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新西兰华人被坑:“亲眼看着他转账,却没拿到一分钱!”差点损失$2.7万,多人中招

收藏

新西兰华人被坑:“亲眼看着他转账,却没拿到一分钱!”差点损失$2.7万,多人中招

发现新西兰 发现新西兰 06-12 14:12

“有人当着我的面转的账,但是4天了还没收到,费解。”


一位华人(@YoungYoung精通)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让他不解的情况。


01

让人生疑的买家


5月31日,他卖掉了一辆价值27000纽币的卡车,但是6月4日,依旧没有收到货款。



有人看到后,告诉他不要相信截图。


这不是他第一次卖车,所以收款时担心被骗非常谨慎。


卖车的华人说,自己遇到过假付款截图,所以这次特意看着对方当着自己的面转账的,也看到了动态的付款过程。



靠着“转账截图”骗人的伎俩确实有很多,这些年不少卖家被骗,他们骗人的套路很相似,会冠冕堂皇的给卖家发来一个转账截图,然后把货提走,看起来像模像样,但是钱迟迟不到账。


等待卖家发现时,已经被拉黑。



这位华人朋友对此很警惕,所以看着对方转了账,让对方把车开走了。


02

更多信息露出水面


6月5日,这位华人朋友更新了后续发展——自己确实被骗了。


这次骗子的技术更为高明,用的是一个虚假的转账系统。


这个系统的页面,模仿了co operative bank。


如果是真实的co operative bank转账,三个小时内会到账,而且无法撤回。


但是假的高仿APP就完全不同了。



关于“co operative bank”转账骗局的案例有很多。


有人分享自己在夜市摆摊,遇到一群男生来买东西,专挑贵的点,然后用这家银行转账给他,最后他也没有收到账。



其他网友还分享给他一些关于这个骗子的更多资讯。


有人拍到了疑似是这位骗子的照片。



这个骗子开着从这位华人朋友这里骗来的卡车,又招摇撞骗,靠着同样的招数,去骗了家具、食物等。


6月1日到6月3日三天内又骗了近7000刀的物品。



6月2日还在FB上联系另外一位华人汽车卖家,准备“买”对方的宝马汽车。只是后来没有成交,卖家躲过一劫。



在帖子的留言区下面,不少华人表示,自己也被类似的招数骗过。



03

不幸中的万幸


得知被骗之后,这位华人朋友在6月5日晚上8点打了105报了警,做了一小时语音笔录。


警察让他暂时不告诉骗子他报警了,并且不要在FB举报,要保留对方的账号。



华人朋友虽然也很急,但沉着冷静地配合。


到了6月6日早上八点半,警察打电话告诉他车子找到了,人也抓到了。


于是他又直接去了奥克兰西区Henderson警察局里交接。


但是他需要交340纽币的拖车费。


也有华人分享,如果挂失的时候选择不授权拖车,这样就能自己去把车开回来。


在骗到卡车之后,骗子还调低了车的公里数,这位华人朋友猜测对方是要“把车出口”。


至于为何能够很快找到,他总结了几个原因:


首先是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报警了,没有打草惊蛇,对方也就没有把车藏起来。


还有就是这个骗子案底很多,在被追回的卡车上,他找到了对方的刑事起诉文件,一份是5月的。警察找人应该没那么难。



04

防骗指南


如果大家在网上卖东西,请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只看“转账截图”。截图是可以伪造的,很多骗子会用假截图来骗取信任。只有当你在自己的银行账户中确认钱款已到账,特别是显示“已结算”(cleared),才能交货。


避免与身份模糊的买家交易。查看买家的Facebook主页,看是否刚注册、有没有头像、朋友圈内容是否正常。像是这种只有1位好友的,需要谨慎。



不要向陌生地址发货,尤其是PO Box。如果一定要邮寄,请使用可以追踪的邮寄方式,并保存好所有寄件记录。



不要点击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骗子可能会发来“银行页面”或“付款确认”链接,引导你进入钓鱼网站。


面对面交易时可以选择现金支付。对于金额不大的商品,现金交易往往更安全。不要接受“先付定金再取货”的交易方式,这种情况高风险。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