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白宫急了!

亚马逊涨价风波:
一场由“关税”点燃的价格战
一场从华盛顿掀起的关税风暴,正迅速席卷整个美国电商市场。
据央视报道,自4月中旬起,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上已有近千种商品价格悄然上涨,平均涨幅接近30%。一款专业的电商价格监测工具指出,这波涨价几乎毫无例外地指向一个根源——特朗普政府近期重启的关税政策。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佐证。有分析公司负责人直言:“没有其他任何市场因素,能解释这波突然的涨价潮。”
亚马逊CEO:我们在被迫消化成本
面对此轮涨价风波,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终于打破沉默。他坦言,公司仍在努力“消化”新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但坦率地说,第三方卖家几乎别无选择,只能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你不可能凭空拿出50%的利润去对冲关税,”贾西说道,“卖家自然会寻找出路。”
而这个“出路”,便落在了美国消费者的购物车里。
一行标注激怒白宫
就在昨天(4月29日),美媒《Punchbowl News》爆料称,亚马逊内部曾计划在每件商品的价格标签旁加上“关税成本”提示——明确告诉消费者:这笔钱,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才加上的。
消息一出,立刻在华盛顿引发震动。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迅速作出激烈回应,称亚马逊此举“充满敌意”,“具有明显政治意味”。她还在记者会上爆料,特朗普本人当天早上曾致电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表达强烈不满。
在这场正面对抗中,亚马逊最终选择了“踩刹车”。不久后,公司发言人向媒体表示:所谓在产品页公开显示关税成本的计划“从未获得批准,也不会执行”。
不止亚马逊,Temu和Shein也出手了
亚马逊并不是唯一对新关税政策作出反应的平台。中国电商平台Temu(拼多多海外版)和Shein也纷纷在结账页面新增了“进口费用”项。
其中,Temu的“进口费”甚至高达商品价格的145%,几乎翻倍。这一操作既是对关税压力的直接反映,也意在将成本压力赤裸裸地“展示”在消费者眼前。
不过,这种做法也被批评有可能影响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公信力和政治中立形象。
重压之下,商家纷纷退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让商品涨价,还动摇了电商行业的重要节日。
据《路透社》消息,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商品卖家正选择退出亚马逊即将举行的会员日大促活动。对于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促销节点之一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局面。
一位为百余名卖家提供咨询服务的资深顾问透露,几乎所有客户都在主动缩减促销规模,原因无它——成本压力太大,再打折就彻底亏本了。
消费者的“买单”时代来了?
耶鲁大学一份研究指出,如果关税政策持续发酵,美国普通家庭的年支出可能平均增加高达4400美元。
而这场由政策引发的涨价浪潮,正在由平台、品牌、商家层层传导,最终冲击的是每一个打开手机下单的美国消费者。
从全球化到地缘博弈,从经济杠杆到选票博弈,价格背后,牵动的早已不仅仅是账单数字。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