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失业率创新高!考公热来了!!大量华人在澳卷“考公”!宁可$6万/年,也要当澳洲公务员?

在中国,常听人调侃说,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这句话既是玩笑,也是现实。
因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
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
确实成了许多年轻人心中,
通往“安全感”的终点站。
令人没想到的是,走出国门,
“考公”这股风潮,
并没有就此消散。
在澳洲,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
正在悄悄地走上“考公”的道路。
不再追逐蓝领高薪,
也不再热衷创业和打拼,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政府岗位、
NDIS、教育机构、医院和公立服务系统。
但问题来了:
澳洲真的能永远养得起这么多“体制内的人”吗?
01
一场隐藏在“稳定”背后的风暴
根据澳洲统计局(AB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的失业率已攀升至4.3%,为四年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的4.1%。
仅一个月之内,
新增的失业人数就达到了33,600人,
是自2021年疫情后最多的一次。

与此同时,澳元应声下跌,市场对8月降息的预期几乎已成定局。
但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就业寒潮”,并非意味着人力市场真的没有需求。恰恰相反——澳洲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依旧严重,5月的数据显示,职位空缺数仍高达339,400个,比疫情前高出42%。
一个令人矛盾的现象出现了:
人们找不到工作,而市场上却有几十万个职位没人做。
这正是今天澳洲就业市场的最大矛盾:不匹配。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几年撑起澳洲就业数据的,并不是那些创造利润、推动经济的私营企业,而是政府自己。

2024年,80%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来自“非市场部门”——即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医疗、NDIS等由纳税人出资运作的行业。也就是说,大多数新工作,不是企业招人,而是政府在“自己雇自己人”。
AMP首席经济学家Shane Oliver指出,这种局面看似繁荣,实则“有点假”,因为私人部门的就业增长已经非常疲弱,真正推动GDP的动能正在减弱。
而这一切背后的支柱,正是人口——更准确地说,是移民潮。

根据官方数据,仅2025年5月,澳洲净永久和长期移民人数就达到33,230人,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超过44万人,是疫情前的两倍多。
这些移民中,很多人顺利进入NDIS、教育、社区服务等由政府资助的系统。对他们来说,这些行业门槛低、需求量大、工时灵活,是融入澳洲社会的起点。
但这却带来了另一个后果:
本地求职者的空间被挤压了。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的研究员Saxon Davidson表示,政府虽然大开移民闸门,却没有做好劳动力结构的规划,导致移民数量远远超过了私人部门创造新岗位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移民和本地人只能争抢政府提供的“非市场岗位”。考公,成了“唯一出路”。
02
华人依旧在“卷入体制”,只是形式开始不同
翻开本地社交媒体,随处可见华人分享“考公经验”的帖子——如何进入NDIS?哪个州的公立医院招聘多?怎样报考City Council岗位?维州公共部门薪资如何?


不少人放弃了工资更高的蓝领岗位,宁可选择起薪5万澳元左右、加薪缓慢的Entry-Level政府职位,也不愿承担私企中的裁员风险或长期压力。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
“轻松、不卷、稳定、退休金好、不会突然没饭碗。”

甚至在我们服务的客户中,不乏已经完成技术移民的家庭,主动找我们了解“怎么申请政府职位”,而不是继续向专业发展。
先看一下去年最理想的十大雇主
联邦国防部
Australian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Group
新州卫生厅
昆州政府
联邦政府
联邦卫生部
BHP
Virgin Australia
新州社区与司法厅
Ramsay Health Care
但问题是,政府也不是“印钞机”。
2024年后,澳洲财政压力越来越大——通胀下不来,利率降不动,生产率连年下滑,GDP增长缓慢,而负债却节节攀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部门就业开始降温。
经济学家指出,过去几年非市场就业的繁荣,不过是政府“临时撑起来”的繁荣。随着增长乏力,公共资金不可能无限支持。

澳洲工业集团(Ai Group)首席执行官Innes Willox警告说,2024年以来,“体制内”已创造了四分之三的新增岗位,这种模式“显然不可持续”。长期来看,如果不重振私人部门,经济将陷入“空转”。
站在十字路口的华人移民,尤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所追求的“稳定”,真的可靠吗?
当初我们离开,走进一个全新的国家,是不是也该接受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当你花费大量时间准备一个低薪公务员岗位,却不如朋友打工挣得多的时候,是不是该问问自己:
“我是在选择想要的人生,还是只是害怕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不能否认,公共服务工作确实适合某些人群,比如喜欢低强度工作节奏、渴望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人。但如果全社会都涌向“考公”,那问题就变得严重了。
澳洲的公务员体系,不可能消化每一个想追求“稳定”的人。
03
小编结语
考公,从来都不是一个错的选择。可它也只是一种选择。在选择之前,我们是否曾认真思考过:稳定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还是,只是我对不确定感到恐惧的本能反应?
在澳洲的你我,拥有更多元的路径和可能性——也许是一份技能型的工作、一段创业的经历、一场职业转型,甚至是一次跨行业的挑战。而不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安全岗位”上,然后在经济风向改变时,被迫再次寻找出路。
稳定不是一份工作给予你的东西,而是你对不确定的掌控力。那么,你想要的,真的是“考公”吗?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