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关税战殃及池鱼!澳洲企业惨遭波及,老板们集体崩溃了...
【本文译自ABC News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作阅读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态度和立场】
Beatrice Toh不久前才刚刚庆祝自己的企业在美国的正式启动。
这位来自墨尔本的企业家在成为年轻母亲后创立了自己的儿童用品公司,当时她希望发明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涂色书,以取代一次性的版本。
Hey Doodle进军美国市场几乎筹备了一整年,期间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金,为美国市场重新调整产品线。
如今,庆祝的喜悦转为焦虑与“恍惚”,因为 Toh和她的小型团队正被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瞬息万变的贸易战搞得焦头烂额。
“这绝对是个意料之外的打击。”她说。
Hey Doodle的经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前所说“对澳大利亚征收相对温和的10%关税”的说法相左。该政策是他推行经济民族主义的一部分。
所谓关税,本质上就是对进入一国境内的商品征收的税费。
在 Hey Doodle 的案例中,由于其产品是在中国制造,该公司预计将面临美国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目前已超过 100%,而且还在上涨。
具体来说,该公司的硅胶涂色垫是在中国制造的。
随后,这些产品会从中国工厂直接发货到美国,送达批发商和零售商,如大型连锁书店 Barnes & Noble。
美国与澳洲官方都未能确认关税细节
Toh 女士认为,她的公司虽然是澳大利亚本地所有,但这一点恐怕并不会对税率产生任何影响。
她也不认为可以通过“先运回澳洲再出口到美国”的方式,绕过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
“一切都取决于原产地,”Toh 女士告诉 ABC。
不过,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澳大利亚贸易部,都没有向ABC新闻证实此种情况。
尽管如此,几位国际贸易法领域的专家都认同Toh最初的判断,并指出美国极有可能不会遵循美澳之间早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
KPMG 首席经济学家Brendan Rynne指出,特朗普政府此前多次声明,将采取措施以降低“转口和规避”的风险。
“他们关注的是商品生产的地点,”Rynne说。
“他们目前提出的贸易规则几乎每天都在变。”
根据 Rynne 的理解,美国正计划采用“从价关税”,即根据商品入境时申报的价格征税。
以Hey Doodle为例,这种关税机制可能会将其原本售价约为30澳元的涂色书套装价格,抬高至50澳元以上。
Toh认为,美国消费者不会愿意为这类产品支付那么高的价格。
“这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是给孩子的一项娱乐活动,”她说。
“情况会很棘手。我们会承担一部分关税,批发商也会承担一部分,最终消费者还是得为此买单。但我认为所有人都会因此受损。”
更多澳洲品牌正被中国关税波及
关税也成了泳装品牌老板 Steve Philpott 的一大烦恼。
和 Hey Doodle 类似,Philpott 先生在悉尼运营的公司也有多个品牌在中国生产、面向美国市场销售,其中最大的是 Sea Level。
他同样从贸易专家那里得知:只要是在中国生产并发往美国的商品,都将适用对中国征收的高额关税。
回顾过去几周的动荡局面,他说:“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
“我们只能用点幽默感来应对这一切,因为真的太荒谬了。”
Sea Level 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占比相当大,Philpott 估计大约四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美国。
他也认同 Toh 女士的说法:“我们绝不可能把全部的关税成本都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市场承受不了这种价格。”
在中国生产、面向美国销售的澳洲服装品牌还包括高端女装品牌Zimmermann、大众零售商Cotton On,以及标志性内衣品牌 Bonds。
这些公司都未就ABC的采访请求作出回应。
“澳洲的大多数时尚品牌其实都在海外生产,”Philpott 指出。
“现在听起来澳洲商品只要缴10%关税好像很不错,但如果商品在海外、特别是中国制造,那关税可就高得惊人。”
此外,Philpott 也在为另一项较少人关注的中美贸易规则变化做准备,该规定预计将在5月初生效。
目前的“最低豁免额”政策(de minimis exemption)允许价值不超过 800 澳元的包裹免税进入美国。但这一政策即将不再适用于直接从中国邮寄给美国在线消费者的商品。
KPMG 的 Rynne 认为,这项俗称“希音与Temu税”(Shein and Temu tax)的新规,也将波及那些从中国直邮美国消费者的澳洲品牌。
企业或将被迫将生产线移出中国
特朗普总统近期针对各国的关税措施剧烈波动,大部分原定上调的关税已被回调至一个统一的10%,目前暂时以“暂停”状态存在。
特朗普政府表示,此次加征关税是为了优先推动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发展,但分析人士指出,单独针对中国的做法更深层反映的是地缘政治的考量。
Philpott希望这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局势能够缓和,因此目前他尚未对是否将生产撤出中国做出“仓促决定”。
不过,他也在制定应急方案,比如考虑柬埔寨的工厂,甚至更远的非洲。
“但这些地方的供应链体系、能力,都无法与中国相比,”他说。
“中国在我们这个行业,确实是全世界最强的。我们和工厂有着13年、14年的长期合作关系。”
“所以转移到其他国家,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选择。而在美国设厂,对我们来说也不现实。”
他旗下的另一个品牌 Bond-Eye 大多在澳大利亚生产,他现在也开始思考,如果对中国的高关税持续,而澳大利亚关税相对较低,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
对出口商来说,唯一的利好可能就是澳元暴跌。上周澳元一度跌破60美分,使得从澳大利亚发出的商品在海外市场上变得更便宜。
“在澳洲生产更多产品是很具挑战的。我们的服装制造业已经几乎被摧毁了,”Philpott 谈到本土服装生产时说。
“政府确实应该为澳大利亚时尚产业提供一些支持。”
在墨尔本,HeyDoodle 的创始人 Beatrice Toh 并不认为她可以把硅胶涂鸦本的生产迁回澳洲。她早在创业初期就尝试过,结果被告知在澳洲并不可行。
“他们说我们这里没有所需的油墨原料,”她回忆道。
“如果能有一点政府支持,那真的会很好,特别是对我们这种小企业来说。”
“我有很多朋友也处于类似的境地。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的美国库存快要卖光了。我们还要继续发货过去吗?”
澳大利亚政府负责海外贸易的相关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一直在“与受影响的行业和出口商密切合作”。
澳洲贸易部长 Don Farrell 拒绝就此事接受采访。
他在声明中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将“始终捍卫澳洲利益,支持本地企业和就业”,并称正在与美国方面接洽。
“这包括主张对澳洲商品不征收关税,缓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并推动贸易多元化,”他说。
编译:Renee
原文链接:
https://www.abc.net.au/news/2025-04-14/australian-firms-manufacturing-china-caught-trump-tariffs/105165444
编译声明:本文系本站编译和整理自英文来源,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