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大冲进世界前10?澳多校还能再进一步?QS2026所有热门预测全整理!期待澳洲的大学们能再创佳绩!

期待我们澳洲的大学们能再创佳绩!
要说最近最牵动留学生们心的,学校里面是期末考试,学校外面就是马上就要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了!
自从QS这边官宣6月19日,也就是下周二就要震撼发布后。
热度也是直接冲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一搜“2026qs”,笔记直接干出112w+!
更是炸出了一帮神秘大能,有人自称是“QS内部人士”,有人说是“教育界的权威专家”,有人拿出了“AI的力量”...
更有人还自称是来自远方的穿越者,大老远折腾这一趟,就是为了提前几天告诉我们各校到底排的咋样。
为了帮助缓解一下大家已经急不可待想看的心情,我们这边也是特别汇总了一下现在网上的各路传言,比较火的说法。
大家可以提前先看看乐呵乐呵,看看具体到19号哪个能成真。
在咱澳洲这边目前总结下来讨论热度最高的,大概有以下这么四大话题。
1.墨尔本大学能否冲进全球最顶尖的Top10?
2.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这两个好兄弟,谁能守住前20,谁还能在这次高对方一头?
3.阿德莱德大学和南澳大学合体进化成“超级阿大”后,能否挺进世界前80?
4.澳洲高校整体表现如何,几校能进入前百?
面对这些热点的话题,目前网上大概的预测和依据如下。
1.墨大有希望
首先毕竟墨大在去年已经来到了世界第13,本身距离世界前10,就已经是只有3步之遥,且各项指标都表现强劲。
其次,这次的QS新增了国际多样性(ISD)指标,这也被看作是对墨大的一波史诗级加强。
墨大的留学生来自全球130+国家,在这一指标上占据全澳断层优势。
尽管新指标的初始权重为0%,但仍可能通过关联指标间接助力墨大,打破英美对世界前十的统治,在拿了两圈澳洲全满贯后,开启对于奔向全世界最顶尖的战斗。
2.悉大或更胜一筹?
关于两校之间的讨论,主要都围绕在招生的减少上。
根据分析,悉尼大学2025招生减少了31%。
而对工科依赖较高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则是工科招生缩减近50%。
预测普遍认为,悉尼大学还能继续守住全澳第二,和世界前20的区间。
而新南威尔士大学,则可能稍有滑落,到25~30的区间。
3.合体进化的阿大难以预测
关于这所合体后全新的阿大实力到底能不能迎来飞升,目前网上也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全新的阿德莱德大学在数据合并后,可能在包括学术声誉、科研产出等方面都实现提升,这次非常有希望能冲进前80。
但对此,也有人反对,认为合并初期可能会出现管理混乱,导致影响科研产出效率,甚至存在下滑至100名开外的风险。
能不能刚一合并,实力上就迎来立竿见影的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
4.澳多校还能再进一步
在其它几所去年也成功杀入了前百的学校方面⬇️
澳洲科研强校澳国立被认为在马上发布的全新排名中,仍将稳居Top30的行列。
全澳第一就业支持的莫纳什以及生物医学王牌的昆士兰大学也都会有提升,稳定在前40。
西澳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可能会稍有退步,UTS可能会跌出百强。
最新的各校二手闲置群都已建立,交易非常活跃!
想进群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自己对应学校的圈儿姐申请进群????
在关于其它各国大学的预测方面。
英国
网友预测今年帝国理工的排名可能会下滑至6-9名,剑桥则会超越牛津重回巅峰。
其它如曼彻斯特大学、伦敦政经学院、布里斯托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诺丁汉、谢菲尔德几校也都会在这次的QS中在排名上迎来进步。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这次因为国际师生比、牙科学、教育学学科的良好声誉,以及就业竞争力,被普遍看好可能会接近自己的历史最佳。
港中文、港理工和港城市也都可能迎来进步。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也被认为是此次世界Top10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而另一强校南洋理工则被认为,可能会在这次缩小与新加坡国立之间的差距。
美国
美国公立大学目前普遍被认为,因为政府教育拨款的削减,师生比的恶化,导致排名受到影响。
目前在综合了排名所需的各项信息后,
Deep Seek给出的关于QS2026世界大学排名的最新预测如下所示⬇️
排名
学校名称
地区
2025排名
2026预测
趋势
1 | 麻省理工学院 (MIT) | 美国 | 1 | 1 | → |
2 | 牛津大学 | 英国 | 3 | 2 | ↑ |
3 | 剑桥大学 | 英国 | 2 | 3 | ↓ |
4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5 | 4 | ↑ |
5 | 哈佛大学 | 美国 | 4 | 5 | ↓ |
6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8 | 6 | ↑ |
7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7 | 7 | → |
8 | 帝国理工学院 | 英国 | 6 | 8 | ↓ |
9 | 伦敦大学学院 (UCL) | 英国 | 9 | 9 | → |
10 | 墨尔本大学 | 澳大利亚 | 13 | 10 | ↑ |
11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7 | 11 | ↑ |
12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15 | 12 | ↑ |
13 |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 10 | 13 | ↓ |
14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11 | 14 | ↓ |
15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6 | 15 | ↑ |
16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12 | 16 | ↓ |
17 | 耶鲁大学 | 美国 | 14 | 17 | ↓ |
18 | 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 18 | 18 | → |
19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澳大利亚 | 19 | 19 | → |
20 | 多伦多大学 | 加拿大 | 21 | 20 | ↑ |
21 | 爱丁堡大学 | 英国 | 22 | 21 | ↑ |
22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20 | 22 | ↓ |
23 | 东京大学 | 日本 | 23 | 23 | → |
24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 美国 | 25 | 24 | ↑ |
25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 | 24 | 25 | ↓ |
26 | 伦敦国王学院 (KCL) | 英国 | 40 | 26 | ↑ |
27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26 | 27 | ↓ |
28 | 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 | 27 | 28 | ↓ |
29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 | 28 | 29 | ↓ |
30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 英国 | 51 | 30 | ↑ |
31 | 曼彻斯特大学 | 英国 | 32 | 31 | ↑ |
32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澳大利亚 | 30 | 32 | ↓ |
33 | 麦吉尔大学 | 加拿大 | 31 | 33 | ↓ |
34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29 | 34 | ↓ |
35 | 首尔国立大学 | 韩国 | 35 | 35 | → |
36 | 莫纳什大学 | 澳大利亚 | 37 | 36 | ↑ |
37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美国 | 33 | 37 | ↓ |
38 | 昆士兰大学 | 澳大利亚 | 40 | 38 | ↑ |
39 | 复旦大学 | 中国 | 44 | 39 | ↑ |
40 | KAIST | 韩国 | 42 | 40 | ↑ |
41 | 京都大学 | 日本 | 41 | 41 | → |
42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 荷兰 | 39 | 42 | ↓ |
43 | 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香港 | 43 | 43 | → |
4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46 | 44 | ↑ |
45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德国 | 47 | 45 | ↑ |
46 | 浙江大学 | 中国 | 48 | 46 | ↑ |
47 | 纽约大学 | 美国 | 45 | 47 | ↓ |
48 | 布里斯托大学 | 英国 | 54 | 48 | ↑ |
49 | 马来亚大学 | 马来西亚 | 60 | 49 | ↑ |
50 | 布朗大学 | 美国 | 53 | 50 | ↑ |
51-100 | 重点变动学校 | ||||
51 | 华威大学 | 英国 | 67 | 55 | ↑ |
55 | 香港科技大学 | 中国香港 | 50 | 57 | ↓ |
62 | 圣安德鲁斯大学 | 英国 | 104 | 62 | ↑ |
78 | 阿德莱德大学 (合并后) | 澳大利亚 | 82 (原) | 78 | ↑ |
89 | 西澳大学 | 澳大利亚 | 77 | 89 | ↓ |
95 | 谢菲尔德大学 | 英国 | 105 | 95 | ↑ |
98 | 诺丁汉大学 | 英国 | 108 | 98 | ↑ |
102 | 杜伦大学 | 英国 | 92 | 102 | ↓ |
- | 悉尼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 | 88 | 101 | ↓ |
期待我们澳洲的大学们在这次的排名中,能再创佳绩!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