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94岁“瓜奶奶”吴明珠回新疆吃西瓜了

收藏

94岁“瓜奶奶”吴明珠回新疆吃西瓜了

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 2024-07-17 14:18

近日,新疆·哈密“甜蜜之旅”第十八届哈密瓜节暨第二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94岁高龄的“瓜奶奶”吴明珠出现在了会场。7月16日,吴明珠再次来到她曾经奋斗过的新疆吐鲁番市,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看到今年新结出的哈密瓜,吴明珠说:“又香,颜色又好看”,她还品尝了西瓜。


“吃瓜自由要感谢吴明珠奶奶!”  吴明珠曾在瓜田间工作了62年,培育出了30多个瓜种,开创了新疆甜瓜、西瓜育种事业。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献给了瓜类研究,用一生的坚持和智慧,将荒漠变成了甜蜜的瓜园。


1930年,吴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汉。1949年,她高中毕业考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园艺系果蔬专业。1950年,吴明珠和一批学子进入西南农学院学习,他们中有后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院士等。


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央农村工作部。然而,吴明珠却主动请缨去新疆,“我想到最艰苦的地方放飞梦想”。这一年,她25岁。


毕业前夕的吴明珠。图源:新民周刊


经过多方考察,吴明珠认定吐哈盆地是培育瓜种的好地方。

吐鲁番有“火洲”之称,夏季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常态。吴明珠把自己磨练成了一个在高温天气下仍能干农活的“农民”,她习惯了吃馕、吃羊肉,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每到瓜农播种的时节,吴明珠都会纵马奔驰在戈壁滩上,帮助大家解决种植难题。

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带着水和馕,顶着风沙烈日,走遍了全地区300多个生产队,整理出44个品种,给吐鲁番的瓜建立了档案。

1962年底,吴明珠和同事一起,把吐鲁番当地所有的甜瓜品种都收集全了,从中系统选育出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品种,其中红心脆品质最佳。

在瓜地工作的吴明珠。图源: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


1973年,吴明珠提出加速选育进程,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她像候鸟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年复一年进行着育种研究。

1984年,吴明珠在第二十四组种子里培育出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她把这种西瓜定名为“早佳8424”,又将种植技术无偿教授给瓜农。“8424”西瓜凭借优秀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推动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1995年,吴明珠带领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

1999年,吴明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荐吴明珠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材料上写着:为新疆及全国的甜瓜、西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西部瓜王”;收集整理了新疆甜瓜地方品种,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

直到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


2004年,吴明珠在海南三亚的实验棚内观察西瓜育种进展情况。图源:VCG


育种工作极为艰苦,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到10年,而吴明珠却在62年中培育了30多个品种:“香妃”蜜瓜、“皇后”蜜瓜、“麒麟”瓜、“8424”西瓜……我们现在能吃到的甜瓜、西瓜很多都是出自她的手。


2018年4月,《吴明珠传》首发仪式暨吴明珠院士赠书仪式在西南大学举行,88岁高龄的吴明珠亲临现场并发言。她说:“只要我认为是好的事情,我就会努力地去完成!年轻朋友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只要坚持,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

在《吴明珠传》的最后几页,吴明珠说:“这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只是没有背叛理想。”

图源:新民周刊


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如今吴明珠早已认不得人了,但有关种瓜的记忆还在。有时候她突然要出门,嘟囔着瓜该授粉了,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她常说:“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