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中国“网红”在澳洲到底有多火?粉丝凌晨3点排队,政府亲自发帖教民众辨别真假!

收藏

中国“网红”在澳洲到底有多火?粉丝凌晨3点排队,政府亲自发帖教民众辨别真假!

发现澳洲 发现澳洲 07-05 08:15

最近,源自中国泡泡玛特(Pop Mart)的潮玩角色“拉布布(Labubu)”在澳洲突然爆红,不仅受到潮流玩家的广泛追捧,还登上了澳洲九号台的新闻报道,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这款外形独特的小怪兽角色一时间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也迅速出现在各大潮玩店和电商平台的首页。


图片


然而,就在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批假冒产品“Lafufu”也随之流入市场,引发了监管部门的警觉。


新南威尔士州公平交易厅今晨在其官方Facebook页面发布消费警示,指出名为"Lafufu"的假冒Labubu产品正在网络平台大肆流通。


"Labubu玩偶眼下风靡一时——但请注意,部分不良网商正以'Lafufu'(假冒Labubu)产品欺骗消费者,甚至存在收钱不发货的诈骗行为。"



这些假冒商品大多出现在价格异常便宜、不知名的海外购物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看似诱人实则风险极高。


监管机构指出,虽然假货的外观与正品相似,但在细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假货的包装盒通常是亮面的,而正品的包装为哑光质地;正品Labubu拥有9颗尖牙,而假货牙齿数量往往对不上;此外,假货的耳朵形状和间距也与正品有明显差异,整体比例失调。


新南威尔士州公平交易厅在公告中详细列出了鉴别仿冒品"lafufu"的三大特征:

  1. 包装差异 - 正品采用哑光包装盒,而仿品多为亮面材质

  2. 牙齿特征 - 正品Labubu标志性的9颗尖牙,仿品往往数量不符

  3. 耳距异常 - 仿品耳朵间距明显大于正品,且造型失真



为确保消费安全,官方建议消费者:
✓ 选择官方授权渠道购买
✓ 警惕标价异常低廉的海外网站
✓ 下单前仔细查阅网站用户评价


这个萌趣形象源自香港艺术家龙家升(Kasing Lung)2015年创作的绘本角色。2019年与中国潮流品牌泡泡玛特(Pop Mart)达成合作后,Labubu从平面插画跃升为立体潮玩,通过泡泡玛特遍布全球的实体门店及线上平台迅速风靡国际收藏品市场。


Labubu的爆红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当韩国顶流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在社交平台晒出她的Labubu收藏后,这个IP迅速席卷全球潮流圈,销量呈指数级增长。


图片

数据显示,自Labubu系列爆火后,泡泡玛特的股价飙涨超过150%。


如今,这家公司的市值已超过600亿美元,甚至超过美泰(Mattel)、孩之宝(Hasbro)和三丽鸥(Sanrio)三大传统玩具巨头市值的总和,成为全球潮玩领域当之无愧的商业奇迹。



据泡泡玛特澳洲总经理Yuki Wu介绍,Labubu已经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中树立了偶像地位。


03.png,0

(图片来源:News)


数百名粉丝不惜花几个小时排队,只为第一时间买到Labubu。


图片

图片

现场甚至还出动了保安维持秩序,确保排队过程不会出状况。


有网友拍下现场画面发到社交媒体,怒斥排在前面的一个人买15个+,太自私了!


图片

是什么让成年人在寒冷的凌晨乐意排队购买这个毛绒玩具呢?


Wu指出,“可爱设计只是敲门砖,每个角色背后都有动人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Labubu带领粉丝走进奇幻世界,全球因此产生共鸣。”


05.png,0

(图片来源:News)


在澳洲,Pop Mart在新州、维州和昆州经营着11家店铺,并拥有21个被称为“robo stores”的自动售货机。


图片

这些机器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给“找到秘密Labubu商店”的粉丝带来刺激。


“我们的机器人商店选址讲究,设计新颖,既便利又吸睛,”Wu表示。


不过,各地的实体门店往往排起长队。社交媒体视频显示,悉尼皮特街因新系列发售而排起了“长龙”。


06.png,0

(图片来源:News)


Labubu爆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盲盒机制。


每个密封盒子里都藏着未知惊喜,可能是普通款,也可能是稀有的“特别版”,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热潮持续升温,盲盒售罄速度越来越快,热门款甚至在一小时内就被抢空。”


Wu举例,悉尼CBD的Westfield门店经常瞬间售罄;而在Doncaster新店开业时,早晨3点就有人开始排队。


尽管许多澳洲人纷纷追随这股热潮,Pop Mart称其客户群体“非常多样,从小学生到四十多岁的成年人”,但也有一些人对这种风靡持怀疑态度。


023.png,0

(图片来源:News)


流行TikTok创作者@gunclediaries直言道:“Labubu请离开我的生活吧”,并表示将“屏蔽任何发布这种‘古怪娃娃’的人”。


他对Labubu的反感显而易见,并呼吁大家找到自己的风格。


甚至还有人毫不留情地评价:“浪费钱,我不懂为啥有人要为这种玩意儿排队。”


图片


与此同时,播客节目“两位破产姐妹”专门用一整集讨论这一趋势,质疑:“这是无伤大雅的内心童真,还是一种邪教?”


澳洲知名喜剧演员Tim Collins最近发布了一段短剧,调侃那些为Labubu“疯狂”的人。


他认为,这一趋势可以和90年代及21世纪初风靡一时的Beanie Babies“邪教”相提并论,而如今这些东西已不再流行。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