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惊呆了!悉尼华人区“钉子户”卖出逆天高价!很多人每天路过,你或许也看过这房子...

收藏

惊呆了!悉尼华人区“钉子户”卖出逆天高价!很多人每天路过,你或许也看过这房子...

悉尼辣妈帮 悉尼辣妈帮 07-17 06:30


你有没有在悉尼的Rhodes逛街时注意到一栋奇怪的红砖小屋?


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主干道旁,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像极了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里那个不肯搬家的老人家。


很多人以为那只是故事里的情节,但在悉尼的Rhodes,这样的“钉子户”真实存在,而且最近,这栋神秘的两居室终于以$815万澳元的价格售出了。



她坚守13年,这次真的松口了



这栋位于16 Walker Street的独立红砖小屋,是Rhodes火车站正对面,几乎是这一整片开发区最后一栋未被收购的房子。


在这场吸引了150人围观的拍卖中,这块676.6平方米的地皮从$600万起拍,最终以$815万澳元成交。


尽管卖方的“梦想价”是$900万,但这次,她终于放手了。



这套房子最早在2012年以$170万澳元购入,而根据另一段资料显示,该地块更早之前的转手价甚至曾低至$97.8万澳元。


就这样,一块当年几十万就能买到的土地,在高楼的包围下,以$800多万“谢幕”。


这次拍卖共有8家公司注册,5家公司参与竞标,竞标对象为该开发地块,可能建成14套公寓、一所寄宿公寓、一家酒店或健身中心。



这场拍卖从$600万澳元起价,竞标过程堪称胶着:


起初以$2.5万或$2万的幅度缓慢递增,当报价拉升至$720万后,改以1万一口的节奏继续推高,直至触及$800万的关键节点。最终,现场展开“快节奏加价战”,以每次$5000澳元的微调不断试探,最终定格在$815万落槌成交。


Strathfield Partners的销售代理Vanessa Kim透露,原定的$800万底价在拍卖当天做了“微调”,虽然距离屋主$900万的理想价还有距离,但这已经是一次令人满意的成交。


“她在那房子里住了很多年了,”Kim回忆道。“过去其实也有不少开发商报价,但她一直都不肯松口。”


公开资料显示,这套红砖小屋上一次交易是在2012年,成交价为$170万澳元。



至于接下来的开发方向,Kim表示,最终买家可能计划将此地块改建为一家酒店;而在拍卖中表现较为积极、但未能胜出的竞标者,有的是打算建健身中心。


“说实话,我们原本以为冬季市场会比较冷清,”她说,“但这场拍卖的热度,远远超出预期。”



其实,这位屋主早在2016年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因为她曾对开发商开出一个震惊市场的价格——$2000万澳元


结果被开发商集体冷处理,有人甚至在街头议论:“她应该只开200万加一套新楼公寓。”



但妈妈们先别急着笑人家,她可并不是一个懵懂的普通人。有媒体爆料,这位老太在悉尼名下拥有多个物业,包括Barangaroo、Haymarket、Strathfield等多个黄金地段。


她也不是没做过斗争。她曾为这块土地与开发商打官司多年,试图阻止开发商在周围兴建高楼。


只是——她最后输了。


于是她选择坚持不卖,独自守着这座老房子,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现在,才终于在冬日的拍卖会上,画上一个句号。


Coles让澳洲人破大防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


为什么开发商就真的拿她没办法?


因为在澳洲,私人开发商无权强制征地。不论你出价多高,只要屋主不答应,就没人能动得了那块地。


这也是为什么,在Rhodes这块地皮最黄金的地段,会孤零零地留下这么一栋老房子,仿佛时间停在了上个世纪。



但如果不是开发商,而是政府要征地,那就完全不同了。


那么被政府“强征”的房子,真的可以拒绝吗?


答案是:不能。


根据新州相关法律,只要政府决定要征收某块土地,他们就一定会拿到。所谓“不能强拆”,只存在于开发商层面;政府,是有征地权的。


但这不意味着房主毫无权利。


你唯一能做的,是争取更合理的赔偿。



根据律师事务所Stacks Law Firm与Rennick & Gaynor的说法,被征购房产的赔偿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 市场价:根据估价师提供的合理市价出价;

  • 搬迁费用:包括法律、估价、贷款结清等费用;

  • 印花税:如果新购房价格相近,可由政府承担;

  • 抚慰金:最高可达7.5万澳元,考虑情感成本;

  • 隔断费:如只征一部分土地,造成不便将补偿。


换句话说,你不能说“不”,但你可以说“我要多一点”。



如果你对政府的出价不满意,还有以下流程可供参考:


  • 政府会先给你6个月谈判时间;

  • 若谈不拢,将由估价厅(Valuer General)介入;

  • 若强制征购后仍未达成赔偿协议,政府将直接刊登公告,房产正式转移;

  • 仍不满意的,可以向土地与环境法庭提出反对,但胜诉几率很低。


是不是听上去有点无力?所以在澳洲,真正能硬扛到底的,往往是私人开发与私人屋主之间的较量。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是啊,815万,好像赚了很多。但那可是她住了十几年的家。


那是门前的蔷薇花,是每天路过火车站熟悉的风景,是站在阳台就能看到太阳落进Parramatta河的傍晚。


这位老太太能守住十几年,也许不仅仅是因为“想多赚一点”,而是——她还没准备好离开。


Rhodes这位“钉子户”终于放手了,她或许没有拿到理想中的2000万,但她留下了这座城市中最有故事的一栋老房子。


她也提醒了我们,在这个高楼不断推倒重建的时代,真正难得的不是新的公寓,而是有人还愿意守着老房子不走。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