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新西兰一大批新政7月实施!这些费用大涨,每家每年多付324纽币!也有人多拿钱!签证、福利、住房全覆盖

收藏

新西兰一大批新政7月实施!这些费用大涨,每家每年多付324纽币!也有人多拿钱!签证、福利、住房全覆盖

新西兰天维网 新西兰天维网 15天前 13:00

重要提醒!明日,2025年即将过半,从7月开始,新西兰将迎来重大变化!


从7月1日起,新西兰政府将实施一系列新政策和法规:地税、水费上涨,奥克兰家庭一年可能要多付324纽币!


除此之外,救护车费用也迎来7年来首次上涨!涨至125纽币!



与此同时,这些新西兰人以后可以多拿钱!


明日起,NZ带薪育儿假补贴上调,新手家长最高拿788纽币!


对于新西兰房东来说,7月1日也是一个重要节点——


所有新西兰出租房必须完全达到新标准,否则房东可能面临最高7200纽币罚款。


此外,新西兰招商局(Invest NZ)明日也将启动!



7月新政涵盖住房、投资移民、社会福利、交通等多个领域。


快跟随天维菌的脚步,看看这些变化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7月1日,

奥克兰家庭水费将上涨7.2%!


2025年7月1日起,奥克兰家庭支付的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费用将上涨7.2%或每月7纽币。



据悉,这比之前提出的14.6%的水费涨幅下降了一半。


本次上涨根据《Watercare宪章》(Watercare Charter)制定,此前,新西兰地方政府部长Simon Watts和奥克兰部长Simeon Brown宣布,根据该宪章,奥克兰人今年的水费涨幅将减半。


按照计划,从今年7月1日,Watercare将在财务上独立于奥克兰市议会,但仍是市议会控制的组织。这意味着这家公用事业公司将在财务上实现独立,自行承担债务——按照计划,该公司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138亿纽币,为不断增长的人口修复和扩建基础设施。平均下来,相当于每天投资380万纽币。


财务上独立,也就意味着市民需要承担更大的支出,奥克兰居民的水费将会增加。


图片由AI生成


去年,“长期计划草案”中提出的2024年7月1日涨幅为25.8%,最终也只上涨了7.2%,与今年相同。


按照宪章,明年(2026年)奥克兰的水费将再上涨7.2%,2027年再上涨5.5%。



奥克兰地税7月将上涨

每家平均多付324纽币!


在水费上涨的同时,从今年7月起,奥克兰家庭每年将平均多支付324纽币(地税和水费),其中包括5.8%的地税涨幅以及7.2%的水费涨幅。


此次涨幅虽为全市统一比例,但由于新的房产估值(CV)同步启用,不同房产的地税增幅将有所不同——房价涨幅高于平均水平的房产将支付更多地税,相反,估值涨幅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所承担的涨幅将相对较小,甚至下降。(点击阅读


微信截图_20250528134028.png


报道称,新的房产估价体系不会改变市议会征收的地税金额,但有助于在全市范围内重新分配地税。


奥克兰市长Wayne Brown表示,这是“一个好预算”,也反映了市民的广泛诉求。他强调,市议会将继续推进改善市政服务整合、增加港口红利等节省开支的措施,“我的主张就是保持路线不动摇”。


您可在奥克兰市议会官网

“查询你的房产估值和地税”页面查看

最新房产估值(CV)

图片


NZ带薪育儿假补贴7月上调

新手家长最高拿788纽币!


自7月1日起,新西兰带薪育儿假的每周最高支付标准将从现行的754.87纽币提高至788.66纽币,进一步减轻新手家长在育儿期间的经济压力。



新西兰职场关系与安全部长Brooke van Velden于6月16日宣布这一消息,除标准带薪育儿假外,自雇家长每周最低支付标准也将同步从231.50纽币上调至235纽币,与4月1日起生效的新西兰最低时薪上涨相一致。


根据现行政策,新西兰符合资格的家长最多可领取26周带薪育儿假。


图片由AI生成


据悉,这项福利适用于亲生、收养、通过代孕迎来新生儿的家长、担任代孕母亲的女性,以及遭遇流产或死胎的不幸家庭。


公众可通过Employment New Zealand官网获取有关带薪育儿假的最新信息,包括资格、申请、支付标准及重返职场相关内容。


扫描二维码 登录Employment NZ



投资移民“黄金签证” & 吸引外资:

新西兰招商局启动!


7月1日,新西兰招商局(Invest New Zealand)这一新设立的半官方投资机构将正式运营,未来四年将获得8500万纽币拨款,旨在吸引国际资本进入高成长性产业,并推动与本地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对接。


bdc5e4b7581d23cae90439360ed7e58.png

示意图。Photo: Stats NZ


其中,关键政策之一是新西兰“黄金签证”(Active Investor Plus Visa),允许高净值投资人通过投资进入新西兰市场。目前已有超过10亿纽币投资承诺到位,其中8亿是在NZ政府调整政策后达成的。(点击阅读


新西兰财长Nicola Willis称,NZ财政部预计,(该签证)未来四年可带动24万个新就业岗位,并表示希望超出这一预期。


图片

新西兰移民部长Stanford和新西兰财长Willis在Lower Hutt发表讲话。Photo: 1News


新西兰房东注意!

7月起,出租房不达标最高罚7200纽币!


自7月1日起,所有新西兰出租房产必须完全符合《健康住宅标准(Healthy Homes Standards)》,否则房东可能面临最高7200纽币罚款。



标准要求包括:安装固定取暖设备(如暖气);天花板与地板必须有隔热层;每个可居住空间需设有对外可开启的窗户或门,确保通风;屋顶排水需有效(如排水沟与落水管);修补门窗、墙壁、地板等处可能造成明显穿堂风的缝隙。


也有少数豁免情况,例如公寓厨房无法通风,或房东已提出房屋重建/拆除申请等。


图片

示意图。Photo: Live&Work in New Zealand


7月1日,St John救护车

七年来首次涨价!


从今年7月1日起,新西兰St John救护车部分用户需支付的费用将上调至125纽币,比现行的98纽币上涨27纽币。


这是七年多来首次涨价,主要原因是救护车运营成本持续增加。


图片来源:St John


St John将患者需支付的费用称为“部分收费”(part charge),言外之意是救护车单次出车实际成本超过1000纽币,大部分钱由新西兰政府承担,小部分由病人自己承担,这“小部分”就是 “部分收费”。


这次上涨的也是“部分收费”,包括以下情况:

  • 出现如中风、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医疗急症,需要救护车到场;

  • 事故发生24小时后仍需要救护车处理的受伤情况(如骨折或烧伤)。


对于事故发生24小时内所需的救护车费用,仍由ACC(意外伤害赔偿公司)全额承担。仅接受电话咨询而未派车的患者则无需付费。


目前St John覆盖全国90%的人口,在所有的急救出车中,约47%收取“部分费用”。St John大部分经费(约86%)来自卫生部和ACC的合同支持,去年政府已宣布为2024-2025财年追加2100万纽币资金,总额增至近3.57亿纽币。


Bradley强调,无论收费如何变化,若遇紧急状况请务必拨打111,不要因费用而耽误救治。


不用付费的情况(St John救护车免费):

  • 意外受伤且在24小时内需要救护车转运,例如:车祸、跌倒、工业意外,只要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叫车,ACC会全额支付。

  • 只接受了电话医学建议,没有实际派出救护车。比如打了111,护士或急救人员通过电话帮你判断后没有派车,这种不收费。

  • 救护车在医院之间转送病人,且由卫生系统安排,患者不需要额外付费。


需要自费(即“部分收费”)的情况:

  • 突发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如中风、心绞痛、呼吸困难、严重过敏等,需要叫救护车到家里来处理并送医院的,这种叫“医疗急症”,病人要付部分费用。

  • 事故发生超过24小时后,比如前天扭伤了脚,过了2天实在痛到不能走,叫了救护车,这种属于延迟事故,ACC不赔付叫救护车费用,需自费。


图片来源:St John


除以上之外,7月1日起,新西兰还将实施以下政策调整:


对于公众来说——避孕服务更易获得,包括宫内节育器(IUD)等避孕方式的获取将更方便;克罗恩病患者营养补充,成人营养替代产品将受全额资助;失业金JobSeeker受助者需每26周重新申请一次(此前为52周),加强与新西兰社会发展部的互动。


此外,多条道路限速政策回调,NZ前工党政府推动的统一降低限速措施将被取消;从明天早上开始,奥克兰以北Pūhoi至Warkworth之间约15公里的高速路段将提高限速,启用110公里/小时的新限速。


f611ed244e866a89ead8984404d77d3.png

Photo: 1News


而对于不少企业来说,7月起,海关、农业与医疗领域也有调整——边境进口费用上调,部分海关收费将从7月起上涨,4月起将进行制度性调整;为防控牛传染病Mycoplasma bovis,生乳运输须备案,NZ法律将强制要求农场记录原奶进出;NZ政府建筑需优先使用羊毛制品,新建或翻修项目中优先使用本地羊毛材料...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