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英国女子太倒霉!旅游被小狗抓破皮,以为没啥事,却真得狂犬病了...

收藏

英国女子太倒霉!旅游被小狗抓破皮,以为没啥事,却真得狂犬病了...

英国那些事儿 英国那些事儿 06-20 14:18

说到狂犬病,貌似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虽然大家被猫猫狗狗咬伤还是会去打狂犬疫苗(也应该打),但你其实很少听说真有谁感染狂犬病。


细查一下数据会发现,其实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一线城市内,都已经十几年,几十年没有过狂犬病例了。


可万事都有例外,来自英国约克郡巴恩斯利的59岁女子伊冯·福特(Yvonne Ford),就是那个倒霉的人。


(伊冯·福特)


今年2月,伊冯去摩洛哥度假,被当地的一只小狗抓伤。


因为只是浅浅的几个道子,她觉得伤口几天就能好,所以没上心,也没做什么处理。


度假回来,伊冯该干啥干啥,没把伤口当回事。


但是两周前,她开始觉得不舒服了。


一开始是头疼,后来逐渐失去了走路、说话、吞咽的能力,睡觉也睡不着,病情持续恶化。


虽然去了医院,但已经晚了,伊冯在本周去世,巴恩斯利医院确认她死于狂犬病。


(相关报道)


被已经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人类也会被传染,狂犬病病毒通常会潜伏3到12周,有些时候还会更长。


如果不进行治疗,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跟流感类似,后期会出现高烧、头疼、恶心、呕吐、烦躁、焦虑、吞咽困难、唾液过多等症状,还会出现“恐水”症状,让患者害怕喝水,后期还会出现幻觉和瘫痪。


如果能在病毒进入免疫系统之前接受治疗,还是能保住性命的,方法也不难,主要就是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如果当初及时清洗伤口,并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伊冯应该不会有大碍。


但她太大意了,或者说她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几道抓伤不会有事,谁知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伊冯)


昨天上午9点,谢菲尔德验尸官法庭开庭,针对伊冯的死亡一事进行了审理,目前已经休庭。


伊冯的女儿参加了审理,她没有对外发表评论,只说她度过了“糟糕的一天”。


更让人感觉惋惜的是,伊冯的女儿是一位新生儿科的护士,她本人就懂医学,实在无法接受亲人因为小小的疏忽而离开。


她在一篇帖子里,提醒人们即使只是被动物轻微的抓伤,也一定不能大意。


“我们一家人还沉浸在这份难以想象的悲痛中,但我们选择说出来,希望这种事不要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我们从没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们所爱之人的身上。”


“请大家认真对待动物咬伤,给家里的宠物接种疫苗,并把这些告诉身边的人。”


(伊冯和女儿)


英国本土上一次出现人感染狂犬病病例,还是1922年,之后已经有100多年没在出现病例了。


英国本土上一次有动物(除了蝙蝠)因此而死的病例是1902年,之后通过推广办狗证、流浪狗安乐死和隔离计划,英国本土已经消灭了狂犬病,只有一些野生动物(蝙蝠)身上还携带着病毒。


英国人在外国跟动物接触而感染传染病的病例也不多,自2000年以来,英国接到的报告还不到10例。


上一次出现这类死亡病例是2018年,一位58岁的烤肉店员工奥马尔(Omar Zouhri)在摩洛哥探亲时被猫咬伤,据说这只猫还咬伤了当地的一个小女孩,女孩及时就医后痊愈。


奥马尔是8月31日感染的,直到10月28日才报告出现症状,然后被确诊,可惜病毒已经进入他的中枢神经,医治无效,他于11月4日去世。


(奥马尔)


伊冯出事后,英国卫生安全局安抚民众说,鉴于没有证据表明狂犬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起病例不会在英国对公众造成风险。


只有人类直接跟蝙蝠接触,才有可能感染狂犬病,因此英国卫生安全局建议,被蝙蝠咬伤或抓伤的人需要马上就医。


至于国外,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西欧国家感染狂犬病的风险较低,东欧国家为中等风险,而非洲和中东国家为高风险,像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土耳其等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都存在狗将狂犬病传染给人的高风险。


(伊冯在摩洛哥感染)


英国卫生安全局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负责人,对这种情况给出了比较具体的处理方法——


如果有人在狂犬病流行的国家被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应该马上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或被接触的部位;如果被动物舔过眼睛、鼻子、嘴巴或伤口,也建议遵循这套流程。


然后就要立刻就医,该打针打针,预防被感染。


在疾病面前,无论是谁,都不能掉以轻心啊......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