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保温杯用10年致铅中毒?男子开车晕撞早餐店……

收藏

保温杯用10年致铅中毒?男子开车晕撞早餐店……

英国报姐 英国报姐 06-23 10:08

国内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保温水杯。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他们不太喝饮料、奶茶,所以出门时随身带着一个保温杯,几乎成了习惯。


而这个保温杯,一旦用得顺手,往往能用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舍不得换。


但最近,台湾省有媒体报道了一桩值得警醒的案例,让这个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突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其实这起案例在几年前就被公开过,只是近日再次被媒体翻出来,甚至还上了马来西亚、英国的新闻网站。


最初,是台北市知名肾脏科医生洪永祥在健康节目《医师好辣》中提到的一个真实个案:



一名50岁男性患者,开车超过30年,从未出过任何事故,是典型的“模范司机”。


然而有一天,他在上班途中突然恍神,竟然忘了自己正在开车,直接撞进了一家早餐店……



所幸车祸没有造成他严重外伤,但送医检查时却发现了更令人担忧的状况——他的大脑皮质萎缩、严重贫血、肾功能也明显异常。


由于涉及肾脏问题,他被转诊至这个上节目的洪永祥医生处进一步诊断。


洪医生细问后发现,男子最近经常感到疲惫不堪,连口味也变了——以前偏好清淡饮食,现在却总嫌菜不够咸。


洪医生怀疑,这怕是受到了重金属影响……



一筛查,果然是这个原因:他铅中毒了。


铅会影响红血球的合成,可能伤害脑部神经系统,影响记忆力、注意力,尤其会威胁儿童中枢神经的发育;成人若铅中毒,会出现肌肉及关节疼痛、高血压、头痛和头昏眼花现象。


那铅中毒从哪里来?他既不接触化工,也没有吃偏方或服药,那铅到底是怎么进到身体里的?



排查再三,最终,医生将目光看向了他的老式保温杯……


“一看我也吓了一跳,那里面全部都生锈了,因为他平常洗保温杯都用钢刷刷,把涂层都刷不见了。”


经过医生询问,这名男子每天都用这个保温杯装咖啡,一用就是十几年,从未更换。


更糟的是,他为了清洗方便,经常使用钢刷刷洗杯内壁,早已将内层防护涂层刷掉,杯子内部也已经明显生锈。但他仍然继续使用,每天随便洗洗,就继续把高温咖啡倒进去。



这位老伯就这样连喝了多年“含铅咖啡”,重金属慢慢积累,最终导致神经退化、免疫力下降,甚至失智。


这也影响了他的免疫系统:不到一年后,这名男子因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不幸离世。


这个案例曝光后,引起了广泛讨论。医生和专家纷纷提醒:并不是保温杯不能用,而是“怎么用”才最关键。


虽然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合格保温杯都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理论上并不含铅,但一些老旧或劣质产品仍可能存在金属涂层问题,上面的盖子也可能会有塑化剂溶出问题。



虽然新买的保温杯通常不会有问题,但万一材质不过关,或者长时间使用,还是有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


尤其是酸碱性饮料,像是柠檬水、果汁、碳酸饮料、茶、中草药这些液体,热热地倒进已经生锈的保温杯……


这就可能和金属发生反应,让你意想不到地把金属物质喝进去。


所以医生和专家普遍建议:


保温杯最好还是拿来装白开水最安全,避免装酸性、高温或乳制饮品。


保温杯每1~2年换一个比较好,尤其是天天用的人。


选购时认明食品级304不锈钢、陶瓷或玻璃内胆。


除了重金属,保温杯另一个更普遍却常被忽视的问题是细菌滋生。


医生提醒,像牛奶、豆浆等含蛋白质的饮品,若放在保温杯中超过两小时,细菌就可能迅速繁殖。


而若你喝过一口没洗杯子,下次再装别的饮品时,就有可能把前一次残留的细菌一起喝下肚,导致腹泻、肠胃不适。


特别是在温度介于15~33度之间,正是细菌最爱生长的环境。现实生活中,“喝一口、放一整天、忘记洗”的情况太常见,风险其实不小。



最后,毒物科专家杨振昌也特别提醒,清洗保温杯时应使用软性海绵搭配温热水,避免使用钢刷、菜瓜布这类硬质工具。


304不锈钢表面本身有一层氧化铬保护层,轻微刮痕还能自我修复。但如果出现深度刮痕、明显锈斑或喝出金属味道,代表杯子已经不再安全,必须更换。


(示意图)


总而言之,保温杯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怎么用、用多久、怎么清洗。


别让一个日常习惯,变成健康的隐形杀手。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赶紧检查自己家的老保温杯有没有生锈、会不会喝水的时候一股金属味吧……


对自己和家人的水杯多一点关注,也许就能避开一次不必要的伤害。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