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突变!中国房企,紧急撤离澳大利亚!
澳洲财经见闻 3天前 06:58
2014年以来,很多中国开发商进军澳大利亚,多处高楼拔地而起。他们转战商业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在澳砸下巨额资金 。
到2017年,澳洲对中国大陆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开发场地总销售额,从80亿增加到约130亿澳元。悉尼环形码头一号,该项目地处黄金地段,可俯瞰悉尼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
2014年,万达以4.25亿澳元的价格买下了它,其中包括一座57层的住宅楼和一家豪华酒店。保利、绿地、玉湖、和碧桂园等地产巨头雄心勃勃地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投资数十亿澳元购买和开发黄金地块。2015年7月8日,位于北京市中心繁华外交商务区、距离故宫仅有咫尺之遥的索菲特酒店内,举办了一个有些特别意义的开盘仪式。
这块高档楼盘山水涧高尔夫别墅山庄并非坐落在北京,而是在千里之外的澳大利亚。这个占地568公顷的高尔夫度假村,位于距离悉尼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卧龙岗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以及四星半酒店、商场、网球场、餐厅、酒吧、健身馆、SPA等其他配套设施。短短一个月内,这个豪华住宅项目就预售了180余套。据澳洲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统计,2015-16财年全澳海外购房的审批数量突破4万,房产总值高达724亿澳元。
中国开发商,大举进攻澳洲市场,兜里稍微有点钱的华人产生在澳洲买房就相当于遍地捡黄金的幻觉。不少澳洲中资背景开发商纷纷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的分公司。
中国的顶级开发商大举进军澳大利亚,尤其是悉尼和墨尔本的地标性地块。中资收购在澳大利亚住宅开发项目收购中占比高达38%,坚定地斥资20.2亿收购了澳洲三分之一地住宅开发用地。保利、绿地、玉湖、万达和碧X园等房地产巨头投资数十亿澳元,购买并开发黄金地段。中资开发商愿意也可以支付更高的溢价,大肆提高赞助费、签约价、成交价、工资待遇,为招揽人才开出的待遇实实在在拔高了整个澳洲房地产行业的薪酬标准自2018年10月以来,悉尼和墨尔本这两个澳大利亚最大城市的住宅价格都经历了最惨烈下跌,全澳房价下跌的速度甚至超过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买家信心低迷、融资渠道收紧和估值下跌引发一连串冲击波。新州的悉尼和维州这两个州针对海外投资者的限制也最多。外来资金流入的减少,令投资者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信心降至谷底。土地持有成本、建筑成本飙高以及市场整体需求放缓都让在澳的中国开发商挣扎不已,澳洲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房企保利、绿地、世茂,碧X园地产在内的多家中资地产巨头开始迅速抛售缩减在澳资产。
2014年,万达以4.25亿澳元的价格买下澳洲一座57层的住宅楼和一家豪华酒店。
但是,随着其在国内国外的问题出现,万达的投资开始撤离澳洲,将悉尼环形码头一号抛售。2015年,绿地和澳洲建筑巨头Brookfield Multiplex签署建筑合同,但因合同条款谈不拢,双方解除了建筑合同2022年,绿地澳大利亚公司以3.15亿澳元的价格出售了位于悉尼近郊区5公顷土地。2022年在香港上市的奥园集团在蒙受近2.5亿澳元亏损后,最终放弃其澳洲业务,出让本地业务控制权的方式退出。同年,保利澳大利亚公司终止了在悉尼和墨尔本的三个项目。碧X园上半年亏损额达到创纪录的110亿澳元,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现在,碧X园正在出售悉尼威尔顿绿地项目的一部分(330公顷)以及墨尔本温德米尔庄园的一部分(150公顷)。中国大型民营企业海X集团的澳洲子公司HPG Australia开始低调寻找买家。
中国某房企出售其悉尼6亿澳元的旗舰公寓项目 “One Sydney Park”。这是一个400套公寓的高端项目,占地2.1公顷,位于距离悉尼中央商务区6公里的Erskineville。中国亿万富翁黄X墨房地产帝国已被大部分出售,最近一笔销售是悉尼Eastwood购物中心,以1.5亿澳元的价格脱手。在墨尔本郊区,负债累累的中国海X集团所拥有的澳洲会议中心,已落入普华永道手中接管清算。海X集团大量借款购买全球资产,包括澳大利亚维珍集团和连锁酒店希尔顿的股份。但现在它正在大量出售资产。
中国开发商Greenland在2013年进入澳大利亚市场,花费数千万将悉尼Pitt 街的旧房改造成五星级的Primus酒店,据内部人士告知该公司在撤退。2019年2月,中资金联进入了外部接管破产清算阶段,以2150万澳元的价格出售了位于悉尼Carlingford的7843平方米的公寓用地。项目坐落在Carlingford区的中心地带,据称整个项目价值9600万澳元。中资背景的VIG瑞丰投资集团名下9家子公司破产,留下了数十万澳元未清账款,9家子公司可能就在几个月间全部倒闭。
中资开发商澳洲阳光不断裁员且被债权人索偿债务,放弃了在悉尼北部麦格理公园(Macquarie Park)郊区开发公寓的计划。澳洲阳光2017年进入澳洲房地产市场,这家总部在悉尼Barangaroo的中资开发商在初入澳洲时还举办过高调的行业活动。
中方大型开发商基本上都遇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不仅抛售在澳资产,也开始大幅裁员,曾经高价邀请的人才变成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当他们现金短缺时,筹集现金的好办法之一就是出售澳洲资产。中资开发商出海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当地市场造成损失比比皆是。一些开发商在市场高点时以极高的价格买下了开发用地,却对未来的规划一头雾水。他们面临着糟糕的政治关系、艰难的行业前景、公寓崩盘以及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而且他们不熟悉澳洲房产楼市,为用地支付了过高的价格。很多开发商不知道的是,在澳洲做房地产开发,买地的投入也许只是完成一个项目的开销里最不起眼的一笔开支。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