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华人,每小时60-120纽币!”“请发性感照……”

只招35岁以上,每小时60-120纽币的模特工作,你会去吗?
01
新西兰出现可疑招聘
最近,在中文网站上流传出一些招聘“旗袍模特”的广告。
根据这个广告的信息,这家公司主要推行旗袍,珠宝首饰类的服装,招聘模特拍照。
公司在奥克兰中区,工作地点不定,留下了详细的联系方式。
类似的广告还有很多,有的还写明无口才要求,35岁或者40岁以上等。
时薪从50-70纽币、日薪150-200纽币不等。
除了招聘复古旗袍模特,还有招聘“中老年试衣模特”、“住家保姆”、“做手工活”等信息,职位门槛非常低,内容简单。
更有直接打出“中老年女性专属”的口号。
这些广告针对的群体很明显——身在海外、说中文的中老年移民。
发现君添加了其中一个广告的微信,一条完整的“流水线”浮出水面。
加上微信后,对方先是询问了基本信息,身高体重等。
他自称来自Weipeng Limited,公司中文名字是玖缘旗袍。
一上来就很亲昵,以“XX姐”称呼。
他强调,做这个工作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拍摄一些旗袍照片就可以。
面对发现君提出的一系列工资、工作内容等问题,他都耐心地一一回答。
他给出的薪资是60-120纽币每小时,被问到是人民币还是纽币,他表示“当然是纽币,这边不谈人民币。”
这个“招聘人员”还好心提醒,“任何索要费用的都是骗子”。
果不其然,没说几句就将发现君引到了“负责人”那边。
也是同样的套路,直接小名称呼,拉近距离。
一问工作就是暂时还没有,然后开始聊天,打听工作和个人情况。
最后,他终于露出了真实目的:虚拟货币。
02
有人被骗“发性感照”
其实这种招数在其他国家已经出现过,有不少华人上当。
但这次,这个套路的目的不是骗财,而是骗色。
上个月,一位美国华人在网上看到旗袍模特招聘,其中有几张图的背景里显示了一个附近组织的名字。
看到是真实的组织,她放松了警惕,联系对方应聘。
那个“招聘人员”要求她发一些自己的照片,她也照做了。
但对方接下来说的话,吓到了她。
那人跟她说,“感觉不是很丰满”,要求她“更凸显一点”。
感觉对方不像正经招聘的,她起了疑心,联系上了照片上的艺术团。
结果艺术团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发过那些招聘,图片被盗了。
她想起查看那个“招聘人员”的主页,发现没有真实信息,图片也是盗的。
类似的信息网上很猖獗,直到现在评论区依然有人表示感兴趣。
这种模式甚至发展到了线下,去年,美国纽约、旧金山的华人社区出现了大量电线杆广告。
用这种传统的广告方式,很明显就是盯上了年纪大的人。
有人说,“明明加了微信可以直接聊天,偏偏叫人下载WhatsApp,那就是百分百骗子。”
有人被引到WhatsApp时起了疑心,没有进行下一步,对方直接破口大骂。
03
骗子也居家办公,利用AI
当前,新西兰的失业率为5.1%,一些求职者开始“病急乱投医”。
这样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SEEK的研究表明,13%的新西兰人曾亲身经历过或认识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网络求职诈骗。
就算不懂外语,骗子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根据不同市场的文化或者语言习惯修改招聘内容,让整个骗局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
非盈利机构“身份盗用资源中心”(ITRC)发表报告,在最新的个案中,已有不法之徒利用人工智能,伪装成不同企业的招聘人员,活跃在领英(LinkedIn)等信誉良好的网站上。
他们从真正的雇主那里获取过时的广告,对其进行修改发布,设置的圈套让人防不胜防。
大多数骗子都是骗取钱财,或获取个人信息。
骗子随后会利用这些个人数据继续进行网络诈骗和身份盗窃。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的首席执行官Shay Peters表示,过去两三个月里,他发现诈骗者的数量激增。
有些人假装在他的公司工作,到处招摇撞骗。
“令人担忧的是,有人在市场上利用我们的公司名号,试图获取人们非常私密的背景信息。”
Peters表示,骗子也会在领英发布虚假个人资料,所以需要深入调查。
他提醒大家,不经过面试就获得工作机会的情况几乎是闻所未闻。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