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政府承诺减少原住民监禁率,但事实上原住民入狱率却不断攀升

【本文译自SMH,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平台态度和立场】
2020年7月,澳大利亚各州政府共同制定了《缩小差距国家协议》,其中一个目标是到2031年将监狱中的成年原住民人数减少15%。
从做出该承诺到今年3月,原住民入狱率上升了18%。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度上升,将比2020年7月时高出40%以上。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监禁率是非裔美国人监禁率的2.5倍,是美洲原住民监禁率的三倍多。那么,原住民的监禁率为何居高不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原住民入狱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高逮捕率。原住民的被捕率是非原住民的8到12倍。
然而,澳大利亚绝大多数原住民从未被捕或入狱。那么,被警察逮捕的原住民与那些没有接触过刑事司法系统的原住民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风险因素是吸毒和酗酒。
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澳大利亚原住民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吸毒或酗酒,并称在过去五年中也曾被捕过。
然而,高风险吸毒和酗酒的背后还有另外两个因素:被偷走的一代的成员身份和高度的心理压力。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高风险吸毒和酗酒,并增加被捕的风险。
作为“被偷走的一代”中的一员,或其亲属是“被偷走的一代”中的一员,会使41至50岁的人被捕的风险增加一倍。
在既不酗酒也不吸毒但心理压力很大的人群中,约有10%的人在过去五年中被捕过。而在心理压力大且酗酒和吸毒的人群中,这一数字上升到了35%。
生活在犯罪高发区会增加被捕的风险,没有固定住所也会增加被捕的风险。有亲密的朋友、住在偏远地区和有体面的收入都会降低原住民被捕的风险。完成学业则有效地将风险减半。
警方承认这一切,并表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应该对降低原住民入狱率负责的原因。但在处理不太严重的罪行时,他们除了逮捕还有其他选择。例如,根据《新州青少年罪犯法》,他们可以警告而不是起诉青少年罪犯。
然而,最近公布的研究表明,即使考虑到警方在考虑是否发出警告时可以考虑的因素,原住民青少年被警告的可能性也比非原住民青少年低,而被起诉的可能性则比非原住民青少年高。
13岁及以下符合警告条件的非原住民青少年罪犯中有2.3%被起诉,而符合警告条件的原住民青少年罪犯中有8.5%被起诉。17岁时,16.6%符合警告条件的非原住民青少年罪犯被起诉,而原住民被告的这一比例为43.2%。
定罪是一种刑事司法陷阱。一旦有了刑事定罪,找工作就更难了,远离麻烦也更难了,更容易陷入犯罪、逮捕和监禁的无休止循环。
警方无法对严重罪犯进行警告。但接触司法系统的原住民往往有精神健康问题或吸毒酗酒问题(或两者兼有)。
法院在处理犯有严重罪行并有这些问题的成年人时,有多种选择。毒品法庭就是一个例子。
遗憾的是,针对更严重罪犯的精神健康和分流方案要么资源不足,要么只能在远离原住民被告居住城镇的地方提供。
如果我们真想在2031年之前将监狱中的原住民成年人数量减少15%,就必须有所作为,因为目前我们正在倒退。
警方不能袖手旁观,说减少原住民入狱人数不是他们的工作,那是其他政府机构的工作。
州政府承诺减少土著居民的监禁,但却继续通过产生相反效果的法律,这也是不行的。
编译:Levy
原文链接: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nsw/it-s-not-good-enough-police-crack-down-harder-on-young-indigenous-offenders-20240729-p5jxb4.html
编译声明:本文系本站编译和整理自英文来源,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