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官方公告: 严查个人境外报税! 包括澳洲护照和PR, 有华人接通知, 补交百万

中国方面突传消息...
近期,中国多个省市的税务局相继发布公告,公开了数起境外收入未申报的典型案例。上海、山东、浙江和湖北税务部门几乎在同一时间向社会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境外所得的税收监管,正在加速推进。
越来越多人的“全球收入”进入监管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中国居民通过海外工作、投资理财、房产交易等方式获取收入。但“走出去”的脚步越快,税务合规的脚步也在加紧。
据税务部门通报,税收大数据系统通过交叉比对,识别出包括陈某、张某等人在内的数名纳税人,存在境外收入未依法申报的问题。在税务机关约谈与政策辅导后,相关人员依法补缴税款及滞纳金,总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这标志着:过去相对模糊的境外所得监管,正被逐步清晰化、具体化。
数据透明时代:海外资产不再“安全隐蔽”
很多人仍存在误解,认为只有境内收入才需要纳税。但根据中国税法规定,只要你是“税收居民”,无论收入来自哪个国家,理论上都应向中国申报纳税。
这背后的关键机制之一是 CRS(共同申报准则)。
CRS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一项全球税务信息自动交换制度。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体系。简单来说,如果你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或其他CRS参与国拥有金融账户,相关信息将自动报送给中国税务机关。
被交换的信息包括:
银行账户余额
利息、股息收入
投资产品交易收益
纳税人识别号等关键身份信息
正是基于这些透明数据,税务机关可以准确识别是否存在未申报的境外所得。
哪些人群和哪些收入属于监管重点?
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群体需对境外所得承担纳税义务:
在中国有户籍或经常性居住的个人(即使拥有外籍或外国永久居留身份)
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83天的外国人或华人
至于境外所得,常见包括:
在境外工作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
海外房产出租收益
外资股息红利、利息收入
海外公司投资所得或资产转让所得
其他由海外机构或非居民支付的偶然收入
对于这类收入,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与境内所得一并申报,综合计算应纳税额。但也有部分分类所得(如房租、利息、股息等)单独计税。
已在海外缴税,还需要在中国纳税吗?
中国的税法允许 境外已缴税额抵免,即若在境外已依法缴纳所得税,可在中国应纳税额内按比例抵扣。
但请注意:抵免不是自动进行,而需要个人在纳税年度次年内主动申报,并提供有效缴税证明和计算资料。超过申报时限,将可能丧失抵免资格。
若未申报,后果如何?
税务机关有权对未按时申报的个人依法追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或处以罚款,严重者还将纳入纳税信用黑名单,影响个人信用和未来出入境、贷款等活动。
提醒:合规,是最好的避险
随着国际税收信息壁垒的打破,个人“藏在海外”的资产越来越难以躲过监管视线。CRS的大范围实施,配合中国税务机关日益成熟的数据分析系统,境外所得正在被逐步纳入可控范围。
对于有海外投资、工作或资产配置的中国居民来说,尽早进行专业税务规划,遵守申报义务,是规避法律风险、维护财务安全的理性之选。
境外收入并非“灰色地带”,而是一块需要认真对待的“合规高地”。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