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中国小伙放弃世界500强,跑到澳洲当蓝领!“国内加班到凌晨3点, 光鲜工作不是理想, 而是囚笼!”

收藏

中国小伙放弃世界500强,跑到澳洲当蓝领!“国内加班到凌晨3点, 光鲜工作不是理想, 而是囚笼!”

大澳网 大澳网 07-20 09:27

一个中国小伙放弃大厂高薪,奔赴澳洲当蓝领!


别人挤破头想进大公司他却毅然辞职,改行蓝领打工?!


他是211毕业生,混过互联网大厂、上过央视、待过央媒



如今的他在澳洲樱桃厂流水线、晒太阳、数工资、吃水果自由,一个月攒下7000多块!


有人笑他“放弃体面”,有人说他“看透人生”。


但他自己说:“凌晨三点加完班,听见自己心跳的那一刻我明白了—那不是理想,是囚笼!”


01、从大厂打工人,到澳洲蓝领工人,小李的“反向人生”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没人会相信,这个站在樱桃厂流水线上分拣水果的年轻人,曾是大厂金字塔尖的一员,简历里写满了“绿地”“新东方”“光明日报”这些让人艳羡的名字。


可如今,他却一头扎进澳洲最底层的蓝领生活,靠打工谋生。



小李,来自广东佛山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干过农活、放过牛,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211高校南昌大学。


毕业后,他踏上北漂之路,四年里辗转多家知名公司,在别人眼中,他的履历可以吹一辈子。



但他却选择了“叛逆”。


“每天凌晨两点还在加班,听到自己心跳声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难道这就是一辈子?”。



小李回忆说,那种高强度、无尽内卷的生活,几乎将他的精神压垮。


他说:“人生它并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你们所认为的大平台好工作,对我来说有时候它可能就是一道围墙。”


“或许你永远不会明白加班加到凌晨三点,能听到自己非常清晰的心跳声是什么感觉。”


“永远赶不完的进度,长期处在焦虑中思念脱发,直到有一天你生病了,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你花了一年半才把这个病给治好,加上你身边有一个最亲近的人在那个时候离世,可能那一刻你才会怀疑,所谓的大公司大平台你的理想你的抱负,在外人的眼里的光鲜亮丽,会不会是为你而编织的囚笼?”



于是他做了一个被身边人称为“疯了”的决定——辞职,拿出多年积蓄,申请澳洲留学签证,开始一段“半工半读”的全新生活。


在家人催婚、亲戚议论声中,他踏上了这场“去打工的留学之旅”。



到了澳洲后,小李的工作是在樱桃厂打工。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热心的中国留学生,对方不仅低价租房给他,还拉他进了华人工作群,从而得到了这份打包樱桃的工作。



每天早上6点上工,他凌晨5点就要起床。吃饭、洗漱、做便当,然后等华人同事的车来接他,一路风景美不胜收。



到了工厂,他和韩国、日本等亚洲面孔一起工作,主要工作就是分拣、包装樱桃。


只要不偷懒,几乎不会被辞退,工作节奏也不快,环境轻松,还有水果吃——有时候甚至能“水果自由”。



午餐时间,他常常和一位韩国小姐姐一边吃汉堡一边聊天,生活中难得的轻松时光都藏在这些碎片里。



工资也不低。他前半月只工作了9天,税前收入2303澳元,到手1958澳元(约人民币9223元),换算下来每天能挣人民币1152元,时薪133元。


扣除房租、伙食费,依旧能攒下约7247元!



这是他过去在国内做同样劳动强度的工作根本无法达到的收入。


有人说,“国外工资高但攒不下钱”,可在小李身上显然不成立。


他在澳洲,不仅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还能享受生活的质量。


而在澳洲的另一个好处是:


没人用“收入”和“职位”去定义你,去评判你是否“体面”。没人管你是不是大学毕业,没人笑你在打零工。



小李说,虽然他是蓝领,但每天早上看着阳光洒进窗台,内心无比安宁。


评论区不少人留言支持他:


“我本以为你在下什么大棋,原来你只是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高兴就好,不要用世俗的成功来定义自己。”


“当身体出问题的时候,才明白所谓的‘光鲜’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是一个人“逃离北上广”的旅程,更是对“人生另一种可能”的尝试。


在大厂被磨平的热情,在这片离家数千公里的土地上,重新发光。


02、打工也有诗和远方,在澳洲他重新拥有了生活


如果说在樱桃厂的工作,是小李踏上澳洲之路的起点,那接下来的生活才真正让他体会到“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在樱桃厂之外,他还在面包店打过工。


清晨8点到11点半在第一家,午休后12点半到5点在第二家。虽然工资比不上樱桃厂,但他不觉得委屈,反而更珍惜这份“有趣”的劳作。



“做面包很有成就感,每一炉面包出炉的瞬间,就像自己的努力有了具体的形状。”


他的生活节奏不再是“凌晨两点才下班”,而是“傍晚五点准时收工”。


之后回家洗个澡,做一顿牛排晚餐,晚上去公园散步,或者和朋友去看场电影、喝一杯。



在国内打工的他,是“生活为了工作”,而在澳洲,他学会了“工作是为了生活”。


更让人惊喜的是,小李最近被悉尼大学研究生项目录取了。


他准备一边读书一边继续打工,用脚丈量这片土地,用时间丰富人生。



有评论写得很直白:


“我看了这么多,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出国旅游、定居、留学,最终都是消费+当廉价劳动力。”


但也有更多人表达共鸣:


“其实很多光鲜亮丽的工作背后,是高压、内卷、自耗……”


“世人爱用工作划分等级,用收入定义价值,这是大错特错。”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才是最健康的人生。”


的确,小李也知道这条路不会一直轻松。


澳洲的打工生活也有辛苦的时候,也有不安、也有孤独。但他不再需要委屈自己穿上不合脚的鞋,去迎合社会设定好的“成功模板”。



正如他在视频里说的那句话:


“只有此刻海边的落日、山间的清风、和眼下的花开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要管他人的任何的屁话,这个时候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才,正在灿烂夺目。”


在这里,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不是非得去卷大厂、非得年薪百万才算成功。只要每天有饭吃、有朋友、有自由,就够了。


他不是在逃避,而是在选择。选择一种不再焦虑、不过度透支的生活。


03、小编结语


在这个被效率和成功裹挟的社会里,小李的“逃离”或许不是懦弱,而是勇敢。不是消极,而是主动地追寻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一段农村少年的逆袭之旅,从放牛娃走到澳洲蓝领,不靠任何背景、不拼爹不拼妈,凭一腔热血和清醒的头脑,在世界的另一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他或许不是主流眼中的“人生赢家”,但他活得比很多人更通透、更自由。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