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最大庞氏骗局:无数华人血本无归!

从绿卡梦到庞氏局:一个中国富豪如何搅动澳洲40亿地产基金?
最近,一个本该只在财经板块低调出现的消息,突然冲上了澳洲主流媒体的首页——地产基金巨头Salter Brothers正计划上市。
消息一出,不少财经人士点了个头就划走了,但一些熟悉背后故事的华人投资者,却仿佛被重锤击中。
因为,这不仅是一家地产基金的资本动作,更是澳洲近十年最大金融骗局的翻篇续集。
一个逃跑的男人,一场被掏空的绿卡梦
时间回到2020年,澳洲媒体曾轮番报道一名叫顾萌泓(Michael Gu)的中国裔富豪。
他旗下的富远集团(iProsperity)曾高调宣称要收购几十家知名酒店,背后还搭着澳洲政府最“高净值”的签证政策——188C重大投资者签证(SIV)。
当年,500万澳元换一张澳洲绿卡,是很多中国富人眼中的黄金捷径。顾萌泓,正是这条捷径上的引路人。
但这个人,在卷走了6050万澳元后,从悉尼消失在洛杉矶的阳光里。
公司破产清算后,一份接管报告显示:有人用几十万澳元买了兰博基尼、挥霍奢侈生活,而背后是一连串的空壳公司和投资人无法赎回的本金。
是谁递出了这张通往骗局的门票?
一切的开始,源于一个被包装得滴水不漏的地产基金——Atlas Capital SIV Fund。顾萌泓是创始人之一,而另一位重量级合伙人,就是Salter Brothers的CEO保罗·萨尔特。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基金的“SIV”,正是188C签证的缩写。而推荐这款基金给中国投资者的桥梁,则是曾在华人圈颇有声望的移民公司——澳星集团。
投资人以为自己投的是“洲际”“君悦”这种听起来就很安全的酒店项目,但谁能想到,这背后是一场精密设计的锁仓骗局——没有赎回通道,没有透明账目,甚至连单位净值也一路下滑。
资金去哪了?答案藏在律师的信托账户里
这笔6050万澳元巨款的“蒸发”,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根据毕马威清算团队的调查,其中有3000万,直接从一位叫John Landerer的知名律师信托账户被转出。
而这位律师,曾短暂被挂名为富远集团的“总裁”,尽管他本人后来否认参与运营,但顾萌泓确实为他支付了远高于市场标准的“法律咨询费”。
更关键的是,这3000万最终被查出流向了新加坡的一家实体公司——而这家公司没有任何合法项目,却不断向投资人发放“回报”。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新投资人的钱用来填老投资人的利息黑洞,直到资金链崩断。
如今Salter Brothers要上市,那段往事能洗干净吗?
现在的Salter Brothers,是一个管理着40亿澳元资产的地产巨头,旗下握着墨尔本的皇冠假日、布里斯班的君悦,风光无限。
他们在官网上早已清除了所有关于Atlas Capital和顾萌泓的痕迹,但文件不会说谎。
《澳洲财经评论报》翻出的一份合约,白纸黑字写着:顾是执行董事,萨尔特是CEO。这不是擦肩而过的合作,而是曾一起搭建了整个金融产品框架。
此刻,他们正全力筹备在澳交所上市,一旦成功,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上市地产基金之一。
但对于那些曾经投入巨资、如今看不到本金影子的中国投资者来说,这上市消息不过是另一场讽刺的续集。
5年过去了,受害者还在等待答案
顾萌泓现在在哪?资金追回进度如何?是否受到跨国法律制裁?答案始终模糊。
更让人不安的是,如果当年这些投资款能轻易穿越多个国家的信托账户、流入无监管的基金平台,是否也意味着——资金的来源、流向、监管全线失守?
对于那些只是想通过正当方式移民澳洲的投资人来说,他们失去的不只是钱,更是对规则的信任。
结语:资本游戏的赢家从来不靠运气
在澳洲,提供“代写服务”可以被定为犯罪,参与金融骗局同样可能遭受刑罚。但在实际操作中,那些真正翻云覆雨的人,往往能躲过最锋利的风暴。
他们可能已换名字,换身份,换一套新的西装,站在新的舞台上演“成功人士”的故事。
而那些站在庞氏金字塔底端的普通人,却还在等一个电话、一个回复、一笔迟来的退款。
故事还没有结束,只是主角换了衣服。
我们只能希望,这次的结局,不再是“不了了之”。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