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扇子最早不是扇风用的?古人:可以挡脸,可以写小抄

收藏

扇子最早不是扇风用的?古人:可以挡脸,可以写小抄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09-16 07:40

‍将近三十年过去了,但57岁的徐家东仍然记得第一次和父亲一起去浙江安吉上山选竹的经历。“制作扇骨,竹子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以竹龄五年为最佳。”这位苏州的制扇大师说。


徐家东在制作扇骨


“安吉多毛竹,我们每年都是正月过后就开始选竹,那个时候天气还很冷,而父亲总是让我找寻表面被一层白霜——老辈称之为‘冬瓜皮’——覆盖着的竹子,因为这层薄薄的蜡状物既可以保护竹子免受病虫侵害,也可以帮其保湿。”徐说道。


明代丁云鹏会前赤壁赋图扇 台北故宫博物院


竹成为制作折扇的首选材料,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的。古代中国的书画家,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朝代更替的动荡时期的书画家,尤喜绘竹。竹经历风吹雨打,弯而不折,这种韧性,令到古人感动。同时,竹节的“节”与气节的“节”同为一字,这也使人们推崇竹,并以竹自比。


明 仇英 梅花山鸟成扇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谈到扇骨的选择时,如是说:“凡紫檀、象牙、乌木皆为俗制, 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也不足贵,唯骨为时所尚。”黄金象牙价值虽高,却少了竹的风骨,而竹的风骨,正是中国文人风骨。


苏州制扇大师徐家东制作的扇子


折扇,被称为“怀袖雅物”,重点就在于一个“雅”字。从扇骨制作打磨雕刻到扇面上的诗书画印,一把可以称为艺术品的折扇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对“雅”的理解和定义。 


徐家东认为,扇骨制作,关键在于造型,而造型的关键在于线条。婉转而不恣意的线条,是用一把普普通通的刀削出的。而用刀如用笔,最忌的就是反复,务必要“一刀成”。 


徐家东所做扇骨细节


当年徐父15岁开始在苏州的扇庄学习制作扇骨,建国后进入苏州扇厂工作,退休后仍然坚持纯手工制扇直至2020年以90岁高龄去世前不久。如何制出一把有味道的扇子,老人给儿子的建议很简单:多看老东西。


徐家东与父亲切磋制扇技艺


扇骨既成,还要绘制扇面。在扇面上挥毫泼墨,讲究的是咫尺千里,当然梅兰竹菊折枝花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诗书画”三绝,以扇面为载体展示出来,开合之间,为的不仅仅是在悠悠夏日“引微凉”“起风逍”,更是为展现持扇人的俊逸才情,不凡画品和诗品。 


据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的杨丹霞说,折扇的起源有可能是在日韩,明人的笔记中,常提到“倭扇”,所描摹的正是折扇形制。苏轼有一首《杨主簿日本扇》,其中戏言到:“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杨丹霞说,无论是折扇还是团扇(宫扇),都从典章制度中来,扇风的功能反倒是其次的。团扇最初的长杆的,在皇帝面见群臣或是出行的时候用其遮挡面部,起到仪仗作用。“扇” 这个字从户从羽,而“户”本身即有“遮蔽”之意,这也就从材质和功用两方面很好的体现了早期中国的“羽扇”。


明 唐寅 秋葵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


至于折扇,古人称之为“箑”,竹字头点出其与竹子的密切关系。汉代刘安著作《淮南子》中记载楚人称“扇”为 “箑”, 可能是口音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日本,折扇起源于朝臣中手拿的类似“笏板”的木签或是竹签,一是避免直视君王,表敬畏之心;二是起到类似秦汉简牍的记事功能——朝向自己的一面略作笔记备忘录,以免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词不达意或有遗漏。而当一个人手里攥着穿在一起的几片木板或是竹板时,一把折扇的雏形就出现了。


还有一个故事:民国时期,著名京剧剧作家和学者罗瘿公(1872-1924)曾在去世前几年用“四十个金饼子”从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端方手中买下一副湘妃竹的扇骨,到琉璃厂配了扇面,又花重金请齐白石画了一对工笔蝴蝶,最后 “持与梅郎作生日”。“梅郎”就是梅兰芳,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在梅兰芳生日献上这份礼物。这把扇子2011年秋季在北京拍卖,成交价322万元。


而这把扇子的首次“亮相”,极有可能就是在今天位于中山公园内坛墙东南角的来今雨轩餐厅,这家始建于1915年的茶社,不仅是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最著名的宴请场所,同时也是包括罗瘿公和梅兰芳在内的名流雅士们“斗扇子”的地方。开合之间,彰显的是扇主的圈中地位。“设想一个人开着劳斯莱斯,风光停靠在一家豪华宾馆门口,扇子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杨丹霞笑言。


梅兰芳的生日礼物:扇骨由罗瘿公从端方处购得,扇面一面双蝶和书法来自齐白石,另一面为罗所题


直到1976年,常州武进村前南宋墓出土了一件朱漆戗金三层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 (奁是中国古代女子盛放梳妆工具的化妆盒。)盖面为戗金仕女消夏图,两位风姿婀娜的仕女,一人怀抱团扇,一人手持折扇,其竹骨清晰可见。


南宋朱漆戗金三层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


皇帝中也不乏折扇的拥蹙,其中有实物较早的一位就是长于诗文精于绘事的明宣宗朱瞻基,故宫博物院今藏有其绘制的双面山水人物扇。松下高士的主题,足以说明在明代,折扇已为文人风雅代言。


明宣宗朱瞻基所绘扇面


酷爱汉文诗词与书画的金章宗完颜璟曾有诗云:“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从“怀中透”到“香罗袖”,道出了折扇被称为“怀袖雅物”的缘由。


杭州水墨画家李云雷的折扇作品


多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水墨创作的书画家李云雷,今年六月在杭州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展示他所绘制的一些扇面。“一把扇子半把伞,”是在雨水充沛的江南地区长大的李云雷从小就听过的一句话。


李云雷作品


20世纪80年代初,杭州本地制造的竹骨折扇被大量出口以换取外汇。然而,同样的扇子几年后才在当地的商店中售卖。在此前的几十年里,中国人用了千余年的折扇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人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


而当它再次出现时,还是读中学的李云雷立刻买了一把。“我和一位同学煞有其事地扇动着扇子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引得同学们叫我们‘酸秀才’。”回忆起这段经历,李笑道。


李形容自己的风格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意趣。“我喜欢水,喜欢湿漉漉的感觉。当我在画扇子时,我喜欢看水在扇褶中微微汇聚起来。”他说。


“明年,我计划邀请一群艺术家到浙江省安吉县,当地的制扇业很兴旺。艺术家们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风格来绘制折扇,而不必局限于传统水墨。我想打开大家的创作思路,向他们展示中国折扇的各种可能性。”李说。


近年来,折扇在喜爱古典装扮的中国年轻一代中越来越受欢迎。“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像高中时代的我,觉得玩儿扇子很酷,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终会被扇子的细节之美所吸引,慢慢进入到它背后的世界中来。”他说。


李云雷作品


关于细节之美,一个例子是制作扇面所用的一种纸张,古人在洁白如雪的宣纸上遍撒细碎的银箔,并将其压入纸中,使后者呈现出微光闪耀,谓之“雨夹雪”。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