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新西兰籍国师浮出水面!“让美国再次伟大”,自己退路却在新西兰!

随着川普遇刺、万斯上位、拜登退选、哈里斯重启筹款机器,美国2024年大选的格局正在高速演变。
就在这个当口,一个新西兰籍的美国人突然出现在川普阵营漩涡中心。
尽管他刻意保持低调,但是他的名字一再被提及,还被冠上了“川普阵营国师”的名号。
硅谷的这帮精英开始走向前台,并会面临一场无法逃避的洗礼。
01
万斯上位后 背后导师受关注
在川普遇刺仅几天之后,他提名俄亥俄州的美国联邦参议J·D·万斯担任副总统候选人。
这位年仅39岁的“没落工业小镇之子” 突然间名声鹊起,一朝而为天下知。
在接受提名的演说中,J·D·万斯讲述自己从艰难童年到美国海军陆战队、耶鲁法学院、风险投资以及最终进入美国参议院的历程。
他试图将自己的经历与数百万美国人所面临的艰辛联系起来,表明他能理解美国人民的日常挣扎。
而为他这套说法背书的,就是他的出生——来自于“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州,以及他之前的自传小说(已改编成电影)《乡下人的悲歌》:
在这部自传中,J·D·万斯用较多的笔墨描绘了“铁锈带”的沦落和对社区的腐蚀。
在接受提名的演讲中,万斯指责“像拜登这样的职业政客”,用失败的贸易政策和对外战争摧毁了这样的社区。
川普团队希望万斯的加入,能够引起“铁锈带”摇摆州蓝领选民的共鸣,这对于赢得11月的总统选举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这位突然上位的“新人”,美国的媒体也没有闲着,立刻开始深扒他背后的“导师”。
7月19日,纽约时报刊登一篇重磅评论,题目是“万斯和川普一样,都是骗子”,就是这轮左右相搏中的一个典型:
02
“从头到尾都是硅谷精英一手策划”
纽时的这篇评论说,万斯可能是现代美国政治史的重要人物里最自私冷酷的一个,尽管这是个相当拥挤的赛道。“你没法确定川普是否相信他自己说的那些假话,但以万斯的头脑,他应该清楚自己实现了一次非凡的虚假营销。”
然后,这篇文章分析这个“骗术”到底是什么。
“在《乡下人的悲歌》里,通过他的写作,从中可以看到他对伴随自己成长的那些人怀着惊人的蔑视,这些人跟他不一样,没能逃脱小镇的贫穷。”
在《乡下人的悲歌》里,万斯否定了“将问题归咎于社会或政府”。
他的看法是,许多小城镇白人要怪只能怪自己,因为他们太懒了:“你可以在镇子上走一圈,30%的年轻男性一周工作时长不到20小时,但你找不到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懒汉的人。”他们受教育水平低,不是因为缺少教育机会,而是他们缺乏动力:“自己小时候不读书,为人父母后也不会让孩子好好读书。”
然而,从政后的万斯改口了,他“突然就认定白人劳动阶层并不懒,而是受外部势力所害”。
他开始猛烈攻击移民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那些工作本应该由本土出生的美国人来做。
白人劳动阶层不再是“懒”,而只是美国失败的贸易政策的牺牲品。
文章认为,把美国小镇和农村的问题归咎于移民是格外怪异的,这些地区的萧条远远早于移民潮,即便是现在,移民在那里也相对少见。
文章点出最关键的提示:“人们应该注意到,尽管他在演讲中抨击了‘华尔街的爵爷们’,但他的平步青云,很大程度上正是科技界大佬一手策划的,他是Peter Thiel的门生。”
03
早下注,下大注
“二进宫计划”背后的新西兰籍“国师”
最近这几天,Peter Thiel和“川普重返阵营”之间的深刻联系,正在被大量扒出。
Peter Thiel是硅谷的著名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他是PayPal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并且是Facebook(现为 Meta)的早期投资者。
2011年Peter Thiel通过特殊渠道“特事特办”,获得新西兰公民身份。
事情在几年之后被曝光,引发反对党对新西兰政府大加鞭挞,质问为何可以不坐移民监就直接迅速拿到公民身份。
新西兰入籍规定“五年绝大部分时间必须住在新西兰”,即达到1350天以上。
而火速入籍曝光后,Peter Thiel被称为“新西兰史上最快入籍的人”,一共只有12天。
放下Peter Thiel入籍新西兰背后的深意先不谈,对他来说,能量还远不止于此。
2016年11月,川普当选总统不到一个月,他就邀请硅谷科技精英中的佼佼者在川普大厦的过渡团队总部举行会议。
这是一场尴尬的聚会。
Facebook、Google和Amazon的几位科技大佬都强颜欢笑——就像被劫持了一样——城里来了个新警长,谁也没料到他会上。
不过,有一个人却如鱼得水,甚至他的小手还被川普抚摸:
今天这一切的种子,都是在2016年那个夏天播下的。
回到2016年,Peter Thiel是一个孤独的声音。
当时,在上台前后,川普一直是一个“外来者”,没有一个受人尊敬的西海岸科技大佬或东海岸商业精英愿意挺他。
但Thiel的做法则正好相反。
硅谷投资的原则是早下注、下大注。
这一原则在Facebook的投资上让Thiel大赚一票,在川普身上也一样。
在川普的第一个任期内,Thiel的数据挖掘公司Palantir从国防部获得了数十亿美元合同,最具争议的是为国土安全部移民和海关执法局提供服务,对移民进行剖析和监视。
到了上周,他的另一个赌注得到回报,尽管很少有人能预见到会如此精彩。
04
“让美国再次伟大”——
退路却在新西兰
没有Peter Thiel的J·D·万斯,绝对不会是现在的J·D·万斯。
年仅39岁的万斯,在当选参议员仅18个月后就获得了晋升,这标志着Thiel重塑美国的雄心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Peter Thiel这位亿万富翁和幕后操纵者,总能从默默无闻中发掘出年轻人,给他们大量资金,让他们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投身社会。
万斯承认他在耶鲁读书时就认识了Peter Thiel,而且他们的关系应该很密切。
这本《乡下人的悲歌》的爆火,背后就是Peter Thiel推动的。
这本书火了一年多后,2017年3月份,万斯去硅谷,去给Peter Thiel的风投公司打工。
两年之后,万斯自己搞了一个风投公司,三个大佬,分别是Peter Thiel,谷歌前CEO Eric Schmits和超级大佬Marc Andreessen出资了9300万美元。
2022年,Thiel为万斯的竞选提供了1500万美元,这是历史上参议院竞选获得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当曾经宣称“永不支持川普”的万斯需要重新获得这位前总统的好感时,Thiel在海湖庄园为他们牵线搭桥,促成了一次和解会面。
随后,两人的联盟在上个月于旧金山举行的一场每位宾客门票需30万美元的晚宴上得以巩固。
其实,Peter Thiel对年轻人的投资远远不止万斯一个人。
Thiel一直试图按照自己极端自由主义和反体制的世界观来重塑美国。
2000年的Peter Thiel和马斯克
Thiel曾经发起他对高等教育的独特攻击:Thiel奖学金计划。
根据该计划,他向天才学生发放10万美元现金。唯一的条件是:他们必须立即辍学,去实现创业想法,才能拿到这笔钱。数百人接受了他的提议。
Thiel还支持了其他新秀,如Blake Masters,他在2022年未能赢得亚利桑那州的席位;以及Vivek Ramaswamy,也是现在川营的支持者,他的竞选纲领包括承诺取消教育部。
英国卫报的报道:“科技大亨们现在排队向川普献媚。万斯只是这一链条上的又一环。”
但就在这时,Peter Thiel入籍新西兰的事情,又被美国媒体挖出:你这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自己退路却已经弄好了吗?
05
被传在新西兰“挖地堡”
确保最后的生路
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就曾说:
“很多名人跟我说过,如果世界末日来临,他们想在新西兰买房,可以有个地方避难。”
富豪们不仅在新西兰置业,更是大兴土木,准备“末日地堡”。
而Peter Thiel是被传说最多的在新西兰挖地堡的人。
今年5月,Peter Thiel想在新西兰瓦纳卡附近建造豪华地下度假别墅的计划,被新西兰环境法庭驳回了上诉。
Peter Thiel在新西兰拥有的土地和物业,包括了位于瓦纳卡湖畔的Damper Bay,买下的面积为477英亩:
他找了东京奥运主体育馆设计师隈研吾团队,设计了一个半地下的独特建筑。
其跨度约190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长度),但会对自然景观造成明显影响,在新西兰审批一直遇到阻碍。
先是皇后镇湖区议会以对杰出自然景观造成影响为理由拒绝批准,其后Peter Thiel上诉。
然后到了5月,新西兰环境法庭又驳回了上诉。
不过,即使这个临湖的半地堡无法实现,Peter Thiel也可能已经在新西兰有了其他建好的地堡。
传言硅谷富豪们的秘密酒局,他就是牵头人。
在酒局上,他分享了自己在新西兰的末日逃生和地堡建造计划。
富豪们只要按计划带上钱,就能随时跑路新西兰……传言包括他在内,已经有7位硅谷富豪在新西兰买下了地堡。
一家负责建造末日地堡的公司曾经表示,在新西兰已经建造了38个地堡。
地堡概念图
据说地堡能承受核爆的攻击,是富豪们为自己准备的末日保命装备。
此外,2011年,Peter Thiel通过名下公司花了$480万纽币买下皇后镇一套房产。这栋房子外部15米的像等离子屏一样的落地窗造型,在当地也别具一格。
这栋房子外部采用18吨瑞士花岗岩,以及375公斤的玻璃打造。在2021年曾经上市销售。
06
“PayPal帮”统领美国?
“万斯只是白手套”
未来,Peter Thiel会不会躲在新西兰某个不知名的地堡里,指挥美国政局的运作呢?
这次J·D·万斯被指责为白手套,Peter Thiel和新西兰的联系被美国媒体深挖,说明美国的一方势力已经看到了潜在的可能。
他们在美国左派媒体眼中,成了带有颠覆性的“The PayPal Mafia”(PayPal帮)。
他们这群人包括PayPal创办人和早期员工组成,他们后来继续投资并创立了科技公司和创投公司,代表人物包括Peter Thiel、Howery和风险投资者David Sacks,还有大名鼎鼎的马斯克,都在为川普募集捐款。
投资川普最佳时间是2016年,其次是现在。
Peter Thiel投在了2016年,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上周也宣布,计划每月向川普竞选团体捐款约 4500 万美元,科技界的其他知名人士也在向该团体捐款。
拜登政府时期祭出的打击大型科技公司和监管加密货币的政策,引起许多科技人士不满,让他们逐步右倾,并在一直比较自由左倾的硅谷里面,酝酿出了这场变革。
2021年,万斯在一个播客中说:“我们应该夺取左翼的机构,并将它们转向对付左翼。我们需要一个去觉醒化的计划。”
这就是美国的Project 2025的实质。
Peter Thiel再次押注美国国运,押注他将成为新一代科技寡头中的头号人物——一个新的超级阶层,科技寡头统治集团。
万斯是Peter Thiel的人脉赌注,现在已经成功了。
万斯表示要放松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解除对人工智能的束缚。他说要拆除拜登试图在人工智能发展上设置的保护措施。
纽时7月17日另一篇文章敲警钟:J·D·万斯出卖灵魂,而且买家众多。
而新西兰是Peter Thiel的地缘赌注,一个最终的退路,即便现在有些人还会觉得这一切太荒诞离谱。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代的开始。
为了打击极左自由派,Thiel和马斯克正在美国进行深度布局。
而新西兰籍的Peter Thiel将是其中的头号幕后人物。
他们的目标,是让美国出现一个新凯撒。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