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总理结束访华!两国发表联合成果声明,有这些利好消息……

新西兰时间昨晚,总理Christopher Luxon结束了3天旋风般的访华之旅,赶去荷兰,参加参加一年一度的北约峰会。
两国总理正式会谈
昨天,Luxon一行在北京行程满满,许多网友表示,怎么没看到应有的欢迎仪式,这不就来了。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Luxon与中国总理李强会谈,会谈前,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Luxon举行欢迎仪式:
两国总理站在检阅台上,军乐团演奏两国国歌。
李强邀请Luxon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这是中国官方发布的两国总理会晤照片:
随后,双方举行会谈:
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海关、食品安全、有机产品认证、气候变化、文化遗产等多项合作文件。
双方共同发表《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详情请上下滚动查看)
《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于2025年6月17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二、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拉克森总理,国务院总理李强同拉克森总理继去年新西兰会晤后,时隔一年再次举行会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同拉克森总理会见。两国领导人就中新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三、双方重申1972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西兰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重要性。新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1年来,双边关系持续拓展,双方对此表示肯定。双方愿通过领导人、部长和各层级官方经常性对话,在双边框架下根据各自国家立场,包括平等公正、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等深化合作,管控分歧,增进理解。双方重申在外交、经贸、农业、领事、执法、防务、太平洋事务和人权等领域开展经常交流。
四、双方欢迎在食品安全、海关、农业、林业、气候变化、贸易和经济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以及绿色经济正在开展的合作。双方欢迎首轮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取得的进展。双方重申旅游、文化、地方政府、体育、科学创新等各领域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对近期举行的中新市长论坛和即将举行的中新二轨对话表示欢迎。
五、双方肯定两国教育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包括建立机制化伙伴关系,欢迎新西兰担任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宾国。双方赞赏两国为推动赴对方国家旅游所采取的措施。新方欢迎中方对新西兰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中方欢迎新方近日宣布修改签证设置,调整操作流程,便利签证申请。中方赞赏新方取消对中国公民过境签的要求。
六、双方重申《联合国宪章》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加强对话磋商应对国际地区问题的必要性。双方重申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双方共同致力于在联合国、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东盟为中心的架构等相关多边和地区平台开展合作。新西兰支持中国主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待会议取得成功。
七、新西兰重视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协定》),重申《协定》对能够满足“奥克兰三原则”的经济体加入保持开放。新西兰重视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组正在进行的讨论。
八、李强总理和拉克森总理欢迎双方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加强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包括签署以下合作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新西兰海关署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的安排》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关于新西兰鹿茸鹿角输华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关于新西兰输华野生水产品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安排》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关于中国新鲜柚子输往新西兰出口计划》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合作项目》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有机产品认证合作2025-2026年行动计划》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新西兰计量标准研究院计量科学合作协议》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新西兰海关署关于提升上海与奥克兰机场之间贸易效率的安排》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气候变化合作安排》
(十)《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新西兰旅游局战略合作安排》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新西兰文化和遗产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安排》
九、拉克森总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感谢。新方邀请中方领导人在双方方便时访新,中方对此表示感谢。
先驱酱稍为解读一下,这些成果有利于两国人民,对普通百姓而言,这意味着更便捷的交流、更丰富的消费选择以及更广阔的出行和教育机会。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双方深化战略互信与对话机制
对中国来讲:巩固了外交支持,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新西兰的表态有利于中国国际形象。
对于新西兰来讲:强化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战略关系,有助于在复杂国际局势中提升外交自主性与安全感。
二是在经济与贸易:实打实的合作清单
中国人民可享用更多优质新西兰农产品,如鹿茸、野生水产等,中国新鲜柚子还可以进入新西兰市场。
对于新西兰来讲,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尤其是农业和初级产品,推动新西兰经济增长。
三是在人文与教育合作:软实力和互联互通
新西兰将是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宾国,中国人更容易赴新西兰旅游、留学,签证流程更加友好。新西兰也将提升教育产业吸引力,有望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和科研合作。
当然还有更多利好,针对合作文件具体解读请上下滚动
(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安排
解读:
建立中新之间通关数据互联互通平台,简化企业报关手续,实现“一口进出”。
利好:
中国企业: 降低出口、进口时间和成本,提升对新西兰贸易的效率与透明度。
新西兰出口商: 更快进入中国市场,特别对中小出口企业友好,增强市场响应速度。
(二)新西兰鹿茸鹿角输华检疫与卫生要求议定书
解读:
规范新西兰鹿茸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检疫与卫生标准,确保动物源产品安全。
利好:
中国消费者: 获得合法合规、安全可溯源的高端营养保健品(中医常用鹿茸)。
新西兰农场和出口商: 拓宽鹿产品的出口渠道,扩大对华出口规模。
(三)新西兰输华野生水产品检验检疫安排
解读:
规范新西兰对华出口的野生海产品(如鲍鱼、贻贝等)质量控制、检验流程。
利好:
中国市场: 丰富高品质海产品供应,满足中产阶层高端消费需求。
新西兰渔业: 拓展中国这一庞大消费市场,尤其推动野生渔获的产业价值升级。
(四)中国新鲜柚子输往新西兰出口计划
解读:
允许中国新鲜柚子进入新西兰市场,说明两国水果贸易实现“双向对等”。
利好:
中国果农和出口商: 拓展南半球市场,优化水果出口结构。
新西兰消费者: 获得更多价格合理的新鲜热带水果选择。
(五)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合作项目
解读:
中新将在检测技术、监管标准、实验室能力等方面开展培训与技术合作。
利好:
中国: 提升食品质量监管能力,提升国际信任度。
新西兰: 输出成熟监管经验,增强其农产品出口的软实力。
(六)有机产品认证合作行动计划(2025-2026)
解读:
推动中新在有机认证标准对接、互认机制建设上的具体合作。
利好:
中国消费者: 获得真正符合标准的新西兰有机产品,防止“伪有机”。
新西兰企业: 在中国快速通关销售有机产品,无需重复认证,降低成本。
(七)计量科学合作协议
解读:
涉及标准化、计量仪器、技术比对等基础科研合作,属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范畴。
利好:
中国科研机构: 引进先进计量方法,推动制造业和检验检测体系升级。
新西兰研究院: 参与亚洲巨大市场标准体系的构建,提升国际影响力。
(八)提升上海与奥克兰机场贸易效率的安排
解读:
优化航空物流通道、加快货物清关速度,推动“空中丝路”建设。
利好:
中国与新西兰消费者: 获得更快的生鲜、电商物流服务体验。
双方企业: 受益于更高效的供应链,特别是时效性强的商品(如生鲜、水果)。
(九)气候变化合作安排
解读:
双方将在减排、能源转型、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等领域开展政策和技术交流。
利好:
中国: 引入新西兰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业等方面的先进理念。
新西兰: 与中国这样的大排放国合作,有助于扩大其绿色创新影响力。
(十)央视与新西兰旅游局战略合作安排
解读:
在旅游宣传、联合制作节目、互设媒体窗口等方面合作,增强彼此国家形象。
利好:
中国民众: 更全面了解新西兰风光、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赴新旅行兴趣。
新西兰: 借央视平台触达数亿潜在游客,促进旅游复苏。
(十一)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安排
解读:
推动文物保护、博物馆合作、学术人员互访,建立常态化文化互动机制。
利好:
中国: 加强与南太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修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新西兰: 吸引中国游客和学者,提升毛利及本土文化在亚洲的传播力。
总理在北京卖力推旅游
延续在上海直播带货,Luxon在北京除了与中国领导人会见外,还在北京隆福寺文化中心,出席“100% Pure New Zealand”品牌活动,向中国市场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在小红书,可以看到许多旅游大V都参加这场活动, Luxon也是浑身解数,搞自拍,与网红合影:
(图片来源见右下角水印)
在推广旅游活动之外,访问团一行还特别走访了全球营收最高的高端百货——SKP北京,并深入参观了其精致零售超市BGH。
总理还见缝插针逛了一趟故宫,称是一种荣幸,并赞扬故宫是中国悠久历史的鲜明象征。
总理访华3天,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见了领导人,在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推广了旅游和农产品,签署了协议,算是一次圆满成功的访华之旅了。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