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登顶43国下载榜首!官方连夜找英文审核员!马斯克母亲视频“火”到关评!澳洲却开始唱起了反调
1.7亿美国TikTok用户
“全部在逃”
现在,数以十万计的美国网民,
转战同样来自中国的社媒平台小红书,
并且与那里的中国网民展开热烈交流。
和一分为二的抖音/TikTok不同,
小红书只有中国版,
适用中国的内容审查规定。
01
破天的流量给到小红书!
就在这几天,
小红书几乎霸榜了全世界,
所有App Store的榜首下载量,
清一水的都是它!
“洋抖难民”涌入小红书这一话题直接成为了国际新闻,世界各地媒体纷纷报道。
随着美国数万名“TikTok难民”涌向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数据显示,最近七天小红书在美国的移动应用下载量,较此前七天增长超过20倍。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海报新闻和快科技报道,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最新数据显示:
据估算,1月8日至14日的七天内,
小红书在美国的下载量,
较1月1日至7日的七天增长超过20倍,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倍。
据网民分享的图片,小红书已在紧急招聘英文内容审核员。
图片显示,该职位的工作范围主要是负责平台英文内容审核,要求大学英语六级425分以上,转正后薪资在7000元(人民币,下同,1306新元)至9000元。
除此之外,
一些美国网友发现
马斯克的母亲梅耶 · 马斯克
也在小红书开了账号
引发美国网友热评
作为马斯克家族的重要成员,梅耶 · 马斯克的举动迅速引发了不少国外用户的注意,单单一条 " 她为什么在这?" 的评论就获得了数千点赞。
早在 2021 年,梅耶 · 马斯克就已经入驻,此次因大量海外账户涌入而再次引发关注。
除此之外,中国网友和全球海内外的网友都过上了早C晚A的幸福生活!
称反正我们作息不同,可以分时间玩。
于是...小红书界面一片和谐。
正在学习中文的美国网友也"不甘示弱”,开始寻求中国网友帮助。
引爆美国“小红书热”,澳洲用户也疯狂涌入!但值得注意的是...
正如我们刚刚所说的,随着TikTok禁令在美国的倒计时,大批美国用户开始涌入“小红书”,甚至连澳洲用户也“蹭热度”,让这款原本海内外华人为主的APP在澳洲的下载量瞬间飙升。
不少澳洲网友还很上道地开始使用双语字幕与中国网友交朋友,虽然可能中文不太好,但是诚意满满十分可爱,吸引了不少中国网友互动。
La Trobe大学的Alexia Maddox分析,澳洲人涌向小红书的原因可能有三点:
“跟美国人学”:看到美国人换平台,澳洲人也不甘落后;
抢用户名:怕被别人抢走自己心仪的ID;
为防青少年社媒禁令:新法律可能让TikTok等平台受限,但小红书还没上政府的雷达。
目前来看,澳洲并没有要效仿美国的迹象。虽然去年有些议员呼吁禁用TikTok,但这些声音已经慢慢平息了。甚至,澳洲反对党领袖达顿自己还跑去注册了TikTok账号。
根据2024年11月的Deloitte报告,澳人每天花费超过6小时消费数字娱乐内容。
自由党议员们定期开会,研讨如何制作吸引选民互动的TikTok、Instagram或Facebook视频。
统计数据表明,这一策略已经起到了效果。达顿的TikTok账户是自由党内观看量最高的账号之一,他最受欢迎的视频获得了110万次观看。而总理Anthony Albanese最受欢迎的TikTok视频则有20.9万次观看。
自由党最受欢迎的视频吸引了340万次观看,
而工党的最高观看视频为280万次。
话再说回来,TikTok在美国的情况还是很紧张。TikTok在美国有1.7亿用户,占全国人口的一半,1月19日禁令实施的可能性让大家开始恐慌。现在用户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能跑就跑,换个平台避避风头!”
除了TikTok,美国青少年社交网络的新禁令也在改变整个“游戏规则”。澳洲政府预计今年也会出台类似规定,限制青少年用TikTok、Instagram、Snapchat等APP。
但问题来了:如果这些平台被“封杀”,像小红书这样的新兴平台会不会成为青少年下一站?
《卫报》分析,这可能是一场“打地鼠”式的监管游戏——政府封一个平台,青少年就会跑到下一个不受限制的APP。而父母呢?可能还没搞懂小红书是啥,孩子们已经找到新玩法了。
对于小红书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虽然现在澳洲的下载量暴增,但如果真的进入青少年“黑名单”,小红书会不会也像TikTok一样,成为舆论和监管的靶子?
目前,小红书在澳洲的影响力还不算大,但随着用户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恐怕迟早会浮出水面。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禁令生效,澳洲青少年可能会想尽办法绕过年龄验证,或者干脆找一个新APP继续“high”。
对于政府来说,“一刀切”的方法也许治标不治本,但至少“表明态度”,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03
小编结语
无论是TikTok禁令带来的“平台大逃亡”,还是小红书意外成为“流量新宠”,这场跨文化的社交狂欢正悄然改变着全球互联网的生态。
但热闹之后,是不是所有新兴平台都能撑过监管的考验?又或者,这场“逃亡”只是短暂的避风港?
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换哪个平台,“快乐冲浪”的本质永远不变。而对于平台和政府而言,如何在自由与监管之间找到平衡,也许才是真正的考验。
未来如何发展,咱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