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花 15 万锯断双腿增高,三级医院大主任亲自主刀?这个手术早已被明文禁止
近日,多家媒体接连披露「断骨增高」乱象。
据都市报道,江苏一名女孩花费 6、70 万元,出国前往土耳其进行断骨增高术,增高 13cm,却出现了慢性骨髓炎,导致日常行走、跑跳都受限,且无法治愈。
术后腿部留下明显疤痕(图源:都市频道视频截图)
无独有偶,据澎湃新闻报道,有人在「医托」介绍下,前往山东菏泽骨伤医院接受断骨增高术,术后疼痛难忍、无法长时间走路站立。
据「医托」介绍,「目前 15w(万)一条龙全包,三级公立医院十多年经验的大主任主刀,送整形美容缝合,包 4 个月延长期间住宿,康复理疗,阿姨护工等」。
报道发出后,菏泽鲁西新区文卫中心在回复记者时表示,已对涉事医院和医生进行立案调查。
实际上,所谓「断骨增高术」,早在 2006 年就已被我国明令禁止——我国原卫生部出台《关于对「肢体延长术」实施严格管理的通知》,禁用此类手术于增高途径[2]。
图源:参考资料[2]
华东地区某三甲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承(化名)介绍道,「明令禁止后,据我所知,公立医院不会再针对健康人群开展此类手术。」
但是,这份「禁令」也并不意味着断骨增高就成了十恶不赦的邪术。
《通知》也提到:该项技术适应征为先天畸形、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体畸形[2]。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医学院骨科助理教授 Ares 就表示,单从技术本身而言,断骨增高术可谓是骨科手术上的一大创新,「很多畸形儿童因此受益。」
「禁忌手术」真身:有效治疗骨畸形
断骨增高并不是一个完全准确的翻译,整个手术的思路和理念应该被称为 Ilizarov 方法,这也是目前临床用于骨重建的方法之一。
要弄清什么是 llizarov,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骨重建。
骨重建是骨骼骨骼的修复、重建和重塑的过程,而骨重建手术则是通过各种可用的治疗方法修复和创建重要的骨组织,其临床治疗范围涉及骨损伤及后遗症(骨不连、创伤后骨缺损和骨感染等)、获得性或先天性畸形引起的骨畸形和先天性病理性四肢不等长等等。旨在纠正骨丢失、长度和轴,重塑肢体节段并改变其错位,从而恢复或改善其解剖结构和功能[3]。
而在对于骨重建的诸多尝试中,llizarov 教授于上个世纪中叶提出了以自己命名的骨重建方法。这种方法来自于 llizarov 发现的引力效应——通过人为控的机械装置对人体骨骼施加张力应力,形成一种牵引成骨的现象,从而使骨骼和软组织可以稳定的和可重复的方式再生。
有学者统计,迄今为止 llizarov 的原始文献和专利已经获得了超 1500 次引用,其手术方案也已流传至全世界。
Ares 结合一些英国的临床实例后表示,目前 llizarov 手术在骨折管理和治疗小儿骨畸形上都很有效果,「尤其是针对儿童骨折修复,Ilizarov 技术可以避免克氏针对于生长板的额外损伤,确保解剖结构对齐性和骨折稳定性,保持骨膜血液供应并允许关节运动。」
对于成年患者来说,一项随访期长达 30 多年的长期研究发现,Ilizarov 技术在伴有骨缺损或胫骨畸形的一些胫骨骨折上是有效的[4]。
28 岁男性患者右侧胫骨开放性骨折经治疗后的随访影像学资料
图源:参考资料[4]
也有学者发现,Ilizarov 技术在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上愈合率高,对齐充分且功能恢复良好,因此可以被纳入有效治疗方式[5]。
但一位在日本从事骨科基础研究的研究员李瞬年(化名)持保留意见,他认为 llizarov 技术并非万能良药。比如许多研究和临床经验都发现,该技术对奥利尔病、纤维发育不良、成骨不全等代谢性疾病导致的骨科顽疾都没有很好的效果,「更何况技术本身对骨科医生来说就是巨大挑战,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和副作用其实都不计其数。」
当治疗被滥用为美容
李瞬年提及「技术本身对骨科医生是巨大挑战」这一点,从 2006 年我国原卫生部出台的《通知》中也可见一斑。
对于开展该项技术的医疗机构,《通知》要求「应为具备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或骨科专科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骨科』诊疗科目。医院应设有不少于 30 张病床的骨科病房;有 2 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骨科医师,具有较强的骨科医师队伍和骨科专业护理队伍;每年开展的骨科手术数量不少于 400 例。[2]」
另外,还要求「开展该项手术的医师必须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骨科医师,并注册临床执业类别和外科执业范围,有五年以上骨科工作经验。[2]」
图源:参考资料[2]
即便保障了医疗配置,llizarov 技术本身的并发症和风险同样不低。
在下肢 Ilizarov 技术运用上,有学者对十年来 282 例病例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这些患者一共出现了 189 个问题、166 个障碍和 406 个并发症(257 个轻微并发症和 149 个严重并发症)[6]。平均每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91 个「轻微并发症」和 0.53 个「严重并发症」。(补充说明:这项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统计对象主要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 Ilizarov 技术保肢的临床患者」,这些患者若不进行相关手术可能面临截肢风险。与截肢带来的身心痛苦相比,Ilizarov 技术所残留的并发症可能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更能接受。因此,所有病例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无诱导性操作。)
一篇美国的病例报道(包含 9 名断骨增高患者)显示,9 名患者中有 4 名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如骨再生不足、股四头肌挛缩等并发症[7]。而此前的文献报道显示,外固定装置并发症约为 24%,髓内延长系统导致的并发症在 11~47% 之间[8]。
另外,患者后期的治疗意愿改变,也会造成严重的医疗后果。据谢菲尔德大学医学院骨科助理教授 Ares 介绍,在英国开展骨延长的并发症往往来自于术后的恢复阶段,患者对于疼痛的忍受度往往难与其对于身高的渴望度相匹配。「有的患者会难忍疼痛选择放弃,最终导致骨偏倚、愈合不良甚至腿部神经、血管出现严重损伤。」
一项针对 282 位患者接受手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图源:参考资料[6]
在英国,这样的情况会更多出现在私人机构,「据我所知,有些私人机构可能会出于盈利目的,有意隐瞒对于并发症的说明,从而导致了患者接受治疗后的预期不匹配。」
与此同时,Ares 也表示,以整容为目的的肢体延长术目前只能在私人的医疗机构进行,因此究竟有多少病人参与手术、预后情况究竟如何,都没有全面的具体统计数字,「尽管英国整形外科协会(British Orthopaedic Association)多次对这种手术的危险提出警告,但依然不能禁止这种手术的野蛮生长。」
在日本从事骨科研究的李瞬年介绍到,在韩国和日本,为健康人群单纯增高使用的断骨增高术也同样存在,「很多医院或者机构并没有合格的手术条件,甚至是医生资格。」
李瞬年科研团队的一位整形外科研究方向的研究员金有时(化名)表示,「断骨增高术无论从循证等级还是原理溯源上,都不应该和普通整形外科和医学美容手术相提并论。因为断骨增高术严格意义上属于高等级手术,需要骨科高等级医生搭建团队,整形外科医生提供支持,而不是像许多私人机构宣传的那样『完全由整形外科医生团队全盘进行』。」
专家:技术本身无罪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从论文中的数据上看,近年来中国医界发表的 Ilizarov 技术相关论文数目最多,占全世界的 19.1%。经查阅,都是合理合法的正常手术。
我国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曾发表《Ilizarov 技术在中国 30 年:从研究到临床转化》一文系统地总结了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而在 llizarov 诞辰 100 周年的特别论文中,也强调了中国自从 1990 年接受 llizarov 技术之后,已然在国际上走向了领先水平。
Ares 认为,中国能在很早年间就明文禁止断骨增高在健康人群中使用的这一举措十分明智,「这保证了一个技术在可控的范围内健康发展。」
图源:参考资料[9]
不过,即便是作为美容手段,2014 年也有一项回顾性研究指出,1883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期间接受双侧下肢延长的 138 位患者中,尽管有 37% 的患者都出现了和手术治疗有关的并发症,依旧有 130 位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满意,且认为提高了自尊心」。
因此,这项研究认为「对于那些有合理动机且清楚知悉技术本身的患者,断骨增高这样的肢体延长术可以有效满足患者自尊心的要求[10]。」
对此,华东地区某三甲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承(化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研究结果其实不无道理。比如,对于侏儒症的患者,这一类技术可能确实是一种希望。在我看来,技术仅仅是技术,没有对错。但是技术的应用有对错,用在合适的患者上是天使(如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骨缺损保肢),应用在不合适的患者上是魔鬼(如断骨增高)。」
被问及如何面对健康人群的美容手术需求,李承表示:「会明确拒绝这样的患者需求。作为骨科医生,我会主要从手术本身局限性和术后并发症的角度和患者沟通,对于不理解的患者,从疏导这方面去沟通。」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该技术被发明应用至今已逾百年,循证医学证明其对于肿瘤或外伤所致的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是明确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正因为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允许高并发症率。而于健康人群的整形需求,这么高的并发症率却是极不合理的。」有整形外科医生这样认为:「法律的禁止,把该技术的应用局限在一定范围,合理而有必要。整形医生也必须合理引导理性的医美消费。」
毕竟,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可言,其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之病痛。(策划:z_popeye,监制:carollero)
题图来源:视频截图,非文中病例
参考资料:
[1].https://news.cctv.com/2020/10/14/ARTIuP51rOijhU5QZFySN5iN201014.shtml
[2].http://www.nhc.gov.cn/bgt/pw10612/200702/76909eed71ae431d9462d39d9557db79.shtml
[3].Gubin AV, Borzunov DY, Marchenkova LO, Malkova TA, Smirnova IL. Contribution of G.A. Ilizarov to bone reconstruction: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state of the art. Strategies Trauma Limb Reconstr. 2016;11:145–152.
[4].Biz C, Crimì A, Fantoni I, Vigo M, Iacobellis C, Ruggieri P. Functional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of comminuted tibial fractures or deformities using Ilizarov bone transport: a single-center study at 15- to 30-year follow-up.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20
[5].Abdel-Aleem Ahmed AS, Abdelshafi Tabl E. Treatment of open intraarticular distal femur fractures by Ilizarov fixator; an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outcome with mid-term results. Injury. 2019;50:1731–1738
[6].Liu Y, Yushan M, Liu Z, Liu J, Ma C, Yusufu A. Complications of bone transport technique using the Ilizarov method in the lower extremit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2 consecutive cases over 10 years.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20 Jun 6;21(1):354. doi: 10.1186/s12891-020-03335-w. PMID: 32505174; PMCID: PMC7276072.
[7].Havitcioglu H, Gursan O, Isin Y. Cosmetic bilateral leg lengthening using intramedullary nail experience of 9 cases. J Orthop. 2020;20:232–235.
[8].Garcia-Cimbrelo E., de la Mano A.C., Garcia-Rey E., Cordero J., Marti-Ciruelos R. The intramedullary elongation nail for femoral lengthening. J Bone Jt Surg. 2002;84(7):971–977. British volume.
[9].Malkova, T. and Borzunov, D., 2021.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the Ilizarov bon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Curr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dedicated to 100th birthday of G. A. Ilizarov).
[10].Novikov KI, Subramanyam KN, Muradisinov SO, Novikova OS, Kolesnikova ES. Cosmetic lower limb lengthening by Ilizarov apparatus: what are the risk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4 Nov;472(11):3549-56. doi: 10.1007/s11999-014-3782-8. Epub 2014 Sep 3. PMID: 25183215; PMCID: PMC4182395.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