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洲已成为全球笑柄,因为它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全球诈骗者眼中的“摇钱树”,每年因诈骗损失数十亿澳元。
澳媒News的一项特别调查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诈骗本可以被阻止。
当银行致电Danny McIver告知他的账户已被盗取7万澳元时,他并不知道噩梦才刚刚开始。
这位越战老兵如今每天以泪洗面,因为他的毕生积蓄被掏空,而他仍在与Bendigo Bank斗争,希望追回被盗的资金。
这笔钱来自一份人寿保险赔付,而这笔赔偿款原本是为他痛失的儿子Robert支付的。悲剧接踵而至,就在Robert去世两周前,Danny的女儿Sharon也因运动神经元病不幸离世。
“我本以为银行会保护我的钱,结果它让骗子随意拿走!”
去年9月,他接到一个假冒微软客服的电话,对方巧妙骗取了他的银行账户权限,短短两个小时内,7万澳元被分四次转走,而银行竟然毫无察觉!
“Bendigo Bank直到最后一笔4万澳元的转账后,才意识到不对劲。但这已经太晚了!” Danny含泪说道。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一生节俭,没想到晚年却要为自己的血汗钱奔波维权。尽管他多次向银行投诉,但银行只是“象征性地调查”,至今未能追回损失。
“这让我心碎,”Danny含泪告诉媒体。
“自从遭遇骗局以来,我的健康状况变得更糟了,每天都异常煎熬,这件事24小时困扰着我。”
Danny只是数十万名澳大利亚诈骗受害者中的一员。
由于对诈骗行为缺乏有效应对,澳洲已成为诈骗者的“提款机”。
最新数据显示,仅一年时间,澳洲人因诈骗损失了27.4亿澳元。
华人受害者也不少,网络上随便一搜,都是身边的真实案例……

(截图来自小红书博主@MC李宝库)
我们看看一个骗局是如何发生的,
诈骗手法越来越高明,受害者通常从一个看似无害的电话开始,最后资金却被转移到全球黑市:
澳洲悉尼
受害者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其银行账户已被盗用。来电号码显示为银行官方号码,且对方知道受害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
菲律宾
电话另一端是一个位于“锅炉房”式诈骗中心的诈骗者,他们获取了受害者的验证代码并访问了其银行账户。
中国香港
受害者的资金通过加密货币钱包转移到香港的一个账户中。
塞浦路斯
资金被进一步转移到一名犯罪头目的账户中,用于资助其非法活动或提供贷款给其他人。
俄罗斯
骗子与寡头勾结,用诈骗得来的钱进行投资或政治交易。

如今,受害者要求银行承担更多责任,而政府的“诈骗预防框架”却饱受争议,消费者团体和专家都在呼吁——澳洲该向英国学习,让银行对受害者进行强制性赔偿!
去年10月,英国推出了全球领先的立法,除非受害者存在重大疏忽,否则强制要求银行在五个工作日内赔偿诈骗受害者。
英国前十大银行之一TSB早在2019年就开始自愿赔付诈骗受害者,数据显示,自实施赔付机制以来,诈骗案件显著减少。
TSB银行的反欺诈发言人Matt Hepburn表示,该银行在97%的案件中都成功为受害者提供了退款。
相比之下,澳洲的银行却在逃避责任,消费者团体甚至直指银行纵容诈骗。数据显示,四大银行2024财年的利润高达307亿澳元,但受害者的赔偿请求往往被拖延、推诿。
澳洲政府表示,正在通过“诈骗预防框架”来解决这一价值数十亿澳元的问题。
根据该框架,如果银行、社交媒体巨头和电信公司未采取合理措施预防、检测、阻止和应对诈骗行为,可能面临最高5000万澳元的罚款。
然而,诈骗受害者、主要消费者团体和政界人士对这项提案提出批评,认为其力度不足,无法充分保护公众。

Harriet Spring因一场骗局失去了价值160万澳元的遗产,这笔钱原本应该分给15名家族成员。
她声称自己被一个冒充澳洲知名银行的骗子“操控”,对方以提供定期存款为名实施诈骗。
如今,她加入了其他诈骗受害者的行列,揭露银行体系的缺陷,并对拟议中的相关立法提出了尖锐批评。
“政府和银行基本上制造了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消费者保护失败,”Spring女士说道。
她强调,银行需要在预防诈骗中“有更多责任感”。
“诈骗和持枪抢劫一样是赤裸裸的欺诈和盗窃,但银行却成了帮凶。正是银行让系统如此脆弱,才让资金被轻易盗走,而受害者却得不到任何帮助。”

与此同时,消费者法律组织Choice指出,银行在过去20年赚取了数千亿澳元,却牺牲了消费者保护,导致诈骗愈演愈烈。

消费者行动法律中心首席执行官Stephanie Tonkin表示,澳大利亚在应对诈骗方面的无作为,让我们成为“全球诈骗者的摇钱树”。
“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全球领先的框架,为行业提供最高激励,以推动其投入诈骗预防,同时在出现错误时为客户提供赔偿,”Tonkin女士说道。

国家党议员Anne Webster最近也成为了一起精心设计的骗局的受害者——她在一家看似是Hyatt的官网预订住宿时,被盗刷了9000澳元的信用卡。
Webster表示,这次诈骗让她感到“极度脆弱”,尤其是因为“你完全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否会停止”。
她指出,当她多次向NAB反映问题时,银行却“完全没有行动”。
直到她告诉银行自己计划在议会中公开此事后,NAB才退还了她的钱。
然而,她补充道,NAB的反应是不对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施加有效的压力”。
诈骗不仅仅是财务损失,更是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性打击。维权组织指出,他们接触的受害者中,有人因此丢掉房子,有人不得不提前结束产假回去上班,甚至有些人为了维持生计向成年子女借钱买食物。

绿党参议员Nick McKim批评政府的“诈骗预防框架”软弱无力,明显在保护银行利益。
他指出,银行每年赚取数百亿澳元,完全有能力赔偿受害者。“受害者不该花几年时间去和富裕的银行打官司,他们应该立即得到退款!”
消费者法律专家Stephanie Tonkin直言:“澳洲已经成为全球诈骗者的天堂,我们需要的是强制赔偿法案,而不是拖延无作为!”
目前,银行正试图阻止政府推出强制赔偿方案,但如果不采取行动,诈骗将继续猖獗,普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毕生积蓄被卷走。
银行会继续赚钱不管受害者,还是政府会站出来保护消费者?这场立法博弈,将决定每个澳洲人的财产安全。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