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澳洲无家可归者激增,澳联储门前露宿者成排!民众苦不堪言道:为什么在澳洲就没有公屋?

收藏

澳洲无家可归者激增,澳联储门前露宿者成排!民众苦不堪言道:为什么在澳洲就没有公屋?

大澳网 大澳网 3小时前



走在澳洲的街道上, 总能发现这样一群人。 衣衫褴褛,傍身的只有一些旧衣服和睡袋,席地而卧的无家可归者。


2022年澳大利亚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全澳共有116,427名无家可归者。


其中,露宿在街头、公园的无家可归者占7%,其余93%的人暂且栖身于,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寄宿处或挨家挨户借住。


01

无家可归者激增,澳联储门前露宿者成排,恐成下一个“旧金山”


悉尼、墨尔本每晚都有数百人露宿街头,澳联储马丁广场办公室外,也出现了露宿者营地。



近年来,澳洲的无家可归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房价飞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了住房困境。


没错,使是这样一个人均第一有钱的国家,平均每200人中仍然会有一个人无家可归,成为流浪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维州社会住房的等待名单已经突破6万人,每个月都有超过1万人面临无家可归的风险。



这些数字都在说明一个沉重的现实——那些没有固定住所的人,正在这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国家里,艰难寻找避风港。


说起无家可归,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但实际上,在澳洲无家可归者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他们包括那些没有稳定住所、不得不在朋友或亲戚家借住、甚至住在汽车里的人,都是无家可归者的一部分。



住房部长Rose Jackson说,这群人是对悉尼住房危机“清晰而直观的提醒”。


“这些都是处于最底层的人。”


Jackson女士说,政府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解决其面临的住房危机,并表示市政府在批准新的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方面花费了太多时间。


近年来,澳洲的房价涨幅惊人,尤其是在大城市如悉尼和墨尔本,房屋租金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即便是普通的工作家庭,有时候也难以负担高昂的房租,加上工资增长缓慢,导致很多人不得不面临租不起房的困境。“住房负担能力” 已经成为当下无家可归问题的核心。


而现如今,政府又决定怎么做呢?

02

真的没办法了,澳洲也想推公屋!政府面临挑战想不通:为何反应平淡?


大家发现没有澳洲虽然是个福利大国,但是咱们却很少听到“福利保障房”,也就是常说的“公屋”这个概念。


我们先来说说公屋代表的典型地区“新加坡”和“香港”。


在新加坡和香港,公屋政策被视为有效解决住房问题的范例



大量居民通过公屋计划实现了稳定居住,减轻了经济压力。然而,澳洲的公屋计划却没有取得同样的效果,导致很多家庭仍在住房问题上挣扎。那么,为什么这两者之间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


新加坡的公屋政策自1960年代开始实施,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负责。该政策的目标是为新加坡居民提供负担得起的、质量良好的住房,解决当时住房短缺的问题。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提供了数量充足的公屋,满足了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


要知道近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公屋



新加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公屋建设的强有力控制。政府不仅投资兴建公屋,还通过住房补贴和优待措施,确保中低收入居民能够轻松购房。


相比之下,香港的公屋政策面临更多挑战,主要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和房价居高不下。然而,香港政府自1950年代起推出的公屋计划,至今仍为大量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可负担的住房选择。


香港有约45%的居民居住在公共租住房或自置居所计划的公屋中



香港的公屋政策以“租赁”和“出售”两种形式运作,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政府资助的项目获得公屋,而中产阶级则可以通过“居者有其屋计划”(HOS)以较低价格购买公屋单位。


与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不同,澳洲的公屋政策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根据2024年6月的数据显示:


维州的社会住房等待名单已经超过6万人

每个月有超过1万人面临无家可归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福利大国的澳洲却一直没有办法将公屋进程做好呢?



首先,澳洲政府对公屋的投资相对有限,且缺乏连续性。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澳洲政府确实曾大力发展公屋,然而此后对社会住房的投资逐渐减少。


以维州为例,虽然政府在2020年启动了“大住房建设”计划,承诺建设12,000套社会和可负担住房,但最新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只有80%能够如期完工,剩余的需要再等3年。


而且澳洲的社会住房供应比例极低

仅占全国住房库存的2.8%


澳洲的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土地政策的运作方式却极大地影响了公屋建设。不同于新加坡和香港的集中化土地管理模式,澳洲的住房市场更倾向于市场化运作。


政府较少干预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和房屋建设,大部分住房建设依赖于私人开发商。这使得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住房价格不断攀升,低收入人群难以负担。



此外,澳洲政府在近年采取了更多的鼓励“购买而非租赁”的政策,偏向私人房产所有权的概念,而非依靠公屋来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政策转变导致了社会住房建设的放缓,反过来也加剧了住房危机。


文化和社会观念也是影响公屋接受度的重要因素。在新加坡和香港,公屋并没有负面的社会标签,反而被视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申到了公屋那得大肆庆祝一番。


然而,在澳洲,公屋往往被视为低收入人群的“最后选择”,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啥时候观念换了,啥时候公屋才能起来。


03

小编结语


如今,澳洲房价飞涨,许多家庭无力购买私人住房,等待公屋的人数也已超过6万人。社会住房仅占全州住房总量的2.8%,远远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政府对社会住房的投资,减少市场化对住房的完全控制,并在政策设计上更加重视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需求。


要真正缓解住房危机,澳洲政府需要重新思考当前的住房政策,通过加强对公屋建设的投入和改革市场机制,确保更多的家庭能够在面临高房价的同时找到安全、可负担的住所。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