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惊爆!澳洲四大行3万用户遭恶意软件“隔空盗刷”

收藏

惊爆!澳洲四大行3万用户遭恶意软件“隔空盗刷”

大澳网 大澳网 04-30 16:07


据9news报道,澳大利亚网络安全企业Dvuln最新研究报告披露,过去四年间犯罪分子利用"信息窃取恶意软件"非法获取了超过30,000名澳人的银行账户信息,涉及联邦银行(CBA)、国民银行(NAB)、澳新银行(ANZ)和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四大金融机构。


调查显示,这些泄露的银行凭证并非直接来自银行系统,而是通过感染用户个人电子设备获取。


犯罪团伙利用"信息窃取日志"进行数据交易,其中某银行10,000名客户信息被打包出售,另有银行分别出现5,000条和4,000条数据泄露。


Dvuln警告称,这些数据仅是"冰山一角",实际受影响规模可能更为庞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银行业广泛采用的多因素身份验证(MFA)系统在此类攻击中形同虚设。


报告强调:"恶意软件的攻击目标是终端用户设备,而非银行基础设施本身。"


该机构呼吁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网络安全专家与公众形成联防机制,填补"设备入侵与金融犯罪之间的安全缺口"。


澳大利亚银行协会首席执行官Anna Bligh回应称,泄露事件源于个人设备安全漏洞,银行系统未遭入侵。


她表示,银行业已部署智能监测系统,持续扫描明网与暗网数据,一旦发现客户凭证泄露将立即启动账户保护程序。

联邦银行建议客户定期更新高强度密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开通账户交易实时提醒。


澳大利亚信号局(ASD)发言人透露,2023-24财年全澳累计接到87,400起网络犯罪举报,其中身份欺诈占比最高。


该机构指出,信息窃取软件正成为国家安全重大威胁:"这些恶意程序通过盗取合法凭证,为后续网络犯罪提供跳板,严重危害机构与个人的数字安全。"


网络安全专家提醒,民众应避免点击可疑链接,定期检查设备安全状态。


若发现账户异常活动,须立即联系所属银行并更换登录凭证。


目前四大银行均已开通24小时反诈专线,为受影响客户提供紧急支援。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