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特朗普的友谊小船翻了?“马斯克下地狱!”抗议者齐聚悉尼总部!

如果你今天路过悉尼的Alexandria,
大概率会听到一阵阵汽车喇叭声,
还有人高喊:“Elon Musk go to hell!”
没错,这不是电影现场,
而是特斯拉总部前真实上演的一场抗议。
约50名来自新州大学团体的抗议者,
聚集在特斯拉澳洲总部外,
不仅用标语牌表达愤怒,
还直接拆毁了一辆,
象征特斯拉未来的Cybertruck纸板模型。
一场硝烟味十足的示威,
在全球社交媒体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01
特斯拉在澳销量暴跌近60%:公众正在“用脚投票”
根据澳洲电动车委员会(EVC)最新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澳销量同比下降近60%。仅三月份一个月,销量就暴跌了53%。
这个跌幅,几乎是“悬崖式”的。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里,特斯拉曾是澳洲电动车市场的“领跑者”。Model 3和Model Y几乎成了年轻中产的身份标识。而现在,曾经的“特粉”开始集体沉默,甚至公开表示“脱粉”。
是价格问题吗?不是。
Model Y的价格其实已经连续多次下调,性价比在同级别车型中仍具竞争力。
是性能问题吗?也不是。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和续航能力依然在行业中具备优势。
问题在于:品牌信任感的断裂。
这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由新南威尔士大学与悉尼大学的一群学生和社运人士发起。虽然他们人数不算庞大,但口号精准、标语生猛,“砸纸板Cybertruck”这一戏剧化行为更是迅速在网上疯传。
抗议者的愤怒并非无的放矢。许多人指责马斯克近来在政治立场上的“变脸”:
一边反对美国政府高关税政策,转发弗里德曼自由市场演讲;
一边却在特朗普“第二次崛起”中频频露脸,被传参与“政府团队重组”;
在美国裁员万人,却仍对特斯拉员工高喊“做出牺牲是值得的”;
曾高喊“让地球可持续”,如今却频频发表争议性、带偏见的言论。
这让不少原本对马斯克抱有“英雄滤镜”的澳洲青年,彻底失望。
抗议现场,有司机主动鸣笛响应,有人挥拳高喊“滚出澳洲”,甚至还有激动者因围观不慎发生追尾事故。
抗议者称,特斯拉如今不再是环保先锋,而是马斯克“财富掠夺”的象征,是“压迫工人与普通人民”的代表。
一句话:
反特斯拉=反马斯克=反极权资本主义。
02
兄弟友情小船已闹翻!特朗普称不需要马斯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
而在抗议爆发的同一天,马斯克本人也没闲着。
他在社交平台X上,转发了一段已故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铅笔演讲”视频,强调全球供应链协作的魔力,暗示高关税破坏了自由市场。
这段弗里德曼的“铅笔演讲”非常出名。视频中,弗里德曼坐在镜头前手持铅笔,系统地解释了全球供应链是如何快速、廉价地生产铅笔的。弗里德曼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芝加哥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开创者,他于2006年去世,享年94岁。
“世界上没有人能独自做出这只铅笔,”弗里德曼在视频中开始说,“这是什么非凡的见解吗?完全不是。据我所知,制作这只铅笔的木材来自华盛顿州一棵被砍伐的树。要砍倒那棵树,需要一把锯子。而要制造锯子,需要钢铁。而要生产钢铁,需要铁矿石。”
可以说,这是马斯克的“软性反抗”。
但熟悉马斯克的人都知道,这种方式已经是他表达不满的“极限模式”。他不敢、也不愿真正撕破脸,但他也不甘于沉默。
更讽刺的是,在视频评论区,网友向马斯克的AI机器人Grok提问:“弗里德曼支持关税吗?”Grok的回答斩钉截铁:“不支持。他主张单边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
这条AI答复,几乎可以理解为马斯克本人“偷偷说的真心话”。
这场混战中,马斯克并非毫无盟友。但即便是亲人,也难统一口径。
他的弟弟、特斯拉董事会成员金巴尔·马斯克,近日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谁能想到,
特朗普居然是几代人中征税最多的总统?”
而白宫经济顾问纳瓦罗也不甘示弱,回击马斯克只是个“汽车组装工”,甚至称他“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利润”。
马斯克怒斥:“纳瓦罗真是个白痴!比一袋砖还笨!”并强调特斯拉是“美国含量最高”的汽车品牌。
这一连串“兄弟撕”、“政商互喷”,对品牌毫无助益。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直接将特斯拉目标价从550美元下调至315美元,称其已成为“全球政治象征”,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企业。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
在过去的三周里,
马斯克的净资产减少了大约460亿美元
美东时间周日,马斯克发帖还取笑了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对只有企鹅居住的赫德群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征收关税的辩护。
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针对这些无人岛征收关税是必要的,可以防止一些国家利用航运漏洞。
而马斯克回帖评论说:“这很好笑。”并配上一个爆笑的表情。
投资者信心动摇,消费者用脚投票,市场表现持续下滑——这是典型的舆论+资本合围式危机。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说:“我不需要马斯克为我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我不需要他的车,我实际上买了一个。”
让无数网友群嘲:友谊小船已经翻了~
03
小编结语
特斯拉在澳洲的形象转折,其实让人唏嘘。澳洲原本是电动车普及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政策支持,环保意识强,特斯拉也曾是众多青年“第一辆车”的首选。
但今天,这种认同感正在迅速崩塌。对马斯克的不满,早已不止于政治立场,而是贯穿于对其整个人设的质疑:他曾是科技浪潮的引领者,是“移民成功梦”的代表,是清洁能源革命的旗帜,但如今,却变成了“割裂现实、崇尚控制、左右逢源”的代名词。
这场从悉尼引爆的抗议潮,其实早已不只是针对一辆车、一个品牌,而是对一个人、一个价值观的总反击。当品牌的代言人“站错了队”,当技术理想沦为资本工具,当用户感觉被背叛时,即使曾经是光环加身的科技帝国,也会迅速跌落神坛。
今天的特斯拉,就正站在这个分岔口上。而明天会不会有更多的“Cybertruck”在全球被砸?或许,就看马斯克下一步,是否还能赢回公众的信任。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