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生在新西兰玩滑翔伞遭遇横祸!31岁瘫痪坐轮椅,“人生彻底改变”
2024年7月21日,皇后镇湖区日报发布了一条新闻。
新闻中写道一名31岁的新西兰女生,在皇冠峰附近参与双人滑翔伞运动时发生事故,造成脊椎严重损伤。
新闻的主人公大笛子(@Dr大笛子),是一名年轻的华人住院医生,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受伤及后续的故事,引发网友热议和关注,今天发现君邀请到了她,听她来讲讲事情的来龙去脉。
01
从留学生到外科医生
故事的主人公大笛子,2013年来到新西兰留学,所学的专业是健康科学专业,大三毕业后,她成为了奥克兰大学的科研助理,主要研究方向是亚洲人口公共健康。
在工作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医生,这位医生每天与病人的互动,让大笛子很向往,“感觉她的工作很有意义,每天都会看到有病人感谢她,因为她实实在在地帮助病人恢复”。
大笛子看到了自己梦想中工作的样子,决定放手一搏,去申请奥克兰大学的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MBChB)。
2017年,大笛子直接发送了邮件申请,在收到面试通知后,她又有些打怵了,感觉自己还没有真正准备好,所以没有参加面试。
第二年,她又申请了一次。
没有老师辅导,也没有上过补习班的大笛子,为了准备面试,连夜刷Youtube上的相关视频,这一次,她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这个机会。
面试第二天,她收到了offer,与此同时,她还拿到了法学院的offer。
因为当时奥克兰大学有规定,“一个学生一辈子只能申请两次医学院”,如果这次不接,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就这样,笛子又重返母校,成为一名医学生。
大笛子很珍惜医学院读书的机会,无论是上课还是实习,都非常努力。
为了能够提升手的熟练度,大二时她就在淘宝买了一套手术缝合练习套装,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练习。到了大四真正能够上手做手术时,笛子惊呼“这也太简单了”,因为真正的手术设备设计精良,手感很好,笛子“爱不释手”,缝合出来的伤口,常会得到资深医生的夸赞。
自己的热情加上同事、病人的正向反馈,让大笛子对手术这件事的热爱,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也是因为这份热爱,她收获了很多额外的礼物。
大四时某个深夜11点多,她想在离开医院之前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手术可以让自己做,结果遇到了一个机会。当时半夜没有别的医生在,她就成了第一助理外科医生。
这位病患的身体非常特别,他的身体有两个阑尾,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手术之后,笛子征得病人同意,以此案例为参考,写出了一篇学术论文,这篇文章也成为了她的第一篇发表的学术论文。
2023年读大五的时候,她开始几乎全天都在外科,手术不断。在实习的过程中,她看遍人间百态。
看过女性被家庭暴力时插入体内的尖刀,遇到过工人在绞肉机事故中被搅碎的手臂。当然,也有新生命带来的欣慰和喜悦。
2023年,她成为实习医生,有机会参与了更多场手术,有了个更多实战经验。
在新西兰求学11年,笛子的10年青春,都给了医学和健康行业,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笛子会在成为外科医生的大道上高歌猛进时。
一阵风吹来,故事开启了另外一个篇章。
02
一场事故改变了故事走向
今年7月份时,大笛子的妈妈和妹妹,来新西兰看她。
姐妹两人都对户外运动感兴趣,大笛子也想“尝试一些刺激的”,最终两人选择到皇后镇体验双人滑翔伞。
当天她和妹妹两个人上了山,妈妈在山下等。开始体验这项运动之前,大笛子对其流程一无所知,工作人员也没有相关的解释。
双人滑翔伞一般是由一名专业飞行员带着一名乘客滑翔。
当天的天气不太好,大笛子又是第一次飞,在准备起飞时出现点状况,她便问对方情况如何,飞行员说没有问题,只是有根线扯住了。
而后一阵风吹来,大笛子的记忆就被切断了,再醒来时,人在医院的病房里。
大笛子的妈妈说受伤后的她,还不断和身边的人说“没事,我不疼”,但是大笛子自己完全没有这些记忆,当时的她,也许是靠着潜意识在支撑着,安慰身边的亲人。
大笛子整个人当时被“摔碎了”,穿着的羽绒服被摔破,当时她从头到脚挂满了羽毛,她的男友戏称这是“凤凰涅槃”,“好像有神明庇佑一样”。
从山顶摔下,她的头盔都已经被撞裂,但是确实是幸运,因为生命还在。
03
医学背景让我更快接受现实
大笛子先是被直升机拉到了但尼丁,而后转入基督城医院,在ICU待了两天之后,她被转入监护室。
从ICU出来时,她并没有感觉很疼,但是整个人一直出冷汗,感觉很不舒服。因为脊椎严重受损,下半身瘫痪,她的脖子也断了,那时候完全感受不到四肢。
当时医生安排了手臂手术,但是出了ICU的她,突然有一刻就对胳膊、手、肩膀有感觉了,并且能动了,笛子说这很像是“解除了封印”。
当时的她震惊又兴奋,作为一名医生,她对于身体的了解程度比普通人要多,也更珍惜这个“惊喜”,虽然事故出来,身体多处受损,但是因为脖子神经压迫不是很严重,她的手恢复了能力,对于一个想要成为外科医生的人来说,这可谓是一份天赐的礼物。
一场事故,有些人看到的都是失去的部分,而大笛子所在意的,是留下来的部分,并时常带着感恩的心情,去面对正在发生的一切。
人们在重大事故后,常会从最初的否认到愤怒再到接受,而充足的医学知识储备,让笛子直接跳过了否认和愤怒的阶段,直接接受了身体上的变化。
04
我的情绪被ACC托住了
事故发生时,大笛子的妈妈和妹妹也都在新西兰,她们不仅心疼大笛子的身体,也担心后续的医疗花费。
但是好在新西兰有ACC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 意外伤害保险,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享受免费的救治。
像是大笛子的这个事故,所花费的费用都会是ACC承担,大笛子一家也不会再与滑翔伞公司纠缠。
有人曾说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可以状告对方拿到大额赔偿,但是这个过程也会耗费心力,对于一个刚刚遇到事故的家庭来讲,无论是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损耗。
新西兰的ACC制度,让大笛子和家人“少了些恨意和纠结”,把重点放在了大笛子的恢复上,医院和ACC部门的团队合力,为她的康复而努力。
新西兰和中国的医疗体系不同,常会被拿出来对比。很多新移民来到新西兰之后,会抱怨这里的医疗系统。
对于一些发热感冒之类的轻症病患,新西兰医生并不会马上给药,医生开药时也很谨慎。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大笛子很理解这样做的道理,“其实世界上使用的抗生素就这几种,如果滥用导致大家有抗药性的话,其实对于全人类是个灾难,但是很多地方并不会在意这些,只是会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而遇到真正重大的问题,新西兰的医疗团队并不逊色。
像是大笛子这次事故,现场就有多个直升机救援小组到场,而后的医治和护理,也是尽心尽力。
现在有一个专业的团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医疗工程师等多个领域的人员,一起协助大笛子来做康复和日常的事务,从物质到情绪,都给到了全面的支持。
首先是大笛子的医疗花费,并不需要出一分钱,再者是她使用的站立轮椅、床、手动轮椅等,动辄几万纽币,也是ACC负责购买。
除此之外ACC还会帮她买车,因为笛子喜欢射击,他们还会考虑在车里设计可以装枪的地方。在没有买车之前,出行的费用,ACC也会报销。
“有很多问题是我自己没有考虑过的”,例如买床垫时,职业治疗师会向她问询床垫的颜色、床的把手的高度等,全部都是为她量身定做。
大笛子想要弹钢琴,就有技术小组的人员帮助设计一套支持工具,帮助她完成弹钢琴的动作。
医院里也常有疗愈犬出现,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后续大笛子离开复建中心后,ACC的人员会为她找到合适的房子,并可以帮助她做房屋内部的改造,以适应她的日常生活。因为受伤时她还有医院的工作,所以ACC也会在治疗期间给她相应的工资。
“因为每个需求都被很好地照顾到了,所以我没有任何时间去悔恨或者埋怨让我受伤的人”,被整个团队支持着的大笛子,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当下的生活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西兰的医疗制度百分之百完美,在医院大笛子也遇到过一些乌龙事件,例如有几次护士给错药,“还好我是医生,可以知道,如果换做他人,可能会带来麻烦”。
05
重新审视生活
而后大笛子住进康复中心,这里类似于医院和家之间的过渡,大笛子被安排在一个和正常家庭配置类似的房间里,每天会上不同的课程。
“很多人对康复有误解,以为是帮助病人重新站起来,其实并非如此,大家来到这里,是为了学习与受伤后的身体相处,重建生活习惯。”
现在大笛子的生活安排很满,每周都有不同的“课表”,会有专人带领她和几个病友一起做康复、学习轮椅使用技巧、外出游玩等。
以轮椅使用为例,会有专人教练,带他们学习坐着轮椅进行日常生活,例如本周的课程有从床到厕所的挪动练习。
大笛子受伤前喜欢射击,医院也会协助她外出射击。
受伤之后的大笛子,当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是否继续备战成为外科医生的培训。
之前在外科工作时,她每两个星期几乎要工作100个小时,普通的家庭医生,每两周工作的时间约为70个小时,强度和压力,可谓天壤之别。
但是受伤后她的精力大不如前,即便是医院支持,她自己也会有担忧。
大笛子还在慢慢考虑,成为外科医生的能力,她没有丧失,她只是担心有人因为她身体上的限制,给她贴上“无能”的标签,她的能力没有改变,需要改变的,也许是这个社会定义“成功”与“合格”的标准。
受伤后她有过“恍惚的时刻”,有次看到手机里和男友去海边挖海鲜的视频,她想到“自己以后怕是再也不能这样走路了”,当时只道是寻常,而如今可能再难实现。
在复建中心做训练时,有一天生活教练和她讲起自己受伤的故事,说自己坐在轮椅上的日子比用双腿走路的日子要长时,大笛子切身感受到了震撼,“也许这就是我接下来的生活”,真的要习惯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了。
受伤后的大笛子,还是和往常一样,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她的积极和能量,感染着许多人。
面对事故,大笛子没有回避,她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写道:
“这是一段新的路,我刚开始走。
“但我愿意把我的故事分享出来,与更多人一起面对那些无法逃避的现实。
“我怕迷茫的人们以为意外就是结束,其实我们只是开了新的副本。
“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啦。”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印象用户498532
昨天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