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华人后院视频引爆网络!Kiwi邻居惊呆:“这是给人吃的?”

最近一条视频引起了新西兰网友的关注。
官方部门介入了调查,视频中的餐厅经理,也出面澄清。
01
啥情况?华人餐厅在院子里晒鱼
帖子写道:“有没有其他人看到这个视频短片?据说是在Mount Albert一家餐馆后面,有鱼挂在晾衣绳上。”
发现君去扒了原视频,是在kiwihumour的ins账号上,已经有700多个点赞。
不少人对此表示不解。
有人直接吐槽“天哪这是给人吃的东西吗”。
有人开玩笑说这应该是为了捕捉猫咪而设的陷阱。
当然,也有人是懂亚洲人的,出来科普。
在视频评论区,有人写道:“老派亚洲人解冻食材的方式”。
在论坛上,有人也表示见过类似的现象:我亚洲邻居会把鸡挂在晾衣绳上。我会多问。
02
餐厅经理:不是我们的鱼
视频热度太大,引发了官方部门的关注。
奥克兰市议会的一名食品安全官员在周三造访这家位于Mt Albert的这家面馆,并取消了其A级卫生评级,改为D级。
这家餐馆被认定为New North Road上的932烧腊面馆(932 BBQ Noodle House)的后院,因为附近堆放的旧招牌暴露了身份。
餐馆经理Alice Lau在周三对记者表示,视频中晾晒鱼的地方是他们与楼上住户及街边其他商户共用的空间。
她强调,这些鱼并不属于餐馆,也未被用于餐厅菜单中。
“我们可以确认这些鱼是住户的……并没有用于顾客的食物中。”她说。
“我已经和那位租户沟通过了……他们也感到很抱歉,并向我们道歉了,他们保证不会再发生。”
03
餐厅声誉已受影响
Lau表示,这段视频严重影响了餐馆的声誉。
奥克兰市议会许可与环境健康事务首席专家Veronica Lee-Thompson在给RNZ的声明中表示:“整改通知中明确禁止在餐厅外晾晒鱼或其他任何食物。”
Lau认为,网络上很多人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尊重。
她没有和网友互动,因为她不想“火上浇油”。
“大家不停地在想象,把事情和我们餐馆,还有亚洲的文化联系起来,讨论我们是怎么做饭、怎么吃饭,太多了。事情越来越失控。
“但我们也很无助……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我只有一张嘴,没办法堵住所有人的嘴,也无法改变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我们一直都尽最大努力提供高质量的食物,保持干净整洁,为所有顾客服务。
“但现在感觉视频被不断转发到其他平台,又变成一个新的话题,事情持续恶化,我们现在真的感到很绝望。”
Lau还解释道,餐厅确实会使用一种罐装咸鱼,主要用于三道菜品,每次只用一小勺。
这种咸鱼由海外食品公司供应,并非本地自制。
虽然她自己并没有制作风干咸鱼的经验,但她表示,这是一种中国古老的传统保存食物的方法,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和处理方式。
“比如在很久以前,为了保存食物,人们会晾晒肉类……因为那时候没有冰箱。
“被晒干的不只是肉类,还有蔬菜……等要吃的时候泡一泡再烹饪,可以包饺子、做包子、炒菜,用处很多,就像新鲜食材一样,只是味道会不同。
“这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传统,年轻人从老一辈那里学来。”
她补充说,一些人会怀念童年时的味道,而现代的商业化食品往往难以还原那种原汁原味。
“现在的食物很多都没什么味道,人们年纪越大,越会想找回那些记忆中的味道。”
04
类似事情不稀奇
之前发现在澳洲悉尼的事情,和这个类似,但是比这个闹的更大。
当年澳洲九号台报道了悉尼西区Marrickville的鸿祥饭店腊肉事件。
餐馆平日的食材里有腊肉,干脆直接挂在晾衣架上,在后院风干,那些肉也是挂在垃圾桶旁边,有市民拍下发给了A Current Affair节目组,餐馆的卫生状况就此被曝光。
当年引发了一场网络大战,一部分人认为这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一部分人认为这不卫生。
类似的事情在海外一直层出不穷。
早在2014年3月24日,纽约之声网站就曾经发布过一篇名为《家庭制腊肉可能触发邻里大战》的文章,文章中提到:
“即使是在美国一些像纽约一样的大城市里,有港式餐厅或超市售卖腊肉,中国移民家庭还是更喜欢自己做。
“于是,就有了中国移民家庭在阳台、窗户或者后院里晒晒腊好的猪肉、鱼肉或鸭肉这样的场景。
“然而,这样的做法让他们的美国邻居们非常焦躁不安,甚至反感,尤其是那些从腊肉上散发出来的酱料的味道,更惹来各种抱怨。”
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止华人亲手做腊肉的心。
很多留学生也自己动手做熏腊肉。
腊肉一挂,从此异乡成故乡,瞬间有了回老家的感觉。
05
后晒肉要小心
有不少新西兰人华人,也在后院熏制腊肉。
如果大家也想在自家后院晾晒腊肉、鱼干等传统食材,请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天气与湿度
新西兰尤其是奥克兰,气候潮湿多变,并不适合长时间自然晾晒生肉。潮湿容易导致肉类发霉或滋生细菌,影响食品安全。
避免靠近垃圾桶、污水管
确保晾晒区域干净、通风,并远离垃圾桶、污水管或动物可能接近的地方。
使用专用架子或食品级工具
尽量不要将肉类挂在衣架或晾衣绳上,可以准备独立的晾晒架、食物网罩或封闭容器,既更卫生,也减少异味传播。
遵守市政规定
部分城市或社区对户外处理食材有明确规定,建议提前查阅所在地区的市政条例,避免违规操作被举报。
文化的差异需要理解,味道的传承也值得尊重,但是这些的前提,是保持礼貌与卫生。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