粪便微生物移植(FMT),但归根结底,就是把健康人的粪便移植到病人体内。


前些年,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但近年来涌现出的大量例子表明,粪便移植不止能治疗艰难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代谢性疾病等领域都有一定效果。


唯一的问题是,做研究需要屎。


(示意图)


一般的屎还不行,因为肠道菌群十分复杂,科学家需要搞明白到底是哪些菌真正起了作用,必须得用十分健康的屎。


这就要考虑到“屎主人”的饮食习惯了。


据专业人士介绍,如果近期使用了抗生素,那肠道菌群多半不咋健康,Pass;

过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说白了就是太爱吃肉,也不行,可能增加肠道炎症,导致肠道健康菌群的流失;


本来就有健康问题,比如感染、慢性病?Pass。


平时甜点、碳酸饮料不离手?可能促进有害细菌生长,Pass。


不爱吃蔬菜水果?肠道菌群多半比较单一,不够多样化,Pass。


反正照这个标准,当代年轻人能过关的,大概都是凤毛麟角了-。-


(健康饮食,示意图)


话说回来,到底啥是“好屎”呢?


专业人士表示,最好是高纤维、多样化饮食,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摄入海鲜、季节性野菜,不喝酒......这些都能促进肠道菌群多样化。


标准确实高,但也不至于没有能满足的人。


比如日本山形县鹤冈市的居民,如果自信自己的大便够健康,那就已经可以去捐屎挣钱了。


因为今年4月,日本一家专门研究微生物的公司MetaGen Therapeutics在鹤岗市开了日本第一家“捐便中心”。


公司的领导和研究人员认为,鹤岗市居民有着相当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培养出“最高品质的粪便”。


鹤岗的最出名的景点就是出羽三山,人们认为三山是诸神之家园,因此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宗教信仰,换言之,吃得比较素。


(出羽三山神社)


受出羽三山影响,这里流行“精进料理”,一种以素食为主的宗教料理,使用季节性野菜、蘑菇和本地作物烹饪。


而且鹤岗临海,居民会吃很多鱼类贝类,算是完美符合“高纤维+白肉”的“好屎”标准。


(所谓的“精进料理”)


目前,鹤岗市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已经可以开捐——开拉了......


如果“便品”过关,MetaGen公司会提供最多5000日元的奖金(大约246元人民币),而且不是拉一次就结束的,合格的粪便捐献者可以签长期协议,定期去捐一次,点屎成金不是梦。


当然也是有条件的,年龄必须在18~65周岁,捐之前三天不能喝酒,不吃生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接下来还要经过一系列体检,先是在网上填一份健康报告,接下来是医生面诊、血检、粪检。


过完这一道道筛,预计最终的合格率仅有10%。


只能说靠下半身挣钱也没那么简单......


为了打造愉快的“通畅”体验,MetaGen公司专门建了一个超级高大上的捐(洗)赠(手)室(间),装修虽极简却不失设计,采光可好了。


(捐赠室外貌)


里面设有三个宽敞的隔间,里面是一个方正,洁白的“马桶”,和普通的马桶不一样,这东西本质是个痰盂,没有冲水键,更不连着下水道.....


(洗手间内部)


隔间外还设置了专门的休息区,摆着几张实木的长椅和凳子,据说是为了让捐赠者“在捐献前后放松身心”。


(外面的休息区)


用MetaGen公司CEO中原拓的话说:“最高品质的药,来自最高品质的粪便。”


为了让“便品”高一点,建一个高大上的捐赠室也是值得的。


根据MetaGen官网上的通稿,截止5月26号,已有300多人注册了捐赠平台,其中仅70余人通过了在线健康报告的筛查,正式获得捐赠者资格的仅有3人。


这么一算,最终通过率还不到1%,比原本预估的10%还低很多。


这三位当中的首位捐赠者名叫佐藤浩一,是个40多岁的男性。他表示:“我感觉自己能为那些饱受疑难杂症折磨的患者做点什么,所以决定成为一名捐献者。”


“我一直非常关注个人健康,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决定申请。通过微生物组检测,我对自己的肠道环境更加好奇,这进一步增强了我的健康意识。”


其实也不怪MetaGen的标准严格,目前,我们对肠道菌群的作用认知仍然不够清楚,如果盲目移植粪便,很可能会造成未知的副作用。


(示意图)


比如去年我们写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女子常年遭受肠易激综合征的折磨,这种病不算非常严重,但没有特效药。


折磨数年过后,她再没其他办法,决定大便移植,但正如前文所说,粪便移植基本基本只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没有医生愿意给她盲目尝试,她只好DIY......


比较恶心的过程略去,她最终将他哥哥的大便制成胶囊,然后服了下去。


结果很奇妙地,因为哥哥有痤疮问题,她移植后脸上也开始长痘了。


绝望之下,她又尝试换了一位捐赠者,这次是她男朋友。


过程再次略去,她最终又得到了男友的抑郁症......


因为一些肠道菌群有着抑制抑郁的作用,男友的粪便似乎杀死了这些菌群,让她患上了此生最严重的抑郁。


两害相权取其轻,长痘总比抑郁强吧?她于是又换回了哥哥的粪便。


一周之内,她所有的抑郁症状全消失了。=


虽然不确定是她DIY的过程不够严谨,还是个人体质问题,还是真的菌群问题,总之粪便移植的复杂性,可能要远超我们原本的估计。


靠蹲坑赚钱的美梦,好像还没开始就要破碎喽......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